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
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当天向希腊神话中众神之母赫拉致敬。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06年,安娜•贾薇丝向社会各界呼吁设立母亲节。
经过多年的努力,美国参众两院在1913年通过决议案,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世界各地纷纷效仿,至1948年安娜逝世时,已有43个国家设立了母亲节。
但也有很多国家,包括法国、泰国、阿拉伯地区的许多国家,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设立不同的母亲节。
中华母亲节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个性。母亲形象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伦理道德与家庭教育观念。
美国的母亲节融合了美国的历史实际和宗教传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带有美国特色的节日。
而当中华儿女吮吸母亲节的文化乳汁时,这位母亲代表其实是一位洋妈妈。这样的事情不宜继续下去,中国人需要自己的母亲节。
为了弘扬中华文化,维护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以李汉秋为代表的许多学者专家纷纷提出设立中国人自己的母亲节。
学者李汉秋呼吁设立中华母亲节
他们翻遍史料和民俗记载,最终提出了以孟母为中华母亲节形象代表,以四月初二为中华母亲节日期的建议。
根据李汉秋的说法,选定孟母为中华母亲节形象代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孟母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
2. 孟母的教子事迹翔实丰富。《韩诗外传》和《列女传》中都有记载,孟母的教子思想颇为系统,从儿童成长的外在环境到学习的内部规律都有涉及,可以讲述流传,供人取法;
3. 有众多关于孟母的遗迹可供人瞻仰,如孟母林、启圣寝殿、孟母三迁处、孟母三迁祠、孟母断机处碑等;
4. 刘向记孟母教子五件事中,“孟母三迁”、“断织喻学”二事流传十分广远。孟母懿名远播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并被写进儿童教科书;
5. 孟母的教子成效大。孟轲成为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他的第一个老师就是孟母。
而四月初二,则是孟子的生日,也是孟母成为母亲的日子。我国有称自己生日为“母难之日”的传统,表明自己生日不忘母亲养育之恩。以孟母生孟子之日定为中华母亲节并推而广之,可以更好地激发作为人子的孝思爱心。
从2004至今,已经有60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20多份关于设立中华母亲节的提案和议案。
2007年5月18日(农历四月初二),部分城市开始庆祝首届中华母亲节。十多年来,包括上海、德州、烟台在内的近百家城市和近千所学校都在开展推动设立中华母亲节的主题活动。
中华母亲节的意义
1. 弘扬爱母孝亲的美德
“事亲,事之本也。”从十月怀胎开始,母亲就与子女共呼吸、同感受。母爱毫无保留、不计回报。子女孝敬和回报母亲是出于人类最本真的反应,也是社会伦理的要求。
2. 彰显母教母爱的价值
“爱之则教之”,母爱常常会以母教的形式表现出来。母亲的一言一行,对子女思想体系的构筑以及道德素养的养成具有重大影响。
孟母的教育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翔实的教子事迹仍在民众之间口耳相传,包括择邻三迁、断织喻学、买肉啖子、教子明礼、劝子远行等。
孟母断织喻学
孟母为儿子择定了最优的成长环境,教育儿子明礼重诺,劝告儿子为了国家的发展舍小家为大家,彰显了孟母严格、重信、通情、达理的母教精神。
3. 承袭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巴忠倓会长指出:“节日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历史身份认同,国家信仰与民族凝聚力的大问题。国家应当重视建设健康的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文化,在振奋民族精神,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孟母为代表的母教文化和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这个体现文化主体性、承载民族记忆的节日中,必须不断提炼和总结传统文化的先进内容,明确传统文化在现今社会的适用范围,将母教的责任和价值、孝亲的美德、儒家的和谐思想一起放在节日这个平台上。
推行中华母亲节最重要的是要深化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孝德教育。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文化程度等分层制定教育计划,将孝德引入学生日常课程,将传统文化教育融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培育学生的道德自觉和感恩自觉,发挥中华母亲节的教化作用。
引导学生在中华民族特定的节日里体会母恩、感受母爱、回报母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字参考:360百科
孙晓梅《探索中华母亲节的建立与发展》
李汉秋《中华母亲节五答》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1.《【巴忠倓】节日说|倡设中华母亲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巴忠倓】节日说|倡设中华母亲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3170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