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今天秋分,据说很多城市都凉下来了。

然而我们的火炉福州城,今天还是30度以上,午时的温度是35度,出门如果不厚厚地喷一层防晒,那出去吃一顿饭,肯定会黑掉一个色号回来。

这么热的天气,不喝一杯去年秋分采下来的“秋分白茶”,如何对得起这么炽烈的骄阳?

喝!

去年秋分茶,散茶不多了。基本都被S师傅压了饼。

去年比今年热,整整多热了一个月。到霜降了还有茶采。满仓满库里都是从立秋到霜降采下来的秋茶,一派秋收的丰满景致。

然而,S师傅说,茶太多了,只留白露,其它都压饼。一声令下,那些上好的日光萎凋秋寿眉,都进了压饼机的模具里。

村姑陈只来得及抢下几箱秋分散茶。

当然,是不卖的。

留着给李麻花做嫁妆(反正她没那么快嫁出去)。


昨天跟一个朋友闲聊,聊起他在太姥山上买了五百斤茶,但是感觉青味很重。来问村姑陈,如何去掉青味?

青味,这真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一说起来,满满的血泪史。

仅“青味是什么”,“青味是不是一种应该有的味道”,这两个简单的命题,就能让茶界中人和茶客们,讨论得唾沫横飞,激情澎湃。

对于白茶里的“青味”是什么?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普洱茶客对白茶青味的看法

原先喝普洱过来的人,一喝到白茶里的鲜爽味,一种富含茶氨酸的高山茶才有的味道,便立刻加以排斥:这不是普洱里的生普味吗?这是种青味,要去掉,茶都没有杀青,怎么喝?这茶工艺不行!!

因为生普里有青味代表杀青工艺不到位,于是认为白茶也应该杀青,有青味(其实是一种鲜爽味)的都不是好白茶。

盲目地把普洱的标准,代入白茶,以此来断定白茶的好坏,这种逻辑,本身就很强盗。

这种逻辑,就好比,现代人的标准是以瘦为美,而唐人的标准是以胖为美,我们拿一幅唐代簪花仕女图,用现代人的标准去评判,当然觉得里面的女子过胖、很丑。于是就主观认定这位胖美人在唐朝是个丑女。

于是,一部分习惯了喝普洱的茶客,便习惯性地认为全世界所有的茶,都是要杀青的。白茶的新茶,没有杀青,就不是好茶。

绿茶客对白茶青味的看法

绿茶客们又是如何看待白茶里的青味的呢?

喝绿茶(包括茉莉花茶)的人,是最容易接受白茶的。

绿茶相较于其它茶类,比如乌龙茶,黑茶,红茶,是工艺最简单的一类茶。它与白茶在工艺上的差距,要小于六大茶类的其它茶。

于是很多绿茶客,极容易接受白茶的味道,极容易接受白茶的鲜爽味,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不会认为新白茶里的鲜爽味,是一种令人不适的“青味”。

他们会很喜欢和接受新白茶的鲜爽口感和清郁的花香。

表扬一下,这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

有的茶就是要保留它的原汁原味的,就是要让它的香气和滋味尽最大可能还原到茶汤里的,这是一种极难得的技术和技巧,素面朝天清水出芙蓉,比浓妆艳抹(各种重发酵),更容易打动人心。

村姑陈对白茶青味的看法

村姑陈认为,白茶里的“青味”,要分两方面来认识。

普洱茶客们所认为的“青味”,其实是基于白茶不炒不揉的原生态加工工艺所保留下来的、茶叶本身所含有的高份量的茶氨酸的鲜爽味。

这种“青味”,是正常的。也是高山茶所特有的,是上好的日光萎凋工艺才能达成的。

白茶如果没有这种普洱茶客们所谓的“青味”,这茶都不能算是好工艺。

这种所谓的“青味”,其实是很容易去掉的,只要把采下来的白茶,像普洱一样厚厚堆积,渥堆发酵,就可以成功去掉。这种制作方法,可以让制茶师省心省力,多做几百斤茶。

但是,这就与白茶的“及时摊晾,薄摊薄晒”的宗旨相违背了。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茶,都不能算是白茶了。

渥堆杀青,去掉了小部分的茶氨酸和茶多酚,没有了鲜爽味,只留下花香,这样的白茶,与普洱生茶,又有何差别呢?直接叫它普洱算了。

没有了高含量的茶氨酸,没有了天然的茶多酚,没有了丰富的养分,牺牲掉自己的特色,白茶又凭什么,笑傲于六大茶类之林呢?

为了迎合普洱系茶客的口味,白茶渥堆杀青,从此,只能沦为普洱的附庸,成为光鲜亮丽的熹贵妃甄嬛背后的那个丫环——阿碧。

而另一种“青味”,是“晒青草味道”。是白茶刚晒干时,所特有的一种青草的味道。就是青草晒干后的那种味道。这种“晒青草味道”只应在短期内有,不应该长期存在。

只在刚晒干的白茶里有,等陈化一两个月,自然就消失了。

村姑陈猜测,文章开头提到的茶友,他的500斤白茶所具有的青味,就是这种“晒青草味道”。

这种“晒青草味道”,与普洱茶客所认为的“青味”是不同的。

普洱茶客是把新白茶里所有的“鲜爽味”,一股脑儿地归结为“青味”。认为普洱不以鲜爽味著称,白茶也不该有鲜爽味。

但是村姑陈认为的“晒青草味道”,却是白茶在刚晒干时才有的味道,那是茶多酚和叶绿素还没有转化之前,所独有的“生味”。

这种“晒青草味道”(生味),会随着白茶的烘干,以及接下来白茶的陈化,而慢慢转化成药香、陈香或者干荷叶香。

但是,如果像前文茶友那样,9月底了还能喝到春茶里的“晒青草味道”(生味),那这个茶的工艺就有可能有所欠缺,比如没有烘干,或者烘干得不到位,干度没有达到7%。

(PS:关于白茶的含水量,国标规定是不超过8.5%,而福鼎茶办给本地企业的标准是7%)。

白茶里该不该有“青味”出现?

如果是普洱茶客所认为的那种“青味”,即白茶所特有的鲜爽味、白茶里富含大份量茶氨酸和茶多酚才出现的气味,那根本不需要去掉,就让它原汁原味地保留着。

它不会一直存在,它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会随着茶的陈化而变化,变化成新的香气,新的滋味,新口感。

就像少女身上的青涩,会慢慢转化为少妇身上的沉稳,再沉淀成半老徐娘的风韵犹存,最后是贾太君般的睿智豁达淡定。

如果是刚晒好的白茶身上的那种“青味”,一种“晒青草味道”(生味),它是应该被去掉的,不应该保留下来的。

它会在白茶被烘干后消失,茶多酚含量高的,会在烘干后一个月内以转化为其它香气的形式消失。

如果没有消失,像前文茶友所言,半年后还存在在茶叶里,那么,,可能,,村姑陈猜测,是没有烘干吧。

但只是猜测,准确数据,要放到水分测试仪器里测过才能得到。

如果这位茶友心存疑惑,可以请这位茶农兄弟,帮你测试一下水分。

这样才放心。

白茶里的“青味”该如何去除?

如果是普洱茶客认为的那种“青味”,那就不必去除了。

这是优质白茶的标签,撕掉它,岂不是画蛇添足?把好茶变成劣茶?

就像人家本来买的是一把老壶,买那岁月的痕迹,卖家却担心壶不够美观,连夜洗掉了那一壶的茶渍。

平白从阳春白雪掉到下里巴人。

如果,你不小心,像前文的茶友那样,买了5百斤半年后还留有青草味的茶,那么,该怎么办呢?

那就再烘干一次吧。

但这样的结果是,茶叶这半年来所有的转化,都没有了。

一切归零,一切的陈化,一切的内质转化,都要从重新烘干那一天开始算。

虽然有点可惜,但是,亡羊补牢,还不算晚。

后 记

写了一个下午,中间断续有朋友来聊天。

然后就打雷下雨了。

感觉福州的秋天更像夏天,先是热,然后是阴,接着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清洗掉一天的燥热闷热烦热。

南方就是各种热。

难怪闽字的中间,是条虫。在古代,没有空调的时代,大概只有蛇,才喜欢在这种地方生活吧。

希望明天是个艳阳天,也无风雨也无晴,那就能在晚上,看到一轮明亮的圆月,挂在天空。

万里如银,清辉洒地。

李清照朱淑真苏轼陆游柳永李煜的词在脑中滑过。

各种华丽的婉约的豪放的。

然而当它们像潮水退去般消失,唯有一句诗如星辰般冉冉升起:

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1.《[什么是茶的青味]青普洱属于什么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什么是茶的青味]青普洱属于什么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326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