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诗词的发展,诗词理论也在不断的丰富。不过相比诗词在实践中得到发展,诗词理论的研究稍显滞后。宋词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我国最早词论专著一直到南宋末年才出现。

这就是张炎的《词源》。这部著作在诗词批评史上有一定的地位,毕竟是我国最早的词论专著。但是这部诗词理论著作主要针对宋末雅词一派的宋词进行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清空”、“骚雅”的文学标准,并不能直接反映整个宋词的发展历程。

而写出中国最早词论专著的南宋词人张炎,是宋词最后的传承人。也正是在他的创作生涯中,经历了南宋灭亡、宋词沦落的现实。尤其是张炎本人,本来家境优厚,但是经历战乱之后,一切都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这对于他的人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由此在诗歌中也时常写出国破家亡的悲凉主题。

今天所谈到的这首宋词就是如此。且看: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这首宋词的题目是《清平乐·候蛩凄断》,是张炎极具代表性的一首宋词作品。尤其是词中的“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结合张炎本人国破家亡的经历,真是道不尽的悲凉苦涩,说不尽的人生飘零,可谓悲凉到了极致。

开篇就是一幅秋日萧瑟场景,“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在中国古代文人的视野之中,秋天是自带悲伤属性的,毕竟这草木凋零的日子最容易让人联想起人生苦短。在这首词的一开始,张炎写出秋日里那些在草丛里蹦跶的蟋蟀,它们在哀鸣——毕竟生命很有限。而经历这种场景的人,也是如此。

接下来是两句景色描绘,“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秋月从天空中落下,冷月落沙洲,澄江如彩绢,一幅很有意境的秋色图。在此时看到遍地芦花,在秋风中瑟瑟发抖,却看不到大雁的行踪。

而后下片一开始,词人以历史典故写明自己今日经历的国破家亡之痛。“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南北朝诗人庾信富有诗名,但是后来被俘虏,诗词多表达对故国思念之情。词人在这里经历南宋灭亡的国破家亡,自然也会有和庾信一样的心境。

最后以梧桐叶的意象来抒发自身的苦涩之感,“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看天空中,只有一片梧桐叶在秋风中慢慢落下,但是在这图景的背后,有多少秋凉,有多少穷困潦倒的悲伤!

在这秋天当中,就像是诗人经历的这一切,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而诗人不就是那“一枝梧叶”么?曾经经历枝繁叶茂,但是当秋意来临,秋风起的时候,只能如此悠悠落下。国家在时,尚可以从容生活;国破家亡,就只能承受这种飘零之痛。

张炎的这首宋词,很符合他在《词源》中所提出的“清空”、“骚雅”的文学标准。这首宋词以“候蛩”、“芦花”、“梧叶”等意象的塑造,提炼出悲壮的审美特征,很符合国破家亡的审美特征。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1.《不知多少秋声什么意思、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什么意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不知多少秋声什么意思、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什么意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87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