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住在长江岸边,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物质比较匮乏,但吃“长江三线”并不是什么奢侈的事。
每年,随着“阳春三月钢丝”的召唤,河豚、带鱼、鲭鱼跳到桌子上。这三种味道都很新鲜,但前者有毒,后两种多刺,价格也高。因此,常使人望而生畏,含恨而止。相反,“长江第四线”——鲭鱼、朴菜酱、价格亲民,其实是最值得一试的钢丝。
事实上,上海人口的“老鼠”、四川人口的“讲坛”、湖北人口的“肥鱼”、贵州人口的“湿鱼”都是同类鱼——!我们四川人又把它叫做粪肥,是乐山的闽江生产的第一个味道。这条河流过去叫平江河,李白诗云说:“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子进入平昌河水流。”就是这里。
这里水深岸陡,水中洞穴密布,水质清冷,江波四散,绿油油的天空山横亘在江上,形成江流很深的地区,江丹生活在水中的石洞中。钓这种深海鱼大部分都是无用的。当地渔民可以用竹子编织的胡子或冰冷的钩子抓住几条尾巴。(莎士比亚)。
我哥本来在长途航空做船员,常年武汉跑步,他们钓鱼很简单,1
00米长的麻线,只要不怕断就行,每隔20~30厘米绑1颗串钩,串钩的子线长15~20厘米,上挂豆腐干或蚯蚓、肥肉、骨头、鸡鸭肠,夜间船要停泊前拖放在水中,晚间停船后该喝酒喝酒、该打牌打牌,到次日凌晨天麻麻亮时,开始起床收线,每次收回不少河鲜,最少5~10斤,最多一次50~60斤!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江团了。这些年江团踪迹难寻,是钓鱼人的最爱。为一求尊容,累积投入了坠子几十斤,线好几卷,远投杆都损失了两根,终于得见芳容。那天用的是“定位钓”。因为水底杂物较多,将铅坠改用螺母,用棉线拴结。将竿甩出至水中,顺流至钓点,坠沉底后将线绷紧,待于鱼咬钩,如无反应,提竿再甩。
十来分钟,杆突然抖了几下、一个大弯,有鱼!我提竿收线,水太急,收不动。感觉不出有鱼的存在,以为是渣渣。又见竿头猛然点了2下,然后泄力阀开始走线,按紧泄力,慢慢收线,我收的很谨慎,还有10来米!突然瓮了一下,有鱼,轻轻的,看到了一个江团!回家称了一下不多不少刚好2斤。
这细嫩的江团鱼,真是口福的享受,东坡有诗赞:"芽姜紫醋灸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纯鲈。"江团的味美由此就可见一斑,无论何种烹饪方法,都能让你充分感受,怎一个"鲜"了得。但凡吃过的人无不感叹这原汁原味的江团鱼竟是如此地美妙!
1.《【江团】被称为“长江第四线”的鲭鱼是四川人口中的讲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江团】被称为“长江第四线”的鲭鱼是四川人口中的讲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937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