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关于马拉松,随着跑友们参加的比赛越来越多,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很多人也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训练体系和风格,不过,万变不离其宗,现如今推广在跑友和专业运动员当中的基本训练方法是相通的,今天,我们马拉松助手就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各种训练方法该怎么练,有怎样的作用。
1、长距离跑
定义:长距离跑,一般指超过26公里的跑步训练。
目的:提升耐力,为42,195公里的距离的煎熬做准备。
不过,对于长距离,我们大多数人都有一个误区,就是凡跑长距离,则必是慢跑,这样收益不会太大。想要获得最大的效益,需要在正确的强度下进行长距离跑,要明确一个准则,长距离跑,不应该是慢跑,慢跑的目的只是为了缓解身体疲劳而用的。
长距离跑训练最有益的配速应当是比马拉松目标配速慢10%~20%。对于大多数跑者来说,这个配速应当是最大心率的74%~84%。在这个强度下,才能达到长距离训练应有的效果,那就是跑得足够努力,但强度又没有冲出限制,这样一来,第二天可以更快地恢复过来进行下一场训练。
长距离跑的方式,应该采取负分段跑法。
负分段跑法,简单说就是前慢后快,慢慢提速,从马拉松目标配速的20%开始,逐渐加速到马拉松目标配速的10%。
2、中长距离跑
定义:中长距离跑一般指18到26公里的训练。
目的:维持强度稍大的持久力。
如果说30公里以上是训练马拉松耐力的最好距离,那么18到26公里的中长距离训练就是半马耐力绝佳的训练方式,这种训练要稍高于长距离训练的配速以达到更高一个层级的强度耐力提升效果。
但尽管如此,中长距离耐力训练也不要把速度提高的过快,因为相对与全马训练来说,它更像是缩减版的长距离跑,也就是说,在自己状态不好,不足以跑长距离的时候,可以用中长距离取代。
3、马拉松配速跑
定义:马拉松配速跑也属于中长距离练习范围,旨在用马拉松目标配速完成大部分里程。
目的:模拟比赛感,增强信心。
现在,很多跑着开始重视马拉松配速跑,承认它的价值以及提升成绩的作用。
与中长距离训练相同,马拉松配速跑也应该由相对舒适的状态开始训练,在训练的最后阶段提升到马拉松目标配速。
比如,我要跑30公里,其中前面5公里作为热身跑,在后面的25公里,全部按照目标配速进行。训练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身体提前适应比赛当中的强度。除此之外,如果有条件的话,在气候、温度、路线方面也要尽可能的模仿比赛线路。
对于多数人来说,马拉松目标配速的心率应该是最大心率的79%~88%。
4、有氧跑
有氧跑基本包含两个层级,一个是标准有氧强度,一个是更舒适的的有氧强度。
它比乳酸门槛跑的速度慢,比中长距离的训练短,比恢复跑的速度快。有氧跑的目的则很简单,就是为了通过训练量的增加来提升有氧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拉量。
有氧跑量的充分能有效的提高比赛状态,因为很多与耐力进步相关的适应性提升都与跑量有关。
对于普通跑者来说,有氧跑的最佳强度应该是比马拉松目标配速慢15%到25%。在这个配速下奔跑,跑者的心率一般是最大心率的70%到80%。
衡量是否为有氧跑的标准就是第二天是否能进行强度训练,如果不能,那证明有氧跑训练过度了。
5、乳酸门槛跑
定义:乳酸门槛跑是指在练习中有至少20分钟是以乳酸阈值配速进行训练的节奏跑。大约相当于15公里到半程马拉松的比赛配速。
对于普通跑者来说,这个配速对应的是最大心率的82%到91%。节奏跑为了提高选手的维持高速配速的能力,进而会提升马拉松成绩,训练一般需要3到5公里的热身,结束之后要安排10到15分钟的放松。
一般的节奏跑可以安排6到11公里的距离。总体相加约为16到20公里。
6、间歇跑
最大摄氧量间歇跑距离应该在400到1600米之间,通常情况下是以现在的5公里比赛配速训练,实际上,间歇的作用在5公里和10公里的比赛重要性会更高,这也是为什么马拉松选手一周的间歇训练最多不超过2次的原因。
当然,间歇的好处非常多,想提高成绩这种训练方法必不可少。
间歇训练来自20世纪30年代,运动员使用这种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体能。间歇训练对心脏的改善作用主要来源于每次训练当中的休息期。
最初的间歇训练,是在30到70秒的时间里让运动员心率保持在170到180之间,再休息阶段,再让队员的心率下降到120,在这样的基础上循环往复。
20世纪初,很多运动员都采取间歇训练,其中效果最显著的要数捷克斯洛伐克的运动员伊米尔扎托派克,他是唯一一个在同一届奥运会中赢得5000米、10000米和马拉松三项冠军的运动员。
从此之后,间歇训练便被广泛采用,那个时期,匈牙利教练米哈里发展了通过使用一系列短距离提供更大的生理刺激的训练方法。当时有人提出质疑说这样的训练和短跑运动员差不多了。扎托派克说:“如果我把100米跑上20次,那就是2000米,不能说是短跑。”
除了带来体能上的升华,间歇训练也能带了心理上的变化,也就是说,间歇训练的目的就是要让跑者身体承受最大的负担,让跑者在与不舒服的对抗中产生自信。
采用间歇练习提高自我水平,学会应对运动中的不适,不论是参加马拉松还是处理生活中的事情,间歇都会提供给跑者帮助。
间歇练习是在最大摄氧量水平上进行的,间歇的跑步速度就是最大摄氧量时的速度。间歇训练速度是在有氧状态下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应该比乳酸门槛的速度快很多。在这一速度下跑步会非常吃力,但它依然是可控的。
对初跑者和健身跑者来说间歇速度应该是这样的:
3千米比赛时的速度。
5千米比赛的速度,每公里快12到16秒。
10公里比赛的速度,每公里快25到28秒。
最大心率的95%~100%。
对训练有素、跑龄较长的跑者来说间歇速度有所不同:
接近距离为3千米的速度。
5千米比赛的速度,每公里快6到9秒。
10公里比赛的速度,每公里快16到19秒。
最大心率的95%~100%。
最大心率的测量:400米操场、跑四圈,每一圈逐渐加速,最后一圈全力去跑,最后一圈多看看心率表,看到的最大数字就是最大心率。
7、速度训练
速度训练,一般来说,马拉松选手很少采取这种训练方式。
速度训练的定义是50到150米的重复跑,在最大速度下进行的重复跑,可以有效地改善跑姿,锻炼自己的绝对速度和冲刺能力。
长跑皇帝格布雷西拉西耶就非常喜欢在训练中加入这样的模式。
一般每周他会有13次这样的训练课:
一天跑两次,星期日只跑一次,每周会做三次速度课程,一次长距离跑训练再加上一两个法特莱克训练;其余的时间他会做耐力训练,尽量不会太快,这样有助于他的肌肉快速恢复。
格布雷跑过时间最长的一次是4个小时,他记得当时跑了将近60公里,他跑长距离的准则就是:不要太快,只求稳定的速度,他会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做一次这样的训练。
除此之外,他还有自己的一个不同寻常的训练方法。他经常会在轻松的训练之后进行10次左右的100米冲刺,或者50米到60米的完全冲刺,这种冲刺训练会累计3000米到3200米左右,这也是决定他最后冲刺能力极强的因素之一。
这种冲刺跑必须要在充分热身的情况下进行,因为非常容易受伤。
冲刺跑的训练模式与间歇相似,比如10×100米,在每一组的前70米跑出最大速度,然后巡航后面的30米。
休息模式应该是在每组之间进行慢跑或者步行100到200米。
以上,就是马拉松选手训练的最基本的7种训练方法,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将他们进行拆分、融合、更换场地等等,最终形成自己的训练体系。
1.《马拉松训练方法 7种基本马拉松训练方法 根据自己的短板对症下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马拉松训练方法 7种基本马拉松训练方法 根据自己的短板对症下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8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