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有一次喝醉了,写了一首狂诗,比李白还要狂。

其中有四句话,是老杜的自我鉴定:“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啥意思?这四句话说了四个人,第一位是西汉的扬雄,以赋闻名;第二位是三国的曹植,擅长写诗。老杜认为自己写得比他们好。前两位都是古人,后两位则是老杜的“当代人”。

先说第四位人物王翰。王翰也是位诗人,只留下十四首诗,其中有一首《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诗后来被明朝人称为七言唐诗“压卷之作”。但在王翰的时代,他最出名的还不是诗,而是狂,他到长安考中进士之后,自己做了一张“英雄榜”,写满大唐文坛名士的姓名,按照“战斗力”排出三六九等。这倒也无妨,但这位老兄却把自己堂而皇之排在了榜首,以天下文坛盟主自居,还大张旗鼓地把榜单张贴在长安闹市。一时舆论哗然,朝廷出面追究,王翰狂名传遍大唐。可见此人多么目空一切!但据老杜说,王翰愿意与他做邻居。这事儿有没有,已不可考。

最后说这第三位人物李邕。这位也是大唐文坛的大佬级人物,出身名门,其父是那位给昭明太子《文选》做注的李善。李邕更是青出于蓝,十几岁就名扬天下,长大后倾心结交名士,为官仗义执言,甚至敢当庭批评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其书法也是独步天下,颇得王羲之的风骨。于是海内推其为文坛泰斗,很多外地读书人到了长安,都等在李邕家门口,只为有机会看他一眼。然而杜甫说,李邕特地托人传话,只为求见老杜一面。

这事是不是真的?还真是。

那是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距离安史之乱爆发还有十年,正是大唐最璀璨的盛世年华。那一年,李邕68岁,杜甫33岁,李白44岁。李白和杜甫两个闲散诗人,正在壮游燕赵齐鲁,偶然到达齐州(济南)。李邕当时在三百里之外的北海(益都)担任太守,听说两位诗人驾到齐地,连忙派人传话,恳请两位多留几日,等他拖着老迈的身躯赶去济南相会。

李白,李邕是见过一面的。那是二十余年前的开元七年(公元719年),李邕还是壮年,在四川为官,李白正值青春年少,去拜访李邕。那场见面并不愉快,李白一生笑傲权贵,平交王侯,那天也是不拘俗礼,放言高论,纵谈王霸,让恪守儒教的李邕很是不快。李白不以为意,临别写了一首《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意思是,像我这样的大鹏,岂是你们这些凡鸟可以理解的?孔子尚且说后生可畏,你李邕又怎敢轻视少年人呢?如今二十余年过去,李邕老了,李白也飘零半生。他们终于有机会再次相逢。

杜甫,李邕却是从未见过,只是以前听说过这位落第士子写的诗,便大为欣赏。他特意在济南历下亭置酒,与杜甫把酒长谈。两人虽年龄、身份悬殊,却相谈甚欢。后来杜甫回忆说,那一天他们品评了初唐诗人崔融、苏味道、杨炯、李峤、张说、杜审言的诗,其中李邕对杜甫祖父杜审言的诗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并鼓励杜甫继承家学。杜甫深受感动,在酒席上写下《陪李北海宴历下亭》,在诗里流露真情,“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恐怕以后再也没有机会来看望您了!

后来竟然一语成谶。两年后,李邕被李林甫杖杀。

消息传来,李白愤怒地拔剑击柱,长啸:“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他在被流放夜郎的途中,特意来到李邕旧宅,题诗道:“我家北海宅,作寺南江滨。”(《题江夏修静寺》)

杜甫的悲伤则更为沉痛、更为久远。李邕死后二十余年,老杜仍然写诗追忆,在《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的开头,杜甫说:“长啸宇宙间,高才日陵替。古人不可见,前辈复谁继。”是啊,我在宇宙之中长啸奔走,却再也看不到他了,但我不会忘记他,不会忘记在我最落寞的日子,他给我的温暖。(徐髯)

1.《(什么诗以邻开头)飞开头的诗有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什么诗以邻开头)飞开头的诗有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97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