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平去贫困家庭了解山羊养殖。记者罗微照片
“五一”期间,2019年重庆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农校校长王华平度过了一个忙碌的假期:第一天和第四天,他在学校安慰学生,安排今年招生;第二天和第三天去黔江区为贫困户提供山羊养殖技术指导。
“我出生在农村,我知道持续增加收入和教育对于一个家庭脱贫致富的重要性。”王华平说,在他36年的工作中,虽然更换了近十个岗位,但“支持志愿者”和“支持情报”一直是他工作的主旋律。
传授技术帮助农民脱贫
“20世纪80年代,为了送宝宝读书,我借了钱,几乎借了全村。平日里见大家都有罪三分,怕人家欠债。”潜江区鹅池镇大坡村的村民王川平说,当时他正值壮年,但他有力气却没有赚钱的技能。两个初中孩子的学费全靠借贷。“有一阵子,我真的坚持不下去了。继续,叫两个宝宝回来跟我一起种庄稼。”
当时,王华平只是这个乡镇的一名烤烟技术员。为了帮助王川平掌握烤烟的种植和加工技术,如壮苗、移栽和烘烤,王华平三天两头跑到他家,手把手地教。
慢慢地,王川平掌握了一整套技术,烤烟种植面积从原来的半亩增加到4亩,让两个宝宝更容易上大专。
王川平说,由于王华平把技术传给了他,他知道只要他愿意学习和工作,他一定会摆脱贫困,增加收入。
1983年至1998年,王华平在黔江工作期间,既是烤烟技术员,又是乡镇党委书记,积极推广烤烟、蚕桑等有助于农民增收的产业,积极传授技术,使数百个家庭拥有了一技之长王力可·平川,从而摆脱了贫困。
闭上眼睛就能看出饲料的好坏
“王专家真是专家。有了‘闻’、‘尝’、‘蹲’三招,闭着眼睛就能搞清楚喂奶有没有问题。”说起王华平,无锡县洪池坝镇大河村的一个贫困家庭李传福羡慕地伸出大拇指。
洪池坝镇牧草资源丰富,李传福重点发展养羊业。在帮助大河村的过程中,王华平作为“重庆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草食畜牧业技术体系创新领军人物”,每次去李传福家都会认真传授技术,老李家的山羊从最初的3只到现在的20只成长迅速,对脱贫更有信心。
“饲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很多贫困家庭在他们的乡镇没有相关的检测仪器。多年来我一直在研究山羊养殖技术,我已经发展了一套‘放牧’技能。”王华平笑着说,通过“闻”,可以区分出香型饲料合格,而酸型饲料需要调整配方;通过“品尝”,可以分辨出干草是否发霉,发霉的程度,避免羊吃了以后生病;通过“摩擦”,可以大致判断饲料中的纤维含量,以调整绿色饲料的输送...
四年来,王华平领导的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在我市设立了五个试验点,辐射无锡、酉阳、武隆等区县,培养了500多名山羊、兔养殖领域的实用技术人才,带动了至少3000名山区农民脱贫增收。
“聚焦三农,专精农村人才”
在城市农业学校上学的小月,圆圆的脸上有一双聪明的大眼睛,嘴角挂着微笑。她说:“我非常感谢学校,也非常感谢王校长给了我继续学习的勇气。”
小月的父亲早逝,母亲离家出走。虽然学费全免,还有每月300元的生活补贴,但她的生活还是很紧张。
2017年王华平成为市农业学校校长后,她建立了一个勤工俭学项目,这样小月就有机会利用业余时间在食堂洗蔬菜和餐具,这可以节省每月最大的支出——食品支出。
"王校长鼓励我要对未来有信心,学好我的专业."小月说,经过努力,她已经被总部设在广州的一家环保公司“预定”了,毕业后可以找到工作。
据了解,市级农业学校的11000多名学生大多来自渝东北、渝东南、贵州和云南省的贫困山区,其中38%来自贫困家庭或留守家庭。
“他们不仅是切断贫困代际传播的希望,也肩负着振兴农村的重任。”王华平说,因此,学校提出要“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重点,培养农村人才”,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和较强实践能力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帮助更多贫困家庭实现“一人毕业,全家脱贫”。
1.《王华平 2019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农业学校校长王华平:助更多贫困家庭实现“一人毕业全家脱贫”》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王华平 2019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农业学校校长王华平:助更多贫困家庭实现“一人毕业全家脱贫”》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368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