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莺
血染白练6月飞雪悲伤地飘来,啊委屈。
墙李天琴立即向裴少君鸳鸯珍
贵翔霓虹明黄章讨厌秋夜吴东飞。
流传千古的故事
必须一次上演一次。
我们知道原曲从未被遗忘
是暂定的。
成为民族文化记忆的一部分。
有一种记忆叫元曲
作为与唐诗宋词齐名的一代文学
诗庄词媚而曲俗
文学从没有如此得贴近民间
成为口口相传耳熟能详的民间艺术
元曲分为杂剧与散曲,
杂剧为戏曲,散曲为诗歌
杂剧是元曲的主体,
而散曲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若将散曲与元曲等量齐观,
可谓折去元曲九成光华。
在元代的荒蛮统治之下,
汉代文人学而优则仕的路途被封死
大批文人流落民间,
杂剧迎来了空前的黄金时代,
也形成了俚俗、反抗、讽刺的艺术魅力。
遥想当时,勾栏瓦舍、闾巷村坊
咿咿呀呀,插科打诨,不绝于耳的盛况,
不亚于今日广场舞的繁荣景象。
一、杂剧之事
除却《窦娥冤》(关汉卿)、《梧桐雨》(白朴)
有《汉宫秋》(马致远)、《赵氏孤儿》(纪君祥)并称四大悲剧。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讲述昭君之事,
昭君因被毛延寿画丑而入冷宫,
后偶遇元帝,受宠幸,封为明妃,
毛延寿畏罪投靠匈奴,献计单于迎娶王昭君,
无奈昭君出塞,行至黑龙江投水而逝。
赵氏孤儿大报仇讲述赵盾遭屠岸贾诬陷,全家满门抄斩,
为斩草除根,屠岸贾全国搜捕赵氏孤儿,
程婴舍子救孤,抚养成人,二十年后,
手刃屠岸贾,终报大仇。
除《西厢记》(王实甫)、《墙头马上》(白朴),
有《拜月亭》(关汉卿)、《倩女离魂》(郑光祖)并称四大爱情剧。
王瑞兰闺怨拜月亭写书生蒋世隆与王瑞兰逃难中生情,结为夫妻,
瑞兰之父嫌弃世隆为穷秀才,带走瑞兰,瑞兰惦念世隆,焚香拜月,
后世隆高中状元,与瑞兰相见,夫妻终得团圆。
倩女离魂写秀才王文举与倩女指腹为婚,后倩女之母毁约,
借口只有王文举高中状元方能成婚,
王文举赴京应试,与倩女柳婷送别,而倩女之魂离身,
追随王文举共赴京城,后王文举高中状元归来,
倩女魂魄与身体合一,恩爱夫妻终团圆。
众多优秀的杂剧,不仅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也深刻得反映了元代的生活画面,同时,深刻地影响
了戏曲及小说的发展。
二、杂剧之情
杂剧之情与唐诗宋词一脉相承,
愤怒、离别、相思、闲愁都经人物之口而出,
有故事的背景更显真切动人。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关汉卿《窦娥冤》
船到江心补漏迟,烦恼怨他谁?事要前思免后悔。
——关汉卿《救风尘》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王实甫《西厢记》
落红成尘,风飘万点正愁人。
——王实甫《西厢记》
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
斟量来这一宵,雨和人紧厮熬。
伴铜壶点点敲,雨更多泪不少。
雨湿寒梢,泪染龙袍。
不肯相饶。共隔着一树梧桐直滴到晓。
——白朴《梧桐雨》
见芙蓉怀媚脸,遇杨柳忆纤腰。
——白朴《梧桐雨》
三、散曲之俗
元散曲与宋词都为长短句,
曲少词之精致,词少曲之俚俗。
曲与词之区别犹如台词与歌词之异。
句句押韵,平白如话,亲民到不行。
谈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
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
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
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王和卿【醉中天】《咏大蝴蝶》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
——关汉卿【四块玉】《闲适》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四、散曲之雅
散曲雅起来,不输宋词分毫,
词句之工,意境之美,
同样散发典雅的艺术魅力。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
老燕携雏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
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
常记相逢若耶上,隔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
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
——杨果《小桃红》
王国维所言“一代又一代之文学”
元曲虽然没有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那样耀眼,
但依旧有自己无可替代的文学地位,
而且无论时间多么久远,
在文学史上以及中国人的文化记忆里,
永远有元曲的位置。
有一种美叫宋词词牌,每一词牌都是一首精致的小诗
1.《元曲为什么那么多爱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元曲为什么那么多爱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360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