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马臻(88—141),字叔荐,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一说是会稽山阴人(今浙江绍兴人)章和二年五月二十七日(88年7月4日),出生。马稜之子,过继给从兄马毅。东汉水利专家,是和帝(89—105在位)时最后一位会稽太守。

马臻

鉴湖,又称镜湖、长湖、大湖,位于东汉会稽郡山阴县境内(今属绍兴县、越城区、上虞县),它是我国最古老的大型蓄水工程之一,为东汉会稽郡太守马臻主持兴建。

鉴湖

马臻,字叔荐,东汉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一说为山阴即今绍兴)人,汉顺帝永和年间出任会稽郡太守。相传,马臻自幼勤奋好学,喜游名山大川。一天,他来到四川都江堰,一下便被都江堰的雄伟壮丽和巨大效益所倾倒,追思李冰创建都江堰的丰功伟绩,不禁产生以之为楷模的念头,慨然叹道:“壮哉,大丈夫为官当如此!”

带着服官济世的强烈愿望,出任会稽太守后,仰慕大禹李冰业绩的马臻便立志要兴修水利,施惠政于百姓。经过详细查勘,马臻了解到,会稽一带北临沧海,南傍群山,平原多沼泽。每当山洪暴发或怒潮上溯,平原即成茫茫泽国;而干旱之时却无水用于溉田。在这样的水环境下,百姓贫困,生计维艰。马臻决定从改变恶劣的自然环境入手,通过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来改善民生。在勘查探究的基础上,马臻提出了修建鉴湖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以会稽郡城为中心,在山会平原南部原有堤防、湖泊的基础上,筑堤蓄水,总纳会稽、山阴两县三十六源之水,形成人工大湖。

东汉永和五年(140年),马臻振臂一呼,毅然发动当地民众筑堤挖湖。山会平原原为退海沼泽之地,从地表到几十米深处淤泥堆积,新筑的湖堤常常是堤起数日后便沉陷下去。马臻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他走访当地老农,寻求解决的途径,创造出了用松桩强基固本,和以泥土、柴竹的办法,保证了湖堤的坚固稳定。他还总结借鉴了历代治水的经验,独具匠心地在湖堤上设置了斗门、闸、堰、阴沟和水牌(水位尺),从而形成了科学的鉴湖排灌体系——“水少则泄湖灌田,水多则闭湖泄田中水入海”。

技术难题解决了,比技术更大更难的问题又在虎视眈眈地等着他。由于筑湖工程浩大,出现了人力、财力的匮乏的局面。是半途而废,还是毕其功于一役?面对这天大的难题,马臻没有退缩,而是不顾杀身之祸,动用了当年的赋税和皇粮。历尽了千难万险,吃尽了千辛万苦,我国东汉时期最大的人工蓄水工程——鉴湖终于诞生了。

正当马臻如释重负,当地百姓沉浸在鉴湖筑成的喜悦中的时候,罪恶的黑手却在悄悄地向马太守伸来。鉴湖修成后,很快形成了汪洋的湖面,原来存于各个小湖小塘间的土地、房屋和坟冢被淹没了。豪强们的祖坟和田地被淹,他们的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这仇恨当然要算在马臻的头上。于是,豪强们密谋于暗室,要向朝廷告马臻的黑状。罪名很容易罗织:擅动国库银粮,毁坏田庐墓冢,溺死百姓……一纸诬陷马臻的诉状很快草拟好了。豪强人数太少,又不敢签上真名实姓,于是他们搬来家谱,填上千余名死人的名字。朝廷接到千余人签名的状纸,不问青红皂白,立即下诏将马臻撤职查办,并令他火速赴京师洛阳受审。不容马臻申辩,昏庸的朝廷即将马臻定为死罪,剥皮揎草(剖开肚子塞进杂草),死得十分惨烈。

后任太守到会稽郡后,见马臻所修鉴湖,使这里水旱灾害锐减,农田连年丰收;又有当地百姓感念马臻恩德,正直之士多为马臻鸣不平,于是才将马臻冤情上报朝廷。皇帝派人调查此事,发现告状之人都是阴间死鬼,而且状纸上所云几乎都是“莫须有”之词。真相虽然大白于天下,但朝廷并没有对马臻的冤案予以平反昭雪,《后汉书》也不曾为他立传,以至于后人只能通过绍兴民间的记载和传说来确定他的生平事迹。直到现在,他的籍贯还不能完全确定。 马臻死了,但他留下的鉴湖千百年来一直滋养着会稽(绍兴)人民。鉴湖地势较高,湖高田丈余,田又高海丈余,雨多则用湖蓄水,雨少则用湖灌田。地方志说,鉴湖筑成后,可“溉田九千余顷”,会稽、山阴一带无荒废之田,无水旱之患,贫薄的荒服之地一跃为鱼米之乡。马臻为会稽太守不过很短的时间,竟然有修筑鉴湖之丰功伟业,如果马臻不死,他一定会给会稽(乃至更多的地方)的百姓带来更多的福祉。

(关注水利形势,传播水利信息,弘扬水利精神,“基层水利人” 欢迎大家关注!)

1.《鉴湖为什么又叫镜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鉴湖为什么又叫镜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339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