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古诗句,常有中心字,其他修饰成分都一层叠一层,一层深一层地说明这个中心字,这就是古诗句的一种层叠造语方式。例如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歌的造语,每句都采用层叠式。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时令特征,其中心字是个“雨”字,“清明时节”及“纷纷”,分别说明下雨的时间和下雨的状态,将清明这一多雨季节的时令特征作了科学的描述,并强调了它的连续下雨的繁多程度。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雨和路上行人的关系。中心字是个“人”字,“路上”、“行”、“欲断魂”都是一层一层说明“人”的,说明行人走路的地域及雨中苦闷的心情。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写行人想借酒驱寒,寻店避雨,中心字是“酒”字。“借问”、“何处有”等,都反映他需要酒的急切心情。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写酒店在望的情景,中心便是个“村“字。“牧童”、“遥指”、“杏花”,分别表示指路的人、距村的距离和村庄的优美名称。全诗这样来理解,就更深刻完整。
古诗的中心字及层叠造语方式,比较常见的有四种:
其一是单句或对句层叠式,就是一首诗中只有一句或两句有中心字。例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其最后一句的中心字是个“叶”字,这叶的树木名称,由上句“枫”字得知是枫叶。“霜”字说明红叶所处的时令特征及红的原因,“红于二月花”描写枫叶在秋季的绝美色彩和艳丽程度。这样,我们就能具体而形象地了解经霜红叶比新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动人的景象,霜林红叶的优美意境,也就历历在目。
其二是句群层叠式,即几句诗中,只有一个中心字,本句的其他成分及句群中的其他句子,都采用层叠的方式来修饰与说明这个中心字。例如杜甫《兵车行》的开头:“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里的六句诗中,只有一个中心字,就是第三句中的“送”字。送的人是父母和妻儿;送的对象是被迫出征的“行人”;送的地点是渭水上的咸阳桥头。送时听到的是辚辚的车响,萧萧的马鸣;送时看到的是车马尘埃、行人弓箭的出征场面。送时最悲惨的景象是牵衣顿足、拦道痛哭,哭声之大,直上云天,响彻云端。
其三是通篇层叠式,即全篇只有一个中心字。这个中心字所在的句子,犹似散文中的总冒句一样。其他的句子,也都是一层进一层地说明这个字。这样的中心字在古诗中也颇为多见。例如北朝著名的民歌《敕勒川》:“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全篇的中心字一看便知是那“川”字。“川”是平川,即平原。平川的名字叫敕勒川,平川的地理位置在阴山南麓,这儿沃野千里,牧草肥美,是游牧民族的园囿;平川的天空景象,犹似蒙古包似的圆顶,笼罩着整个草原。纵观高空,环望四野,高旷苍茫的景象如在眼前;平川的远眺景象是,原野壮阔,茫茫无际,苍青雄浑,使人视野开阔,心胸宽舒;平川的丰收景象,看那轻风阵阵吹拂,丰茂的牧草绵绵低下,草丛中露出一群群肥壮的牛羊。这样围绕“川”字作层层理解,就把草原风物、塞外风光,深秋风色、游牧风情,以及整首诗的意境,领会得细致而又深邃了。
其四是主干层叠式,即全诗每句都有主干,其修饰成分则层层说明主干、支撑主干。例如杜甫的《绝句四首》之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我们如果将四句诗分别紧缩一下,留下主干,便成了一首三言诗:“鹂鸣柳,鹭上天。窗含雪,门泊船。”再对之进行层叠造语方式理解,第一句的“两个”,说明黄鹂的数量,“黄”、“翠”二字,使黄鹂和柳树两物的色彩形成对比;第二句中的“一行”,形象地反映了白鹭齐飞的队形特点,“白”与“青”则是动景和静景的色彩对比。这样,就把门前动静交织、优美如画的景致生动而形象地描绘出来了。这样理解,诗的意境就显得格外优美。第三、四句的“西岭千秋”、“ 东吴万里”分别说明积雪时间的久远及航船空间的广袤。这两句较为难懂的句子,遵循层叠式的特点来理解,就更容易懂了。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1.《古诗的中心字及其层叠造语方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古诗的中心字及其层叠造语方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83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