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分享最实用首饰,珠宝,紫檀,玉器,古董方面的鉴定和购买知识,打造最专业最实惠的微信首饰销售平台!

转自:尚诚收藏

大汉王朝绵延四百年,是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一个时代。大汉王朝征伐四夷,开疆拓土,依靠的是强大的国力和先进的技术。王莽的游标卡尺、中山靖王的长信宫灯、记里鼓车等黑科技尽人皆知,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另一个神奇的物件——透光镜。

透光镜,上海博物馆藏

唐代《古镜记》中载:“承日照之,则背上文画,墨入影内,纤毫无失。”

意思是阳光照在镜子上,会把镜子背面的花纹反映在墙上,分毫不差。真不知是哪位能工巧匠,制作出这样的鬼斧神工。

示意图如下:

当时上海博物馆藏有两枚透光镜,其中一面铭文为“内清质以昭明”,另一面铭文为“见日之光,天下大明”,透光镜即由此得名。

目前上海博物馆有铜镜万枚,能透光的只有4件,皆为汉代产品,十分珍贵。

周恩来总理视察博物馆时,曾询问透光镜的原理,但博物馆也不清楚。透光镜为何能有如此神奇,着实让当时的研究人员费了一番功夫。

其实古人早已注意到透光镜的奇异,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曾提出了重要的破解方向: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余观之,理诚如是。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一样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就是:

世界上有种透光镜,背后有铭文,二十字左右,读不明白。镜子反射日光,背后的花纹和文字都投在墙壁上。有的人探索原理,认为铸造时薄的地方先冷却,厚的地方冷却慢,收缩多,花纹虽然在背面,但镜面似乎有痕迹,所以在阳光中显现。我观察,原理应该是这样。我家其他镜子也有薄的,但却不能透光,可能古人自有技术。

透光镜的正面微观放大图,总体纹路确实跟背后纹样走向一致。

话说上海博物馆的研究人员接到任务后,经历多次失败,终于复制成功了透光镜。经过科学研究证明,透光镜的诀窍有两个:一是铸造的时候边缘后,中间薄,二是磨镜的时候,要从边缘磨起,如果从中间开始,就没有透光效果。如果早点看到沈括的《梦溪笔谈》,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铜镜微观图

古人的解释毕竟不够精细,通过现代科研人员的研究,最终发现了透光镜的奥秘:铸造和淬火过程中,因铸造应力的差异,镜体产生了微小的形变,但这还不能保证投光效果,在磨镜过程中,要磨掉厚度一半左右,如西汉透光镜最薄处2毫米,而镜缘厚度达到5-8毫米,使得镜面曲率不同,这是实现透光效果的关键。

曲率的差异与纹饰相对应,光线照射到镜面时,曲率大的地方反射光分散,投影较暗;曲率较小的地方反射光集中,投影较亮。这样较亮的花纹纹样就显现出来。

古代铜镜被人们视为有辟邪功能,而透光镜更是珍品,以其独特的魅力收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比如元代大书法家鲜于枢,就专门写诗赞扬:

一代女神林青霞还演过一部以古镜为主题的电影,为青春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记忆。

免费鉴定文玩,捡漏低价宝贝,请加小编微信

1.《大汉黑科技——透光镜》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大汉黑科技——透光镜》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4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