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袁世凯最爱的儿子,却当众写诗讽刺父亲;
他是民国无数女人心中的柳永,他是公子,处处留情;
被民国文人公认为著名学者,诗文兼备,气节完整。
他就是袁,一个才华横溢、深情款款、富有人情味的民国“二皇子”。
根据《宦上列传》,袁世凯有十七个儿子,长子,次子袁。
袁柯文最初是金氏所生,后来被袁世凯的姑婆沈石收养。因为膝下无子,沈氏视他如己出,很宠他,养成了他那荒唐的性格。
袁世凯
据说沈石不仅不重视教学,甚至为他隐瞒。以至于连金都受不了,还得挨揍。
没想到沈石会找上门来,两个“妈妈”差点打起来。沈甚至威胁说:“谁敢在父亲面前抱怨,我就和谁一起努力!”
没有管教和养母般的“大靠山”,袁就更肆无忌惮了。
沈石
在养母的纵容下,加上显赫的家世,加上自己的聪明才智,十五六岁的袁,有着名闻遐迩的诗酒风采,精通诗词歌赋和古玩鉴赏。
这就是为什么袁世凯在几个孩子中最喜欢袁柯文,但这种偏爱将来会被袁柯文本人丢掉。
袁柯文小时候,袁世凯就开始关注他的书法。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时,还不忘提到袁柯文:“你以前送来的史论,立意新颖,论述通顺,但字体对少年来说太怪了。当你接近《欧洲刘发邮报》时,你可以纠正它。”
在这方面,袁认真听取了父亲的教诲。他从颜体开始,请名师授课,练习,注入自己的风格。
所以,后来他不仅能描摹书法、草书、隶书、篆书,而且动作好,赢得了书法的真谛。
他的老师、挚友方地山曾评价袁的话:“袁的书法出自明末,楷书改王铎。结展提升了姿态,气氛恢弘...小楷很细很密很密,画得自然,飘逸而不失笔墨淋漓的气息。”
大约在民国12年,袁初到上海时,他就出名了。大家都以见到袁为荣,问话也是常事。
有一次,袁和朋友们在上海游玩,他看到朋友的腰间别着一个他非常喜欢的。他要求割爱,朋友慷慨解囊。为了表达他的感激之情,他后来还给了我一张泥金扇子的照片,上面刻着他的小楷。
后来朋友看到扇子的另一面空,就让梅兰芳再补一幅。没想到过了几天,梅兰芳连画都没画就把扇子退了。
他说:“我独来独往,怎么敢配小皇帝的书法”。
除了写作,袁还有一个不成文的爱好——戏曲。因为这个爱好,他差点被自己的弟弟送进监狱。
何、王凤青、王幼青联合演出《神头祠汤》,惊艳全场。《长生殿》《花园里的惊梦》是他的特长。即使和严肃的名家同台演出,他的技术也一点不差。他也因为“音乐清纯优雅,出道老”而成为戏剧界的名票。
《霸王别姬》里有个袁,为而生,为京剧而死。这个剧痴的原型是袁。实际上,他对戏曲的热爱不亚于“袁。
《霸王别姬》中的袁四爷
尤其是袁世凯死后,袁柯文更是失去了控制。即使袁认为这是“辱家风”,甚至要求警方逮捕袁,他仍然笑着说:“明天还有一个,唱完我就不唱了”。
袁的前半生过得很顺利,就像他的妹妹袁说的那样:他从来没有认真上过私塾,但每科都能考好。
适当的“别人家的孩子”是迷人的,有才华的,但如果这是唯一的情况,袁柯文怎么能承担“民国柳永”的称号呢?
才华横溢,浪漫深情。袁是《老北京的》最后一张专辑中的“风流人物”之一。
有趣的是,他的第一次婚姻是由慈禧间接“推动”的。
当年,慈禧仰慕袁的美貌,有意娶她为妻。然而,老谋深算的袁世凯为了拒绝这桩婚事,谎称袁柯文已经订婚,这导致了刘美珍的出现。
刘美珍出身名门,端庄美丽,用小写字母书写。这让袁觉得自己和像知己一样结了婚。
新婚夫妇,夫妻感情深厚,袁还从朝鲜带回来一个粉丝,亲自为美女写诗画。
可是,袁天生风流,他怎么能一直专一一个人呢?新鲜感过后,袁徘徊在花丛中,这让很失落。
几次争吵之后,袁柯文一笑置之,连公公袁世凯都训斥她:有成绩的男人都有三妻四妾,老婆不要吃这种醋。
有其父必有其子,花心一方面,袁真的是跟着父亲走的。只是可怜刘美珍,带着对未来充满了爱和期待,在夫妻之间只有几天的和睦之后,她立刻就被现实打败了。
也许她伤心欲绝或者疲惫不堪。她接受了现实,去存钱了。
娶进门的妻妾很多,外面的“露水情人”也很多,吕碧城就是其中之一。
当初,吕碧城与秋瑾有牵连。当政府准备逮捕她的时候,袁柯文首先把这件事告诉了袁世凯。
袁世凯马上说:“如果有通信,是同一个党,那我就成了乱党了?”总之,吕碧城摆脱了牢狱之灾。
后来他们在总统府一起工作,经常一起旅游,唱歌,唱诗,交往密切。即使在袁结婚后,他们仍有书信往来。
然而,当别人提到袁的时候,只是笑笑。"袁是个纨绔子弟,才红了场."
和一样聪明,知道袁的本性,他一个人打破了这份爱,也省去了日后的后顾之忧。做女人以后省了很多麻烦。
除了陆小姐有意辅佐王者,女神无梦,叶小姐真的是被袁自己“迷”了。
在去江南的路上,袁生了一个女孩叫叶,。一个才女,一见钟情,离开时互相交换令牌,约定下次娶她。
没想到,在袁柯文和袁世凯同桌吃饭的时候,叶蓁的照片不经意间被曝光了。偏偏袁世凯就凭这张照片看上了叶姑娘,立马结婚做了他的六姨,而袁只能“忍痛割爱”。
他虽然输了一段时间,但很快就嘲讽自己:“我要为每一个女人去死,那我就得死好几次。”
花儿路过,每片叶子都触碰到身体。元·柯文回应了吕碧城的一句话“你只能坐在红依绿耳的面前”,并托付终身,这只是一个淡淡的承诺。如果你相信,你可能就像刘美珍一样,守着一所空房子。
石黑浩一雄曾经说过:“如果有一件事我鼓励大家去做,那就是永远不要随波逐流。”
袁柯文,因为父亲袁世凯当时的身份,是彻头彻尾的“官二代”,彻头彻尾的“败家子”。但他的“官”与“败”,在那个时代,似乎是随波逐流,而不是随波逐流。
他不像他的大哥袁那样嗜政,但袁世凯总想让他当“长子”。
为了避免袁的猜忌,保住自己的性命,袁邀自己册封为“皇次子”,表示以后不继承大业。
袁
即便如此,袁对始终保持警惕,甚至试图排挤他。为此,他读了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烧豆,豆在壶中泣。这是与生俱来的同根,为什么要急炸对方”来讽刺袁。
没想到这样会惹袁世凯大怒:你们两个比曹丕和曹植强。那不是“他爸忙着放羊,他儿子证明了”吗?
除了影射父亲为“奸臣”的曹操之外,袁对他明面上的嘲讽也没少做。
鉴于袁世凯准备复辟,在未能劝阻后,写了一首诗讽刺其父“不怜高处多风雨,不达琼楼顶楼”。
从此,袁世凯对这个“二皇子”就不抱希望了,以为当了皇帝就只有“陈后主李后主”了。
放弃“二皇子”的身份,袁逃亡上海,加入青帮,成为“大世代”的“老人”,后又“南有杜、黄,北有袁。
如果说因为他不想当皇帝而讽刺他的父亲,让很多学者对他的正直和正直大加赞赏,那么他加入青帮后的一系列举措,让整天喊杀的人都称他为“某人的味道”。
有一次上海剧院发生矛盾,闹事者说:“我要用血洗剧院!”
第二天,袁一个人来到剧院,把它递给捣乱的人:“看我今天的表情,请不要捣乱,好吗?”闹事者一听,立刻带人走了。
进入青帮的第二年,袁开了自己的湘堂。他对弟子们说了一句话:“你们进了家门,记住不要鄙视肮脏的社会,要尽力帮助别人。”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上海,有这样的想法真的是难能可贵。
所以在上海,没有一个人不“跪拜”袁先生的“人情”。
正是这种感情,使得袁的葬礼在他死后变得很美。
唐·孙露说:“灵堂里的挽联、挽诗太多,不能挂。”。追悼会上除了各路名人,还有几十个乞丐,几千个青楼女子来给我送行。
世界上最无奈的事就是他有你想的那么惨。
由于袁世凯的去世和奢侈的“绅士”作风,袁柯文晚年生活极端贫困。
没地方住,房子都快卖了;如果没钱买菜,就让佣人去大街上捡白菜吃;为了换取生活必需的金钱,我只能靠卖文字为生...
但世界上最有意思的是,你觉得他有多惨,多牛气。
尽管穷得无处可住,袁还是破产了,并在国家灾难面前捐钱。
明明他们没有能力“体面地”生活,但面对别人的要求,他们还是互相帮助,只是因为不能让他们失望。
当他急需工作谋生时,面对日本人抛出的橄榄枝,他厉声拒绝:“你在和谁说话?”别挡路,二爷。我出去吃华三!"
无论什么时候,他的“感觉”总是存在的。
有人把袁比作“民国柳永”,有着同样出众的才华,也有着同样深情的放纵。
但是,袁比柳永幸运。他没有坎坷的职业生涯,也没有厄运。即使到了晚年,他也是一贫如洗。除了有一个青楼女子陪伴,还有一批帮派小弟和文人愿意和他交往,甚至帮助他。
这些,除了他的才华和亲情,更多的是由于他的人情味。
《战国策》里有这样一句话:“用钱付钱,你就付钱;如果你用颜色来支付,你就会坠入爱河。”
人生几十年恍惚,跌宕起伏。人来了又走,聚在一起又分开。什么会永远存在,谁会永远和他们在一起,都是未知数。但是有情之人永远不会太坏。
但像袁这样,有真情有人情的人才不会太差。
。结束。
1.《袁四爷 他是民国“二皇子”,一生风流还是黑帮大佬,死后上千人送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袁四爷 他是民国“二皇子”,一生风流还是黑帮大佬,死后上千人送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862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