四川在线消息4月27日,成都高新区发布《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实施方案》,发布55条实施细则,将承担国家自主创新和成都。“东进”和“南拓”的责任使命是提高供给能力,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环境,扩大公共供给,促进创新
根据该计划,到2020年底,成都高新区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将取得实质性进展,与供给侧结构改革相适应的产业、科技、人才、土地、金融、环保等政策体系将更加完善,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新的供需平衡。值得注意的是,《建议》提出今年力争实体经济企业减负50多亿元。
设立350亿创新基金,全面增强创新供给能力
成都市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成都要建设“五城”,首要是建设“创新驱动试点城市”,提出“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导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成都高新区作为中国西部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肩负起成都“南拓”的使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力打造国际创新创业中心。
根据《方案》,成都高新区设立50亿元大型企业和大型集团创新专项资金、50亿元协同创新专项资金和50亿元领军人才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鼓励军民在学校协同创新发展,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设立50亿元大企业大集团创新专项基金,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创新军团”计划——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关键人员创业,符合条件的给予启动资金和租金补贴;支持大企业、大集团购买非关联创新创业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并按交易金额的5%提供补贴;鼓励大企业、大集团自建,为创新创业型企业提供R&D平台服务。经认定后,给予平台建设资金和使用费补贴;鼓励大企业、大集团设立技术创新中心,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200万元的补贴;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兼并重组创新创业型企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奖励。
设立50亿元协同创新专项基金,大力支持政府、行业、学术界协同创新和国防与民用技术集成创新——深化科技成果“三权改革”,鼓励创新创业企业租赁高校科技成果, 高等学校按照科技成果发明人占成果所有权70%以上的比例共同申请或者分割发明专利,支持科技成果受益权的流转,并补贴相应的实践; 引进专业技术转移机构,对认定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一对一”专项支持;推动与电子科技大学等省内知名高校合作,加快建立产业创新促进平台,对符合条件的平台提供资金支持;制定和发布支持国防和民用技术集成创新的专项政策,选择和培育一批具有优势的民营企业进入军事装备研究和生产领域。建设民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卫星与应用一体化的国防和民用技术特色产业园区。
设立50亿元领军人才专项基金,大力实施“景荣“高科技人才计划”——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方向,设立创客项目、智力创造项目、金融创业项目、技能硕士项目、人文硕士项目、创新创业人才奖和成就奖,大力引进和培养顶尖创新创业团队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鼓励高层次人才灵活创业。
为进一步培养企业创新能力,将制定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政策,对成功申请国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围绕成都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开展技术应用开发项目的中小科技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企业给予配套资金支持;获得国际国内发明专利和中国专利奖的企业将获得奖励。同时,对在成都高新区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成都高新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的R&D机构和R&D总部的知名跨国公司、国内龙头企业、国家科研机构和国家重点大学给予“一对一”专项支持,引进核心技术,配置核心R&D团队。
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建立创新创业企业,加快创建国际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成都高新区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启动资金、租金等补贴,设立创新创业奖,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企业、载体、服务机构进行表彰奖励;支持社会力量的建设和运营,符合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的孵化载体;鼓励企事业单位搭建应用测试平台等公共技术平台,为中小企业开发者提供便捷优惠的技术服务。
支持国际合作、开放、创新和创业,加快中德、中古、中新等中外合作平台建设,引进和创建国际创新创业企业、载体和孵化器;加快“中欧中心”建设;支持企业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为购买国际PCT发明专利、形成产品、实现销售收入提供财政补贴;对公认的国际公共服务平台按服务金额的2%给予不超过200万元的补贴;支持国际在线创新创业活动,支持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自由贸易账户、境外境内外货币融资等国际金融服务,符合条件的给予金融激励。
同时,成都高新区还将支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制定、数据挖掘、专利预警和知识产权运营。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集聚发展,搭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根据相关工作成果提供资金支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培育和壮大新经济,构建高端、优质、高科技的现代产业体系
成都市党的十三大提出“增强西部经济中心的功能”。为此,将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成中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城市、全国服务业核心城市和全国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城市”,提出“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效应,促进创新要素与产业转型升级有效对接,推动成都制造业向成都智力创造和成都创造转型,提升成都在全国全球产业体系中的分工地位”
"先进制造业是城市经济的支柱."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市委的重大部署和要求,将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提升供给水平,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优质、高科技现代产业体系。
根据规划,成都高新区将推进智能设备和产品的应用,推进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培育新的生产方式,全面提升R&D、企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发挥智能制造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形成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创建智能制造示范区。鼓励区域内企业与智能制造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按照行业4.0标准改造升级生产线,对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企业按一定比例投资给予资金支持。
根据《规划》,成都高新区将制定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大力支持总部经济、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业和专业服务业发展,加快建设“国际办公区”,加快发展与智能制造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在产业升级和一体化发展中的应用,引导企业向数据驱动型企业转型,鼓励“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发展。
根据12个新委托乡的发展需要,成都高新区提出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保障农业生态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重点区域和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在成都高新区托管区建设以粮油果蔬禽蛋等农副产品为重点的新型农业产业园,推进农、林、旅游、教育、文化、卫生等产业深度融合,搭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打造设施完善、高产快捷、机制完善、品牌知名的农业产业集群。探索智慧农业建设模式,建立智慧农业核心示范基地、农业科研机构和成果孵化园区,引进种植业和畜牧业生物工程研究机构。
为加快重点产业发展,改善产业发展生态,规划提出以重点龙头企业为重点,瞄准集成电路、光电显示、电子终端等重点产业领域,加快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大力引进和培育原材料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企业,鼓励企业间合作,实现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带动的良性产业生态。加快企业服务生态系统建设,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成都高新区“一站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
优化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培育一批成都本土龙头企业
成都高新区自1988年成立以来,已成为企业聚集和发展的沃土。到目前为止,各种企业的库存已经达到9万多。在规划中,成都高新区提出进一步优化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支持并购,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实施品牌标准化战略,培育一批高成长企业、“独角兽”企业和创新型龙头企业。
《方案》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微巨企业”培育工程,优化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选择一批具有创新潜力和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建立梯度培育企业库,开通绿色服务渠道,开展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
同时,鼓励企业通过并购、购买专利技术和营销网络、干预新兴产业等方式优化组织结构,改善公司治理。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不相关的并购交易给予一次性补贴。鼓励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积极整合证券交易所、私募股权基金等资源,组织本地区企业参加上海、深圳的并购撮合会议。
为了支持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该计划鼓励企业参加国际和国内行业展览,并补贴70%的展览费用。支持中小企业开发电子商务应用,拓展国内外市场。积极引进电子商务,尤其是跨境电子商务中的平台企业和交易企业。鼓励企业实现“一带一路”和“欧盟+”战略,重点支持企业在境外设立办事处、分支机构或投资项目,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国际R&D合作,建设海外工业园区。
此外,我们全力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标准化战略。获得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称号和中国政府质量奖的企业奖励提高到200万元,首次注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奖励提高到100万元,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企业奖励分别提高到100万元、60万元和40万元,获得国际或国家权威认证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
多采取措施,降低成本。今年,公司将减少50多亿元的负担
成都市党的十三大指出,要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企业降本增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我们必须着重减轻企业的负担。今年要给实体经济企业减负50多亿。”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大力为企业“输血”的同时,今年将为企业发放减轻负担的“大红包”。
根据规划,成都高新区将积极落实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努力降低企业的机构交易成本、融资成本、税费、人工成本、土地使用成本、能源消耗成本等生产经营成本,进一步改善供给环境。
成都高新区将在继续深化“配送服务”、“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等商业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市场监管和行政审批职能创新,提高综合执法效率,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借助大数据再造政务服务,全面推进B2G、R2G、S2G建设,打造政务服务大数据平台。
该计划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重点,指出将制定专项金融支持政策,加快成都高新区国际创新创业中心建设。完善对龙头工业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发行债券等方式获取资金的利息补贴支持;完善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及时扩大“成长型贷款”和“新型贷款”风险池,推出“三板”等创新产品;整合扩大现有产业引导资金,利用财政资金煽动社会资本,促进创新发展。
针对地区重点企业的就业需求,成都高新区将重点解决技术工人和高端技术人才的就业问题,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举办专题招聘会。加快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引进一批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鼓励服务机构为本地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对符合条件的机构给予一定奖励。
增强三大领域公共供给能力,打造中西部投资创业首选
在成都召开的第十三次党代会上,首次提出建设和谐宜居城市。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公共服务总体规划,完善服务功能,完善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创新发展、资源环境支撑能力。”此次发布的《规划》明确提出,将突出社会事业、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三大领域的公共供给能力。
今年,成都高新区将新建1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增加8000多度,将1000人医疗床位增加到8张,增加300多张老年床位。社区老年人日托中心覆盖率达到100%。
以城市建设为重点,成都高新区将在去年完成的区域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基础上,重点推进海绵城市项目、地下公用隧道、IT大道电车示范线建设,高质量打造桂西生态园、新川心、环城生态园和公共空景观升级,加快形成天府新城完整的“水系绿地链”。建设一批学校、社区综合体、养老院、停车场等公共设施,提高城市质量。
同时,成都高新区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实现通信网络和物联网互联互通和全球覆盖。加快西部高新区商业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员工“十分钟生活圈”。按照“小块规”的理念,引导社区商业与民生服务、城市管理、文化教育、金融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重叠。
为了进一步加强该地区的生态建设,《建议》提出,在加强污染防治的同时,应大力推进绿色制造,鼓励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和节能设施改造,并根据实际投资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
“公共供给水平不仅关系到民生福祉,也关系到成都高新区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着力打造符合国际惯例的政府环境,体现国际品质的生活环境,吸引人才、资本等创新元素‘西南飞’,把成都高新区建设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投资创业的首选。”
1.《【治国理政新实践·四川篇】四川成都高新区出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治国理政新实践·四川篇】四川成都高新区出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741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