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之内皆兄弟语出《论语·颜渊》,司马牛见别人都有兄弟而自己没有,很忧愁,说:“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对他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四海之内都是你的兄弟,你还何必担心没兄弟呢?《礼记·祭义》中也有“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横四海。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这就是成语“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由来了。那么这两处说的“四海”究竟是指什么呢?“四海之内”又是指的什么范围呢?
词典中对于“四海之内”的“四海”解释为:现今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我认为这种解释有些牵强。即使四海就是渤、黄、东、南四海,但是此四海都分布在中国的东、南方向,而西、北方向并无海,这只是一种半包围的状态,如何体现出“内”字的涵意?
对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四海”则解释为: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这种说法只是字面上的一种猜测,并不可信。古人为什么就一定认为国土四周有海环绕呢?这应该是后人替古人作的想象,缺乏实际的根据。
四海的“海”其实不是指的真的大海,而是古代疆域的范围。我们来看看《尚书·禹贡》中的一段话:“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生教讫于四海”,这分明说的是生教影响的范围;而《礼记·王制》中说的就更明白了:“西不尽流沙,南不尽衡山,东不尽东海,北不尽恒山。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判断“四海”实际上指的就是当时疆域的范围,或者说四至。和真的大海没有半点关系。
即是疆域的四至,那么又四至到哪里呢?《尔雅·释地》中对“四海”的真正含义作出了完整的解释:“东至泰远,西至邠国,南至濮铅,北至于祝栗,谓之四极;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由此可见,“四海”指的就是夷、狄、戎、蛮,或者说疆域四至到当时的夷、狄、戎、蛮四方。
夷狄戎蛮并不是专指古代的哪一个民族或部族,事实上历史中也没有夷狄戎蛮这四个种族,这一点有时很容易误解。夷狄戎蛮更多指的是一种方位,它是古人根据周边异族居住方位,对异族习惯上的一种泛称,并不是专对哪一个种族的称谓。比如对于居住在东边的各个异族部落就统称为“夷”,依此类推,南边的称“蛮”,西边的称“戎”,北边的称“狄”,所以有“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说法。因为同一方向又居住着多个不同的部族,所以又有“九夷,八狄,七戎,六蛮”之说。
四海的范围其实不大,郭璞注《尔雅》时说,四极就是“四方极远之国”,四荒是“次四极者”,四海是“次四荒者”,其中四海是最小的。四海既是指的夷狄戎蛮,那么“四海之内”就是夷狄戎蛮四方异族所包围的范围,也就是中国古代统治的疆域范围,亦即我们常说的九州之地。《礼记·王制》中说:“凡四海之内九州”,九州是古代中国的自称,一般是指《尚书·禹贡》中所说的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四海”的“海”字既有“远”的含义,也有深、晦暗、不了解之意。古代交通不便,更没有现代化通讯设备,部族之间自然鲜少接触,互不了解,这大概也是古人称其为“海”的原因吧。
1.《[襄拘四海是什么意思]四海春风是什么意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襄拘四海是什么意思]四海春风是什么意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339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