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这首诗,有袁枚《苔》的深意,又比《苔》更有情趣
春天,没有夏的酷热和浮躁;没有秋的萧瑟和寂寥;没有冬的严寒和衰败。春是草长莺飞,欣欣向荣的,它充满着希望,充满着活力。所以,每到暮春时节,多情的文人墨客都会伤感,于是就有了"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和"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的伤春之句,寄托诗人惜春的情思和情怀。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中唐诗人——韩愈的名篇《晚春》,看看一代文豪,一位出色的政治家笔下的暮春景象及惜春感悟。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暮春时分,花草树木都想法设法留住春天,一时间万紫千红,争奇斗艳。可怜的杨花和榆钱儿虽然没有姿色,却也只顾像雪花一样漫天飞舞。
这是一首描绘晚春景色的小诗。但是却一反传统的落红满地,水流花谢的迟暮伤感情调,而以万物积极参加"留春"的行动,变被动感受为主动参与,告诉人们"无才思"并不可怕,但是一定要珍惜光阴,抓住时机,不负春光不负自己。精神达观,手法新颖,构思精巧。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诗人是惜春的,但是,诗人却不说自己惜春,而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知"、"斗"和"解"把无情的花草树木赋予了人性,赋予了情感。说它们不忍春的离去,想办法并且采取行动来挽留春光。
春是美好的,春也是短暂的。正如辛弃疾所说的"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春早,何况落红无数。"于是,花花木木们都使出了浑身解数,用争奇斗艳、各呈芳菲,争鸣争放欲把春留住。这两句只是为下文埋下伏笔,引出本诗的核心句:杨花柳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杨花就是柳絮,苏轼有"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意思是"杨花像花,又还不像花,惜花的人也不会爱惜它,自然也就没人去扫它、葬它,都是由任它随风飘落",这就是杨花。
榆荚就是榆钱儿,虽也能食用。但是,没听说谁欣赏榆钱儿。万紫千红的春天,"似花非花"的杨花和榆钱是有些尴尬的。人们欣赏大好春光时,看"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牡丹;看"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桃花,没听说谁去欣赏榆钱儿杨花,甚至粘了满身满脸的杨花榆荚,还挺令人讨厌的。
在梨花如雪、桃花如火的春季,在色彩缤纷的春季,毫无姿色的杨花和榆荚是根本没有资本来争相斗艳。但是,它们却也积极加入"留春"的队伍,没有妄自菲薄,没有自轻自贱。而是漫天飞舞,像茫茫白雪一片,弥漫着空间。
"惟解":只顾,只知道。这是勇气。漫天是气势。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花,但是,却以极大的勇气和气势漫天化雪,为春增色,不负春光。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这就是它们可歌可颂的勇气。由此可见,这首诗的主角不是姹紫嫣红的花草,而是"无才思"——没有美丽容颜,没有傲人姿态,却凭借生命力量而绽放自身魅力的杨花、榆荚。
这不由让人想起袁枚那首一夜爆红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阴暗的角落里,毫不起眼的苔藓开着米粒大的小花,却毫不自惭形秽,而是充满执着、充满自信、充满勇气地绽放给这个世界。尽管无人喝彩,尽管无人注目。
杨花、榆荚不也一样吗?尽管生于旷野,貌不出众,但是也会在属于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发出应有的光彩、光辉。
《晚春》和《苔》一样,情景融于一体,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人生的哲理。但是《晚春》拟人手法更为灵动,想象更为奇妙,更有一些幽默的情趣,所以,很是引人入胜。
这首诗和韩愈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
韩愈三岁丧父,靠寡母和兄嫂养大成人。参加科考三次落第,吏部的博学宏词考更是四次不中。"遑遑乎四海无所归,恤恤乎饥不得食"他这样描述这段岁月。入仕后,又因为性格耿直而数次遭贬。但是韩愈是屡败屡战,愈挫愈勇。
学术上:他推动诗歌创新,凝聚新生力量,弘扬古文运动,誉为"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实至名归的文坛领袖。
政治上:积极参与平定藩镇,倡导儒学,反对佛教。因为劝诫唐宪宗远离佛教,写下了著名的《谏迎佛骨表》,惹怒皇帝,差点送命,后被贬为潮州刺史。在谪贬途中写下了我们熟悉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受此沉重打击,韩愈没有动摇原则,仍然不改初衷。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当时就有"韩柳"文章(韩愈、柳宗元)和"韩孟"诗派(韩愈、孟郊)之说。韩愈团结了贾岛、孟郊等很多出身不高,仕途不顺却又才华横溢的一群人,为他们鸣不平,关注他们,同情他们,鼓励他们。年轻的李贺因为特殊原因不能参加科考,韩愈上书皇帝,呼吁各方,为其身份做辩解。
贾岛、孟郊、李贺,甚至韩愈本人,不也像苔花、像杨花、像柳荚一样,虽然出身低微,却从未放弃努力,渴望找到自己应该有的位置,为国家、为时代展示自己的才华,奉献自己的能力。
如欧阳修评价一样:退之笔力,无施不可,而尝以诗为文章末事,……然其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余尝与圣俞(梅尧臣)论此,以谓譬如善驭良马者,通衢广陌,纵横驰逐,惟意所之。至于水曲蚁封,疾徐中节,而不少蹉跌,乃天下之至工也。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那年,韩愈四十九岁,官场上处于极不得志时期,这也是他自励自勉的诗作。时至今天,仍然需要这样的诗,仍然需要这样的精神。
很多时候,我们常抱怨命运不公或自己生不逢时,常常牢骚工作环境差,牢骚得不到领导的赏识和认可,牢骚事事不如己意。其实,生命中有很多东西是不可以选择的,如出身,容貌,智力,但是又有很多东西是可以选择的,如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的选择使生命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风貌。
天地间绽放着尊贵的生命,也绽放着平凡的生命。比如伟人和芸芸众生,比如牡丹和苔花、杨花、榆荚。但是,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风采,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用一颗坚强的心,把自己最美的一面,毫无保留地绽放给这个世界。
难怪苏轼这样评价韩愈
自 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1.《任翻惜花这首诗说的是什么意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任翻惜花这首诗说的是什么意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39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