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米市在哪里?
世界上最大的渔场是哪里?
在欧洲战争中,哪个国家的领土被削减,哪个国家被复兴了?
用150个英语单词简要介绍三国杂志。
这是民国时期清华大学一次入学考试的题目,现代人看起来,这些题目太过简单,即使是初中生,只要努力背诵几日就可过关。
不过联想到民国时期高达90%的文盲率和连年战乱导致的书籍流失,能够知道这些知识的人也已经是不一般了。
不过,清华大学毕竟是当时中国最高等级的学府,在时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刘文典看来,这些题目虽然可以选拔人才,但过于中规中矩,无法在学生当中拉开档次。
因此1932年,刘文典决心找人重新制定考题,务必要凸显出清华的水平。
因此在1932年的清华入学考试卷上,学生们看到了这样一道考题——上联:孙行者。请考生们给出下联。
就是这一道题目,几乎让当年的考生全军覆没。
唯有一人对出妙对,连考官看了都忍不住拍案叫绝,这位考生究竟是谁?他又创造出了怎样的绝对呢?
名师出题 暗藏玄机
当年刘文典找到的出题人是陈寅恪。
陈寅恪是当时清华大学中文系的教授,也是一位出色的国学大师,像其他很多清华教授一样,陈寅恪也有出国留学的经历。
当时很多留学教授在见识了外国资本的繁华之后,回国大喊传统文化无用,全盘西化才能救中国。陈寅恪与他们不同,这位教授始终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位。
当时的中国由于洋务运动的惨痛失败,以及被列强殖民的无奈现实,导致许多国人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排斥和蔑视的心理,认为传统文化无用。
更有甚者甚至觉得都是传统文化禁锢国人思想,才导致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主张彻底抛弃国学,投入西方的怀抱。
陈寅恪对这种思想十分痛恨,一个国家如果连自己的传统思想文化都没有了,那国性何以保存。
一旦丧失国性,中华民族连思想都要被外国殖民,必将永远失去站起来的机会。
因此陈寅恪决心利用这次考试,选拔出那些真正精研传统文化的学生,为传统文化的复兴保存火种。
陈寅恪所出的题目“孙行者”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是中国古代对联中最难的一种无情对。
要求应对者不但要对汉字的声韵、词性精准把握,还要对各类古人典故信手拈来,只有达到这两种要求的人,此有可能对出形神兼备的好对子。
在出题之后,陈寅恪也有考生答不出的思想准备,但真实的情况比他想的还要糟糕十倍。
几百名考生几乎一半人交了白卷,剩下的都在乱写一些“沙和尚”“唐三藏”之类完全驴唇不对马嘴的答案,让陈寅恪失望至极。
直到看到考生周祖谟的回答,陈寅恪才长舒了一口气。周祖谟的答卷上只有三个字——胡适之。
清贫考生 国学传人
周祖谟,北京人士。自幼饱读诗书,精通儒学。
1932年的入学考试上,周祖谟看到题目,几乎没费什么功夫就写出了答案。
而陈寅恪在看到答案后,直接告诉身边的人,以这个考试的才学,清华所有学院,所有学科,他想上哪个就上哪个。
孙行者对胡适之,千古绝对一出,立刻在清华大学甚至社会上引起了舆论轰动。
但这些舆论并不是在赞美考生的才华,更不是在对这个对子进行赏析,而是几乎一边倒地对这对师生口诛笔伐。
有的人认为新时代陈寅恪居然还要让考生对对子,这是愚昧的封建做派,与今日自由时尚之风气不符,大批陈寅恪倒行逆施。
还有人认为对对子这件事本身就是士大夫阶层无用的炫技表演,对当下救国图强的国策没有任何帮助,甚至引申说清华大学是小资产阶级学府,高高在上,与人民脱节。
而周祖谟也没能得到任何优秀评价,市面上皆是他的学问华而不实,日后难当大任的言论。
面对愈演愈烈的舆论浪潮,陈寅恪无奈登报解释,这才勉强将这一事件压了下去。而考生周祖谟对这件事根本不在意。
当初报考学校时,周祖谟同时报了清华和北大两所学校。
最终因为家境不富裕,选择学费相对便宜的北京大学,清华的纷争没有影响他分毫。
而周祖谟本人又是一位纯粹的学者,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往返于北京各大图书馆,浏览图书古籍,进行学术研究,世俗的无聊纷争他根本不在意。
虽然没有成为陈寅恪大师的学生,但周祖谟依旧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大学毕业后,周祖谟便加入中央历史研究院,研究古代语言,对我国古语发音的形成和演变规律都有着极深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周祖谟受到教育部的委托,先后编纂了《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教学大纲》等工具书,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自己本人也在高校任教,许多的语言大师都是他的门徒,为我国汉语文化的普及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一事实也证明陈寅恪没有错,他的题目确实选拔出了真正的传统文化传承人。
行者适之 妙在何处
孙行者对胡适之,这个对联究竟妙在何处?
其实按照对联的格式规律,与孙行者搭配的词语不少,比如“祖冲之”“王引之”等,都是不错的答案。
以“祖冲之”为例,首先,孙行者与祖冲之都是人名。
而“祖”与“孙”相对,而“冲”字在古文解释中有快速向前,直闯之意。
“行”则表示在道路上行走或小跑。
两者都可做动词,而最后的“者”和“之”字,全部为虚词,孙行者对祖冲之,对仗工整,没有任何问题。
那么为什么胡适之会成为最妙的答案呢?
北宋诗人苏东坡曾写过一首诗,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
卢行者是唐代一位著名的高僧,韩退之就是大诗人韩愈,这两个词都是人名,而更巧的是,“卢”字与“韩”字结合起来,恰好能构成“韩卢”一词。
《战国策》记载,韩卢者,韩之名犬也。毛色纯黑,故曰韩卢。
也就是说,卢行者与韩退之不但结构上能对仗,还能组成新的词汇,苏东坡的才学可见一斑。
陈寅恪的对联题目构思正来源于此。
因此,能与孙行者相对的词语,也必然要能够组成新的词汇。
从这一点上看,祖冲之就达不到陈老的要求了。
而“胡适之”一词,不但来源于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胡适的名字,其“胡”字,与“孙行者”之孙字更是恰好可以组成猢狲一词。
“适”字古语中有“往、至”的意思,与“行”字意义相当,最后两个字同样都是虚词,在工整对仗之上,更添了一份巧妙。
往更深层次里说,这个答案,还暗含着陈寅恪的一些小心思。
胡适本人是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主张废除文言文,传播白话文,为此著书立说,终日奔忙。
这就与陈寅恪先生坚守传统文化的学术观点相悖。
同时胡适此人常年留学在外,对外国思想文化吹捧不已,总是利用各种场合鼓吹全面西化思想,抗日战争之时,更是提出了将东三省割让给日本的主张。
现在许多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就是出自其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
这样一个人,自然是不可能得到陈寅恪的尊重的。
文化人的嘲讽总是要拐七八个弯才能领会到。
再对比苏东坡的那首诗与陈寅恪的对联,卢行者对应孙行者,两者都是僧人,而韩退之与胡适之的关系呢?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发起者。
当时的中国文学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逐渐演化出了一种华而不实的文体。
文人在写文章时只注重句式的华丽,辞藻的繁复,却对文章中最重要的思想内涵毫不在意,导致了一大堆华而不实的文字产生。
韩愈返璞归真,主张用朴实的语言书写深刻的思想。
而胡适当时正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与韩愈在古文运动的地位相当。
两者对应,确实合适。
但在真实的历史上,韩愈的古文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不知陈寅恪先生将胡适与之对应,是否也是在暗示什么?
陈寅恪先生通过一副对联为中国传统文化找到了继承人,周祖谟没有辜负先辈的期盼,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正是这些人的努力,才让古老的中国在一次次的劫难后不失民族本性,让现代中国在当下复杂的国际纷争中不失本心,民族得已自立自强。
感恩先辈,做好自己,为国家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1.《【韩退之】1932年清华考试出上联“孙行者”,多人交白卷,仅一人得满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韩退之】1932年清华考试出上联“孙行者”,多人交白卷,仅一人得满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3222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