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虚构的“科幻朋克”世界
一部“朋克”科幻作品需要具备两个基本要素,第一是在某种“技术”上构建整体世界观,第二是具备“朋克”一词所隐含的“叛逆”精神。
除了很多人熟知的赛博朋克和蒸汽朋克,我们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两种风格衍生出来的一些其他分类。
赛博朋克赛博朋克
赛博朋克是科幻朋克各种概念的鼻祖。作家布鲁斯·贝克是第一个提出这个概念的人。在1983年他的同名小说《赛博朋克》之后,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再次引爆了这一概念。
《神经漫游者》是赛博朋克科幻迷心目中的里程碑,电影版有望由《美国众神1》和《西部世界2》的导演文森佐·内塔利在今年搬上大银幕。
除了《神经漫游者》中的概念外,视觉风格上对“赛博朋克”的定义更是由1982年的电影《银翼杀手》完成。到目前为止,很多科幻创作者都毫不掩饰地表示,他们仍然在模仿和延续这部电影中的设定和图像设计风格。
▲壳中鬼(2017)
▲静音(2018)
▲升级(2018)
“我不敢去电影院看《银翼杀手》,怕里面呈现的“赛博朋克”世界超出我的想象。后来证明我的担心是对的。在开幕前几分钟,它已经粉碎了我的想法。”
-威廉·吉布森的威廉·吉布森
▲叶片转轮(1982年)
“赛博朋克”的故事通常发生在不久的将来,依托计算机和黑客技术。早期的“赛博朋克”具有明显的消极厌世和反乌托邦精神。视觉上,我们更注重呈现未来世界的绚烂之夜。
▲双面Max (1987)
▲流动罪犯808 (1990)
90年代以来,“赛博朋克”也开始了新的探索,衍生出一种被科幻迷称为“后赛博朋克”的新风格。它深刻解构了“高科技,低生活”的含义,分析了“科技反乌托邦”——或“通过发展技术来控制和限制个人潜力”的未来社会形态。
“后赛博朋克”的兴起始于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于1992年出版的小说《冰雪奇缘》,该小说正被改编成电影。
与传统科幻故事中对宇宙飞船、火箭、机器人等“科学发明奇迹”的呈现不同,“赛博朋克”作品通过人物自身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和互动,传达了作品的世界观。“后赛博朋克”也是以这种“沉浸”的方式构建的。不同的是它呈现的未来不再压抑和恐怖。
▲红辣椒(2006)
技术不再是系统用来控制和对抗个人的工具,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出一个更光明、更轻松的未来。
▲《少数派报告》(2002)虽然日常生活仍然受到“后赛博朋克”时代飞速变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影响,“生存矛盾”和“阶级压迫”不再是这里讨论的话题。所以大部分主角都不那么“朋克”和边缘化,更接近传统故事中的人物。
▲盗梦空 (2010)
赛博朋克电影推荐
《银翼杀手》(1982)
电子世界之战(1982)
Akira (1988)
流动罪犯808(1990)
直到世界末日(1991)
《空壳中的幽灵》(1995)
感动灵魂之城(1998)
矩阵(1999)
《少数民族报告》(2002年)
银翼杀手2049(2017)
“赛博朋克”作为一个科幻概念,也衍生出了一些其他的风格,都是基于一个通过某种技术构建的世界。这种技术可以是当下存在的,幻想着影响未来的,也可以是完全不存在的,想象中的技术,甚至是过时的,虚无缥缈的城市风格,或者是构建在平行的或者框架化的空世界中的特殊社会形态。这种源于“过时”技术的复古科幻风格,最出名的是“蒸汽朋克”和“柴油朋克”。
“蒸汽朋克”蒸汽朋克
“赛博朋克”充满了未来派色彩,带有消极和压抑的色彩,而“蒸汽朋克”则是复古和怀旧,对人类命运有着更加乐观的想象。在这种风格分类下,我们经常会看到具有强烈时代感的仿古小零件,通过想象将其组装成各种具有科技感的大型机器或飞机。
▲时光机(2002)
▲黄金罗盘(2007)
在一些作品中,突出的象征元素是发条、齿轮和复杂的机械细节。(如果划分的比较详细,这个类别也可以叫“Clockpunk”)
▲雨果(2011)
“蒸汽朋克”元素起源于19世纪中期,并根据其风格设想那个时代的技术已经发展到未来,因此它的审美和文化象征延续了那个时代的风格。
▲风暴警察(1999)
历史上蒸汽技术发展的高峰在英国的“维多利亚”和“爱德华七世”时期,很多被归类为“蒸汽朋克”风格的电影通常都是以此为背景设定的。棕色、黄铜、金色、象牙色的组合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服饰和装饰会搭配华丽的天鹅绒和提花面料,具有贵族气息。
▲神探夏洛克·福尔摩斯(2009)
以蒸汽为主要能源是“蒸汽朋克”的核心。蒸汽船、蒸汽飞艇、蒸汽火车都是体现时代感的发明。蒸汽是一种可持续的能源,所以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有空间使用各种技术的房间,甚至还有具有神奇属性的有趣想象。
▲哈尔的《移动的城堡》(2004)
▲童梦迷夜(1995)
用蒸汽的强大力量来表达对科技进步的积极态度,是一种正统的“蒸汽朋克”设定。
▲蒸汽男孩(2004)
▲艾薇儿与虚构世界(2015)
蒸汽朋克电影推荐
童梦迷夜(1995)
《斗风警察》(1999)
范海鑫(2004)
蒸汽男孩(2004)
黄金罗盘(2007)
夏洛克·福尔摩斯(2011)
雨果(2011)
裴小姐的奇幻城堡(2016)
柴油朋克Diselpunk
柴油朋克涉及的技术起源于20世纪。更多的是1920-1940年,也就是一战和二战之间的审美重建。这种风格结合了流行杂志、系列电影、黑色电影、装饰艺术和战时海报的美学元素。
这一时期的经典电影《大都会》和《肯定发生过》是许多“柴油朋克”电影风格的启蒙。
▲大都会(1957)
▲肯定发生了(1936)
在很多科幻电影的分类中,“蒸汽朋克”和“柴油朋克”是重叠混淆的。美国科幻作家《利维坦》的作者斯科特·韦斯特菲尔德(Scott Westerfeld)清楚地解释了这两种风格之间的界限。
一战是“现代技术”从乐观走向悲观的分水岭。因为工业的出现,“机器”和“武器”的结合,使得战争完全脱离了“冒险”和“骑士”的精神,不再是各国对比和检验各自文明、传播先进技术的方式。工业化之后,战争变得更加恐怖。乐观的“蒸汽朋克”和悲观的“柴油朋克”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纳粹主义的领导和反纳粹斗争的出现。
-斯科特·伍斯特菲尔德
▲田队长空与明日世界(2004)
与蒸汽朋克更注重和平和技术发明不同,柴油朋克涉及大量战争和武器。比如钢铁,大炮等。,背景也是一个资源枯竭的世界。
▲钢铁天空(2012)
它的风格比较阴暗,“脏”、“乱”。《疯狂的麦克斯4:暴怒之路》是将“柴油朋克”元素运用到极致的典范。世界观信息也很清楚——能源短缺已经使整个世界陷入混乱。
▲《疯狂的麦克斯4:暴怒之路》(2015)
柴油朋克更强调“功能”而非“形式”,崇拜内燃机的强大马力,摒弃不必要的装饰。铆钉、钢铁和煤炭取代了“蒸汽朋克”中闪亮精致的工艺感,变得更加纯粹。
▲未来水世界(1998)
“柴油朋克”在设计风格上具有一战和二战的人文特征;另一方面,机械外观融入了19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的元素,所以它的视觉呈现会更接近“蒸汽朋克”的风格,在元素的运用上有时会有所组合。但从核心精神来说,“蒸汽朋克”重解放,“柴油朋克”重控制,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会和赛博朋克有交集。
▲感动灵魂之城(1998)
比如《银翼杀手》虽然是人们心目中的经典“赛博朋克”,但很多人认为它是借鉴了黑色电影的风格,将“柴油朋克”完美结合。
▲叶片转轮(1982年)
柴油朋克电影推荐
未来水世界(1995)
感动灵魂之城(1998)
田队长空与明日世界(2004)
《艾弗里之书》(2010)
钢铁天空(2012)
《疯狂的麦克斯4:愤怒之路》(2015)
还有一些“柴油朋克”的其他分支,比如“装饰朋克Decopunk”和“原子朋克Atompunk”。
“装饰朋克”吸收了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装饰艺术”和“现代流线艺术”的风格。简单来说就是更光鲜,更有装饰性。
元素类似于《了不起的盖茨比》,但这不是科幻电影。
▲《了不起的盖茨比》(2013)
原子朋克
原子朋克风格的基础是1945-1965年,也就是电子信息技术普及之前的时期。它包含了早期的原子技术,喷射技术和泰空技术出现的时代风格,还有地下电影,共产苏联和未来主义建筑。
▲杰森家族(1962)
▲切尔诺贝利日记(2012)
除了以上,科幻朋克还有很多其他类型,在最初的“赛博朋克”概念下细分的衍生风格属于“未来主义科幻朋克”。
Biopunk biopunk
“Biopunk”以基因工程和生物转化为主,注重重组DNA等技术在生物领域的影响。
在有这类元素的科幻作品中,常见到通过人类实验改造过的个人对抗统治阶级或集团公司,生物技术作为反派是控制社会或获取暴利的手段。与赛博朋克不同,这里的主流技术是生物合成技术而不是电子信息技术。
▲结束通话(1997)
▲第6天(2000年)
▲病毒抗体(2012)
▲人兽杂交(2010)
▲月亮(2009)
纳米棒
在“生化朋克”中,纳米技术有时与生物技术并行存在,但我们也可以看到更纯粹的“纳米朋克”。
之所以被称为“纳米机器人”,是因为生物技术的使用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甚至完全禁止,而纳米技术和纳米机器人的使用更为广泛。
▲变形肖磊(2011)
▲超越黑客(2014)
▲地球静止的一天(2008)
神话朋克神话朋克
神话朋克混合了后现代叙事技巧,并加入了不同文化的神话故事。这些作品大多以文学为主,也有非常固定的粉丝群。凯瑟琳·m·瓦伦特的《迷宫》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品,叶卡捷琳娜·塞迪娅也是神话著名的朋克作家。
凉鞋朋克Sandalpunk
凉鞋朋克作为蒸汽朋克的一个分支,也属于一种“复古科幻”。这种风格在游戏中非常常见,通常设定在中世纪之前的古文明背景下,比如古罗马、古希腊等文明。凉鞋朋克又称“古典朋克”或“铁朋克”。在历史和“神话”结合的世界里,怪物和机械元素不符合当时的技术水平。
▲斯巴达300勇士(2006)
▲泰坦之战(1981)
▲宙斯之子(1983)
▲亚特兰蒂斯:失落的帝国(2001)
在“科幻朋克”的世界里,远远不止这些。如果继续深入学习,可以细分很多侧枝。而且不同风格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尤其是在大多数电影和电视剧中,不同的风格被组合和混合在一起,呈现出一个想象中的“科幻朋克”世界。
1.《原子朋克 科幻世界的十一种“朋克”|设计推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原子朋克 科幻世界的十一种“朋克”|设计推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342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