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信和信息欺诈在世界各地蔓延,导致无数人被欺骗和绊倒。骗子冒充公安稽查法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以洗钱调查、购车补贴、购房补贴、社保补贴等名义进行诈骗。
为什么总有人相信骗子的假身份?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骗子在拨打电话后,可以告诉受害者的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码等个人隐私,从而赢得受害者的信任。
通信信息欺诈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打击个人信息倒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切断通信信息诈骗的灰色链条。本期我们来看几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例。
我可以买自己的开房记录
李是我们城市一家网吧的老板。今年上半年的一天,网吧里的一个客人和他分享了一个“好消息”,说他在网吧上网的时候,在别人的QQ账号上发现了一个QQ群,里面可以买卖公民信息,比如户籍信息、酒店住宿记录、手机地址、手机号码、车辆档案等。
买的资料是真的吗?李对此表示怀疑。出于好奇,他加了QQ群,找到群主,说想在酒店里买自己的房间记录。结果,交完钱后,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自己一年内开房的记录,光看就惊呆了。这份记录的内容不仅准确,而且非常详细,包括身份证号码、开放时间、房间号码、退房时间、地点和酒店名称。
虽然我们买的是自己的信息,但也意味着别人可以随意购买自己的“隐私”。李非常生气,他报了警。
转售信息以赚取利润
警方介入调查后,周、张和程三人浮出水面。
周向警方供认,今年1月,他被网友拖入一个QQ群。群里很多人都在贴广告,都是关于查询住宿记录,户籍等信息。很多人也在买这种资料,很多人在说招聘代理。周联系了QQ群里的这些人,开始代理。
今年2月以来,周一直试图出售和查询住宿记录等信息。比如客户要查一个人的住宿记录,周会把他要查的人的身份证号报到他家。核对后,他会把信息反馈给客户,赚取几百元的差价。
类似于周,程某、张某在去年底和今年年初不小心加入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QQ群和微信群,结识了不少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人,于是也以为自己找到了赚钱的捷径,将每条信息以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的价格倒卖给他人,赚取差价。
据警方调查,今年2月以来,周已将近30名市民的个人信息卖给他人,收入超过1.7万元;今年2月至今,张从他人处购买住宿、户籍、快递记录、空追踪信息、手机注册信息等个人信息262条,售出213条,收入2.9万余元;程靠卖市民个人信息赚了7万多。目前,周已被市检察院以侵犯公民信息罪逮捕,张、程已取保候审。此案仍在调查中。
他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被判刑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类似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案件并不少见。
今年4月中旬,嵊泗县人民法院裁定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涉及销售24万余元。
去年10月,山西男子张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被嵊泗警方拘留。今年3月,嵊泗县人民检察院向嵊泗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本院发现,2014年至2016年,张通过QQ联系卖家后,通过购买、免费下载等方式非法获取支付宝账号等个人身份信息,转卖给他人牟利,价格从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截至查扣时,张已完成转账2000余笔,销售额24万余元。其中,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张多次向林等人出售含有公民个人信息的支付宝账户,林等人利用购买的支付宝账户帮助网站经营者实施巨额诈骗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张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的个人信息并出售给他人。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张被嵊泗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2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公民个人信息通过信息网络进行传输和交易时,往往被犯罪分子窃取和利用,导致电信网络诈骗等相关犯罪,严重威胁公民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管理秩序。因此,依法打击此类犯罪势在必行。今年1月至5月,我市两级检察机关共查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4起,起诉3人2起。
注意防止和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属于上游通信信息诈骗罪。上个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刑法修正案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完善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的适用法律,明确了“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认定标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网络领域的一部基本法,明确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严厉打击网络欺诈。该法规定了个人信息的披露:网络产品和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应当表达并取得用户同意;网络经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或者损害其收集的个人信息;任何个人或者组织不得以其他非法手段窃取、获取个人信息,不得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非法提供个人信息。
如何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检察官提醒,公民应加强防范意识,养成保护个人信息的行为习惯,如在日常生活中不随意丢弃含有个人信息的文件、车票、机票等;不要在社交软件上贸然泄露真实身份信息,谨防在网上无意注册、注册或填写问卷时泄露个人信息;网购时谨防钓鱼网站,不要轻易接收和安装未知软件,谨慎进行涉及银行卡密码和各种验证码的操作;不要点击短信或即时聊天软件发送的未知链接。
1.《开房记录泄露 被“倒卖”的隐私 连自己的开房记录竟也能买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开房记录泄露 被“倒卖”的隐私 连自己的开房记录竟也能买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726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