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高秋迥,愁人独夜看。暂将弓并曲,翻与扇俱团。”

不似大多扇喻诗文的闺阁幽怨凄情,杜审言此作圆满之意,恰如暑雨,悄入人心。

一如团扇此物。

团扇之源形制用

扇文化其源,众说不一。《黄帝内经》与《古今注》都曾提到扇之始祖“五明扇”,虽各说不同,但可估为上古三皇五帝时期之起。团扇作为扇的一种,其出现也并不确切,沈从文在研究中提到纨扇(即团扇)起而代麈尾于隋唐,诗词文献所载团扇题材诗歌却初见于西汉班婕妤的《怨歌行》。两者所说相距数百年,其间并未见具体文献记载。团扇精美细腻,未广流于民间,朝代多番更替,也仅有官宦贵族女子持之,因故也称“宫扇”。

《唐人宫乐图》图轴 绢本设色 48.7x69.5cm 现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后宫嫔妃、侍女十余人,围坐、侍立于方桌四周,团扇轻摇,品茗听乐,意态悠然。

团扇早期以遮阳纳凉、拂尘吹火及驱虫撩香为主。后遂发展,逐渐成为文人雅士的装饰与收藏艺术品。由古至今,团扇大多以扇柄为中,左右对称。唐宋元时期的团扇主以罗或绢为扇面,且用一面书绘,偶有刺绣。至明清时期,《杖扇新录》载:近世通用素绢,两面绷之,或泥金、瓷青、湖色,有月圆、腰圆、六角诸式,皆倩名人书画,柄用梅烙、湘妃、棕竹,亦有洋漆、象牙之类,名为“团扇”。以此记录了团扇的形制工艺。然明清时期扇面有一特殊制法,称为“自成绢”,据《西吴蚕略》载:“蚕老,不登簇,置平案上,即不成茧,吐丝满案,光明如砥。”吴人效其法,以制团扇,胜于纨素。

左至右:黑绸绣菊花双蝶竹柄团扇、纱面绣花蝶留青竹刻花柄团扇、竹丝编石榴花鸟漆柄团扇、绛纱纳佛仕鸟刻花檀木柄团扇

而团扇之扇柄,除却《杖扇新录》中所提。在形制上却有长短工素之别,偶有雕刻、髹漆、镶嵌等艺工。扇框或与柄同质同工,或异质异工,或同质异工。柄框为红木、鸡翅木、柴檀、乌木及部分髹漆的,不仅在柄上要戗金、错金银、镶嵌金银丝,且扇柄尾端必要镶嵌翡翠、红宝石、蓝宝石、白玉、玛瑙等,并坠以流苏。较为特别珍贵的团扇在制成后,会配以扇托,主以鸡心形、桃形、元宝形、双钱形、蝙蝠形等为主,喻示吉祥如意及富富有余等意,也让见者理解到持扇人或赠扇人的一番心思。

团扇之诗词雅事

团扇相关的诗词在史料中屡有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外戚传》之“班姬团扇”典故:昔汉成帝班婕妤失宠,供养于长信宫,乃作赋自伤,并为怨诗“新制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成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思情中道绝”。正是这借咏团扇表露的幽怨凄情,才有了后来众多诗人对官宦女子的悲叹。如李峤的《倡妇行》“团扇辞恩宠,回文赠苦心。胡兵屡攻战,汉使绝和亲”,杜审言的《赋得妾薄命》“啼鸟惊残梦,飞花搅独愁。自怜春色罢,团扇复迎秋”,李白的《相和歌辞·长信怨》“谁怜团扇妾,独坐怨秋风”,又如杨维桢的《纨扇辞》“团圆合欢扇,比似月婵娟。婵娟有时缺,我扇岂衣圆?秋风落梧叶,我扇同弃捐。不得如秋叶,吹堕在君前”,李嘉祐的《古兴》“莫道君恩长不休,婕妤团扇苦悲秋”,然而王建在《宫中调笑·团扇》却有作“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描绘了古代宫闱女子以团扇遮掩病容的姿态,印证了古时“病态美”的盛行,打破了一贯幽怨凄凉的咏叹。同代的刘方平在《长信宫》也道“梦里君王近,宫中河汉高。秋风能再热,团扇不辞劳”,借团扇道出仕途未果,心怀期望的感叹。除却这些略有悲怀的诗文,李白一首《雨后望月》“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单纯的喻景抒情,也格外耐人寻味。

相比众多诗词,团扇的风雅趣事却少有记载。东晋年间,王羲之的七子王献之常在此与爱妾桃叶相会,由于南浦渡在两河的交接处,水深流湍,翻船事故时有发生。王献之对往返于秦淮河的桃叶很不放心,常常亲自在渡口迎送,并作歌数首《桃叶渡》吟颂“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桃叶在船上应和“七宝画团扇,粲烂明月光,与郎却暄暑,相忆莫相忘”,桃叶以团扇诉情,一时传为佳话。而迎送的渡口也被称为“桃叶临渡”,就是今日的“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再者便是香君“染”扇之说,《桃花扇》有道侯方域赠李香君“宫扇一柄”,以作定情。后来李香君抗拒权奸,血染扇面,由杨龙友点染,画成一柄桃花扇。

团扇之书绘绢本

扇之书绘早见于晋时期,刘臻妻《五时画扇颂》载:炎后飞轨,引曜丹逵。蕤宾应律,融精协曦。五象列位,品物以垂。兑降素兽,震升青螭。日月澄晖,仙童来仪。仰憩翠岩,俯映兰池。灵柯幽蔼,神卉参差。如山之寿,如松之猗。永锡难老,与时推移。扇中所绘虽为五行之象,但也开启了扇面书绘的历程。

团扇扇面书绘于宋元时期最为考究,宋徽宗赵佶酷爱书法绘画,常作团扇绢本陶冶心性,其中以一幅草书《掠水燕翎诗》最为代表性。他所书绘扇面均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笔意高简为工,且题材大多为山水花鸟,人物为主,伴有少量书法绢本。到了清代,乾隆帝弘历也常绘花草团扇绢本,且书法也不落后,随着金石学的兴起,逐渐风靡,其中尤以作隶书、金文为主。直至晚清,书画家们常以扇绘作品进行交换探讨。如赵之谦、任伯年等。而近代也有齐白石、王雪涛、张大千、赵少昂与臧岚光等人所绘团扇绢本较为出色。

赵佶草书纨扇《掠水燕翎诗》绢本 直径28.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绢本有书“掠水燕翎寒自转,堕泥花与湿相重”。而团扇书写自徽宗以后形成一种风气,成为文人雅士表现书法艺术的一种新形式。

弘历《梅花团扇》绢本设色 24×25cm 1765年作

图中乾隆帝以几条竖直线条作为梅花主干,小枝旁出,梅花点点,或正,或背,或侧,既有绚烂绽放的五瓣花,也有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梅花颜色浓艳,烂若赤霞,色古艳,实而不浮,浓而不俗,与重墨写成的枝干恰好相视。

赵之谦《纨扇书画四条屏》绢本立轴 27.5cm×2×4 左至右为1864、1865、1879、1883年作

任伯年 花鸟团扇 绢本 直径26cm

张大千 山水人物 绢本设色

臧岚光《蕉阴仕女图》书法与《婴戏图》书法 绢本设色 直径25.5cm及24.5cm

团扇之吾二三事

前月暑热,想起多年前的一把老团扇,顿觉怀念,遂作此篇。后小睡逢黄粱一梦,作小诗《夏梦游记》。

遗梦至山林,嬉风弄罗扇。

皎日映红颜,清流浸花裳。

微雀啼翠谷,俏童引向方。

侧首行幽径,归途教人盼。

1.《谁怜团扇妾千里什么意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谁怜团扇妾千里什么意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88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