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业化或商业化程度来看,乒乓球长期以来都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让国际乒联迎来审视这项运动发展瓶颈的良机,也促成了其改革赛事体制的决心,正如国际乒联CEO史蒂夫·丹顿所说,“这场疫情将我们置于前所未有的环境中,我们将就此前表现不佳的所有领域进行反思和改进。”
从3月成立世界乒乓球公司,到本月中旬国际乒联与七位运动员举行两小时线上论坛,一幅描绘乒乓球运动未来发展的改革蓝图正徐徐呈现在公众面前。
新赛事体系与网球极为相似
3月中旬,国际乒联成立世界乒乓球公司,已经初步彰显了改革的野心。WTT将致力于打造专业化的乒乓球赛事平台,同时鼓励更多人参与乒乓运动。按照计划,WTT从2021年起管理国际乒联商业及赛事资产,负责运营国际乒联全部赛事,并推出包括大满贯赛事和WTT系列赛在内的全新赛事结构。
全面职业化改革后的国际乒乓球赛事,将与已经高度职业化的网球赛事体系极为相似。WTT每年将举办四项大满贯赛事,其设想是中国、日本各设一站,其余两站则将在亚洲以外举办。
除四大满贯外,新的赛事体系中还设立了年终总决赛、WTT冠军组、WTT星级挑战者组、WTT挑战者组等系列赛事。这几乎是职业网球巡回赛体系的“复刻版”——年终总决赛相当于ATP年终总决赛,八站WTT冠军组赛事则相当于ATP1000赛事,该体系或许将彻底颠覆过去乒乓球以奥运会、世乒赛和世界杯三大赛成绩作为衡量球员能力的标准。乒乓大满贯的参赛资格也参考了网球四大满贯的标准,完全从职业化的角度考量,根据最新的世界排名选拔出64位球员。
国际乒联如此坚定推动乒乓运动职业化改革,正凸显了这项运动长期以来陷入的危机。此前,乒乓赛事与优秀选手都缺少足够的曝光度,导致乒乓运动的商业化进程缓慢。“除世锦赛与奥运会外,国际乒联的其他赛事受到的关注度太低。与其他运动相比,商业增长的差距越拉越大。国际乒联商业收入增长缓慢,赛事本身又远低于职业竞争赛事的要求。年轻群体更倾向于选择其他在体育市场中更具竞争性的运动。”作为国际乒联CEO,丹顿并不回避乒乓运动所面临的困境。
改革成功与否还需时间验证
如今,通过WTT独立运营的新赛事体系,乒乓运动的职业化进程无疑将迎来突破。相对于过去依赖国家队名额出战大赛的模式,新赛事体系更突出个人,让运动员有了施展自己的舞台。此外,单项乒乓球大满贯赛事奖金为300万美元,除大满贯赛事外的赛事总奖金为800万美元,虽然与数千万美元奖金的网球大满贯差距明显,但对于这项运动已是“巨额奖金”,这次改革对年轻的乒乓选手也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日本选手张本智和就在论坛上如此表达自己的愿望,“我很羡慕足球、网球领域的那些很有名的选手,希望能变成他们那样。”
那些受限于本国参赛名额的优秀选手,同样将有机会以个人身份征战职业赛场,这对延长选手职业生涯无疑是一大利好。马龙就在线上论坛上称赞国际乒联的改革是大胆的创新,他将不会在东京奥运会后退役,并希望能参加新推出的大满贯赛事。
WTT的新赛事体系原本计划明年全面推出,但目前来看,受新冠疫情和东京奥运会延后一年的影响,WTT只能先在东京奥运会后举办两站大满贯,2022年才是整个赛事体系全面实施的最佳时机。
不过,改革意味着乒乓球运动的一些传统将被打破,世乒赛单项赛可能就此作古。在史蒂夫·丹顿4月致外界的公开信中,最引人关注也是最受争议的一项,正是WTT或将直接取消每两年一届、奇数年举办的单项世乒赛,仅保留偶数年举办的团体世乒赛。乒坛“常青树”瓦尔德内尔就认为,国际乒联打造高额奖金大赛无可厚非,但不应以取消单项世乒赛为代价,世乒赛是数代乒乓球选手的记忆,这项运动在改革过程中不应摒弃传统。
改革必将伴随阵痛,职业化改革能否得到球迷的关注、市场和赞助商的认可,依然是未知数。尽管WTT赛事战略总监斯蒂芬·达基特表示,目前中国已有15座城市表达了办赛意愿,日本也有企业愿意赞助办赛,然而在亚洲以外,大满贯及其他系列赛事能否长期生存下去,无疑将被打上问号。
不过,至少乒乓运动已经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正如丹顿所说,“我们雄心勃勃地为美好的未来而战,而不是保守地认为变革是困难的。”文汇报
1.《乒乓球世锦赛 取消单项世锦赛提议引争议 乒乓已迈出改革第一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乒乓球世锦赛 取消单项世锦赛提议引争议 乒乓已迈出改革第一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85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