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午,小兰和家人一起去浙江教育考试院询问志愿情况。浙江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的回复再次印证了小兰的疑惑。经调查,7月19日破案,嫌疑人其实是小兰的老朋友小珂。
她的高考志愿被篡改了
嫌疑犯实际上是他的老朋友
小兰对这次高考抱有很大的期望,因为她为了考上传媒大学已经提前一年了,她不想再一年升职失败。但是那天晚上,不管小兰怎么刷新网站,都被告知不接受。
除了难过,小兰还发现,考试成绩落后的考生居然被录取了。对此,小兰和家人充满了疑惑和不解,决定打电话给一所通信大学报考。然而,负责招生的大学工作人员的回复震惊了小兰和她的家人。
工作人员告诉她,她自愿填报的是“服装表演专业”,而不是“表演专业”。而且“服装表演专业”需要单独参加面试,小兰没有参加这次面试,所以不能录取。
不过小兰记得她明明报的是“表演专业”,还保存了截图。她为什么会成为“服装表演专业”?根据小兰的考试成绩,如果没有被修改,可以考上这所大学的“表演专业”。这时小兰才意识到她的愿望可能已经改变了。
7月13日上午,小兰和家人一起去浙江教育考试院询问志愿情况。浙江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的回复再次印证了小兰的疑惑。
小兰记得她在6月26日下午5: 30左右提交了她的志愿者,此后她再也没有登录过她填写志愿者的网站。但系统记录显示,6月27日15: 01,有人登录小兰志愿者账号,15: 23修改并提交了新的志愿者。
所以在填志愿截止时间前,其他人登录了她的填志愿账号,修改了她之前填的志愿。经确认,小兰一家当天前往临安区公安局金城派出所报案。
经调查,7月19日破案,嫌疑人其实是小兰的老朋友小珂。
他说换志愿者是为了她好。
“好心办坏事”害人也害己
“检察官,真的没有其他原因。我对她很好。以她的能力去这所大学是很遗憾的。我希望她这次不会考上更好的大学。”有学生精神的犯罪嫌疑人小珂,在提审室的铁栏后低头告诉了临安检察院侦查监督科的承办检察官。
小珂在杭州某艺术学校读高中,在那里认识了小兰。何、小兰等三位女生因为关系密切,成立了一个名为“因为见面”的微信群。小兰曾经在“因为我遇到了”群里发过自己的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和登录密码,让小珂帮她打印准考证。
小珂利用这一信息,认为“对她有好处”。她擅自修改小兰的高考志愿,导致小兰失败。这时,小珂非常懊悔。他的行为不仅让小兰错过了自己喜欢的大学,还把自己送进了监狱,可能无法继续学业。
案情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检察官的心很重,涉及两个孩子的前途。
检察官还了解到,小珂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七岁时,小珂的父亲死于车祸,小珂的母亲再婚。他从小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为了支持小珂的教育,爷爷奶奶攒钱看病住院,希望把小珂培养成人才。
小珂的爷爷给检察官写了一封信,说小珂从小就很懂事,学习很努力,一见到就能上大学。但是,因为不懂法,不懂事,“好心办坏事”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看着案件,检察官陷入了沉思:法律是公平的,小珂违法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但执法要有温度。
小兰现在已经如她所愿被接受了,检察院已经决定不批准逮捕
在审查逮捕过程中,承办检察官查找了相关案件,了解了类似案件的判决情况,积极联系公安机关。警方联系学校后,现在的教育考试院已经把她加进了她原来报的一所传媒大学的表演专业,小珂造成的后果已经修复。
承办检察官还建议小珂的家人代小珂向小兰道歉,小兰也接受了真诚的道歉,并表示愿意理解。小珂的家人向检察院提交了申请,希望得到较轻的处罚。
在这种情况下,小兰的损失得到了弥补,社会关系得到了修复。虽然小珂还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但是他以后的人生道路还是很漫长的。有那么一瞬间,小珂出于自我表白的善良而犯了错,家人也愿意加强管教,社会危险性更小。最后,临安检察院依法作出不批准逮捕小珂的决定。
(文中的人物都是假名)
扩展阅读
“篡改高考志愿”必须严惩
同学郭某伪造山东青岛胶州初三毕业生高考志愿一案取得新进展,此前备受关注。据人民网报道,青岛市公安局证实,胶州警方近日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要求逮捕郭。8月7日,常胜接到快递公司的电话,拿着陕西师范大学老校长亲自写的录取通知书,拿着毛笔。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常胜的母亲也谈到了对郭的篡改。“我前几天接到检察院的电话,说如果我们愿意写一封‘谅解书’,也许对郭的处罚会轻一些。”常穆表示,常胜愿意写这封“谅解书”,并将在出发前写好寄给有关部门,希望郭灿顺利上学。
经常同学以德报怨,因为他本性善良,心胸开阔。但是,当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并不是说你可以毫不在意地忽略它们。郭将面临公诉和刑法,但他的父亲哭着说他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向其他家庭提供经济补偿,让他的普通同学参军是没有用的。如果你错了,你必须承担后果,付出代价。这是公平的。至于郭灿是否会继续在陕西师范大学就读,即使他能躲过处罚,赶上开学,他也希望学校能慎重考虑。毕竟师范学院是培养教书育人的“君子”的地方。毕业后,这里的学生将教、教、影响一批祖国的花朵。因此,对行为的考虑应该是最重要的。
应该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山东某单县又曝光了一起篡改学生高考志愿事件。本报讯据菏泽警方消息,单县一中学生、犯罪嫌疑人陈某嫉妒他人高考高分,进入5名同学报名系统,篡改4人高考志愿。第五个人没有变,因为分数没有他高。但是他报的志愿和被篡改的四个同学不一样,他们之间没有竞争。8月5日,犯罪嫌疑人陈某被当地警方拘留。
回想2014年,山西考生梁继鹏被同学刘篡改。2015年,由于和平时期的冲突,杨在河南省的高考志愿被赵篡改。除了那些因为竞争和痛苦而报复的人,其他人纯粹为了私利而篡改他们的志愿者。2011年,安徽省全椒县三生中学班主任杨文祥为了获得每人300元的推荐提成,主动请缨篡改37名考生。2012年,四川眉山12名考生自告奋勇被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招生老师篡改。2013年,河北省29名考生为了赚更多的提成,被造假,造假者的动机只是为了招生提成。
不可否认,无论高考受到怎样的批评,它仍然是很多普通孩子改变自己命运最有效的渠道。正因为如此,篡改别人的意愿,不仅仅是上不上大学的问题,更是对别人和家人的无情掠夺。老小说里有一句话“断人财路如杀父母”。现在这些篡改别人志愿的人,因为内心的贪婪或者恶意,正在切断自己的“人才之路”。他们怎么能忽视呢?
要杜绝这样的现象,一方面要不断强调考生和家长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密码,学校不要再在全校范围内做出统一一个密码的粗暴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强处理,不要被嫌疑人及其家属的眼泪蒙蔽双眼,严格执法,严惩违法人员,为更多的人伸张正义。
1.《好友偷改志愿落榜 女生遭好友偷改志愿落榜 对方称:都是为了她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好友偷改志愿落榜 女生遭好友偷改志愿落榜 对方称:都是为了她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629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