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十年的动荡时期,越来越多的知青遇到了婚姻问题。“上山下乡”这一特殊场合使这一问题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婚姻,成为运动中诸多矛盾的焦点问题。
婚姻政策提倡“晚婚”
知青下乡后迟早会遇到婚姻问题。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是运动的高潮,新闻媒体不厌其烦地宣传“扎根农村一辈子”的思想。让农村知青在农村“扎根”的有效手段是鼓励他们结婚落户农村。但有关部门把提倡晚婚作为知青工作的重点。
1970年5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贫下中农积极教育插队、正确处理婚姻问题、劝晚婚的青年知识分子。在这则新闻中,是否坚持晚婚被提到了“阶级斗争”的高度,而有些地方的早婚被斥为“阶级敌人”,破坏了知识青年接受贫困农民再教育的“妖风”。
1973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见了出席全国知识青年下乡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当时说:“计划生育离不开知识青年下乡。城市青年下去后,一定是模范。”1973年,周恩来谈到知青的“晚婚”与房子的关系。他说应该提倡晚婚。前七八年可以避免住房问题。之后他就可以自给自足了。有了积累,他结婚后就可以再建房子了。
鼓励知识青年到农村结婚
虽然在1973年8月召开的全国知识青年工作会议上,有关人士仍在积极倡导“晚婚”,但第二年年初,新闻媒体对知青结婚的基调发生了重大变化,变化的开始是白企贤对报纸的投诉引发的风波。
白企贤是河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在“插队落户”后,他匆匆嫁给了同队一个小学文化水平的农民。她老公虽然善良,但不乏根深蒂固的夫权观念,经常无辜的打骂白企贤。所以她的婚姻不仅不如意,还会遇到周围人的冷嘲热讽。
1973年底,在一次争吵中,一位在公社教书的老师把这场婚姻描述为“丑闻”。白一气之下写了几封信,送到各家报纸上。信上说:“有人说嫁给农民不值钱。在我看来,贪图个人享受,不屑嫁给农民的,才是最卑微的……”为了反驳各种批评,她不惜美化自己不如意的婚姻。白企贤的信来的正是时候。当时以江青为首的极左领导人推动的“批林批洞”运动才刚刚开始,要打造白起先的“反潮流”模式。
1974年1月27日,《河北日报》以“敢于与旧传统观念彻底决裂”为题发表了她的来信和编者按。吹嘘她的信是“批林批洞、行线教育的生动教材”。不久,《人民日报》全文转载了她的故事。
随着白企贤名声的崛起,全国各地都在争相建立自己的“白企贤”式人物形象,宣传喉舌对知青婚恋政策的关注焦点也迅速从提倡晚婚转向鼓励农村知青嫁人。
知青和农民结合有很多苦果
知青的婚姻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双知青型、知青加农民型、知青加国家工作人员型。
在三种婚姻类型中,知青与知青的婚姻一般都有比较坚实的感情基础。然而,农村的艰难生活给这种“理想婚姻”蒙上了沉重的阴影。很多知青婚后收入微薄,经济上无法自立。如果再生孩子,对你那拮据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知青和农民的结合是所有婚姻中最普遍的,也是产生最苦果的。但仍然无法阻止女知青成为婚姻的俘虏。第一,男知青体质强,抗环境艰苦能力强,女知青容易被农村青年的慷慨帮助感动,仓促结婚。二、“血统论”的压力。第一批嫁给农民的年轻女性,很多都是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的所谓“黑五”和“走资派”的子女。很多知青因为家庭背景,在各方面都受到歧视。“如果你不能帮助自己,你可以选择你的配偶。”在广阔的世界里,他们为了改变家庭,毅然选择了贫农的子女作为配偶。
1.《白启娴 特殊年代百万知青的悲情婚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白启娴 特殊年代百万知青的悲情婚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746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