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特死前在北京管制队受训。

6月5日晚,中佳传来噩耗。北京控队主力中场、科特迪瓦前国际球员跳特在训练中晕倒,经抢救无效死亡。他才31岁。31岁的跳特今年2月加盟北京首都,本赛季为球队出场11次。

自从2003年联合会杯球星伏猝死后,球场上的猝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猝死的悲剧仍然每年都在发生,无论是在职业还是业余体育领域,它都已经成为足球不可回避的话题。

足协曾经发文“防止猝死”

猝死一直困扰着体育界。医学研究表明,参加激烈比赛项目的年轻运动员猝死风险明显高于非运动员,男性猝死率约为女性的10倍。足球比赛,尤其是职业足球比赛,是运动员猝死发生率最高的运动。2006年,欧洲心血管学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从1980年到2000年,世界上有2000多名运动员猝死,足球运动员猝死的比例占总数的30%以上。

近年来,中国足球发生过几次猝死。2015年,短短三个月就发生了两起猝死事件。其中,青岛海牛的外援甚至在乘坐团队大巴时猝死。对此,足协甚至专门发文,要求各俱乐部关心和重视队员的身体健康。定期对队员进行体检,掌握队员的病史和身体状况,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此外,足协还要求俱乐部进一步完善与球队人员在医疗、保险、伤病、意外等方面的相关条款和协议,细化权利和责任,避免由此类事件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自2016年以来,足协向所有中超俱乐部提供了AED除颤器,并对所有俱乐部进行了如何在训练场和体育场提供医疗急救的相关培训。每场比赛,球场也有专门的医疗救护车。但是在训练场附近很难找到救护车。这是中国俱乐部的一个缺点。

另外,中国俱乐部的体检不够专业,尤其是足协指定的项目,不够好,无法跟踪球员的长期健康状况,也是未来学习欧洲职业俱乐部的一个方面。

国际足联应该发布“抗猝死芯片”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世界,用科技改变生活,用科技改变足球的口号一年比一年响。诚然,如今的足球鞋越来越科技化,更能驾驭足球;现在球越来越快;甚至在足球领域,鹰眼技术已经出现,大大增强了比赛的公平性;穆里尼奥也更能通过大数据控制不断变化的球场。但是从屡次猝死来看,高科技含量还是不足的。

当然,世界体坛在反兴奋剂方面做得很好。研究表明,如果运动员特别是足球运动员长期服用或注射雄激素、类固醇、肽类激素等兴奋性药物,也可诱发心源性猝死。然而,国际足联和反兴奋剂机构的合作已经让人看到了结果。

然而,技术不仅可以改变兴奋剂的问题。2013年3月,负责制定足球比赛规则的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召开会议,讨论是否有必要在球员球衣上放置“防猝死芯片”,以监控球员在比赛期间的身体状况。但是根据国际足联的规定,比赛期间不允许球员使用任何电子设备进行交流。芯片监测到的数据,包括运动员的心脏状况、体温和跑步距离,都会通过芯片反馈给电脑。教练甚至可以根据这个数据安排换人等战术,这对比赛是不公平的。但是,足球不能超越生活,这已经成为现在人们的共识。国际足联应该从人道主义方面考虑,利用技术改变这项运动,使其更具吸引力。

华西报-封面记者严

1.《如何避免猝死? 足坛绕不开的话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如何避免猝死? 足坛绕不开的话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767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