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高中化学必修一
1.混合物的分离
①过滤:分离固体(不溶物)和液体。
②蒸发:固(溶)液分离。
③蒸馏:分离不同沸点的液体混合物。
(4)液体分离:不混溶的液体混合物。
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不互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用一种溶剂从它和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萃取溶质。
2.原盐提纯
8.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相关属性
(1)写作: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注意平衡。)
②拆解:以离子形式写出易溶的强电解质(易溶盐、强酸、强碱),将这些物质拆解成离子形式,其他所有物质保留化学式。
③删除:删除不参与反应的离子(化合价不变且存在形式的离子)。
④检查:检查所写的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
10、常见的可溶性强电解质有:
三种强酸(H2SO4、HCl、HNO3)、四种强碱[NaOH、KOH、Ba(OH)2、Ca(OH)2(除去清水,不除去石灰乳)]、可溶性盐
11.离子方程的真假判断:
①看是否符合反应事实(能反应,反应物和产物,对)。
②看是否可拆卸。
(3)看是否平衡(原子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④看“=”、“↓”和“↓”应用是否正确。
12.离子共存
加热:2na+O2 = = Na2O2(钠先熔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淡黄色固体Na2O2。)
Na2O2中的氧元素为-1价,Na2O2既是氧化的又是还原的。
2 Na2O 2+2H2O = 4 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是呼吸面罩和潜艇的供氧剂,Na2O2对漂白有很强的氧化性能。
18.钠与H2O发生反应
2Na+2H2O=2NaOH+H2↑
离子方程式:2na+2h2o = 2na++2oh-+H2 ↑注意平衡)
实验现象:“浮-钠密度小于水;游泳——产生氢气;响——反应激烈;
熔点——钠的熔点低;红色——生成的氢氧化钠遇到酚酞就变红”。
19.钠与盐溶液反应
如果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应该先与H2O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H2,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相关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硫酸铜+氢氧化钠=铜(氢)2↓+硫酸钠
一般方程为2na+2h2o+硫酸铜= Cu(oh)2↓+na2so 4+H2↓
实验现象:形成蓝色沉淀,释放气泡
钾、钙、钠与盐溶液反应时,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然后碱与盐溶液反应
20、钠与酸的反应:
2na+2hcl = 2nac+h2 ↑(反应激烈)
离子方程式:2na+2h+= 2na++ H2←
21.铝的特性
2Al+2NaOh+2H2O = 2NaAlO 2+3H 2←
2Al+3Cu(NO3)2=2Al(NO3) 3+3Cu
注意:铝餐具不能用于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咸味食品。
24.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如v、Cr、Mn、Fe的氧化物)的反应称为铝热反应,Fe2O3+2al = = 2fe+Al2O3,al和Fe2O3的混合物称为铝热。铝热反应焊接钢轨。
25、铁的特性
27.与非氧化性酸的反应:
Fe+2HCl =氯化铁+H2(Fe+2H+= Fe2++H2)
铝和铁在常温下用浓硫酸或硝酸钝化。加热可以反应,但不会释放氢。
28.与盐溶液的反应:
Fe+硫酸铜=硫酸亚铁+铜(Fe+Cu2+= Fe2++铜)
29.与水蒸气的反应:
3Fe+4H2O(g)= Fe3O 4+4H 2
30.氧化物
al2o 3+2NaOH = = 2naalo 2+H2O(al2o 3+2OH-= 2alo 2-+H2O)
Al(OH)3+NaOH = naalo 2+2H2O(Al(OH)3+OH-= alo 2-+2H2O)
②Al(OH)3受热易分解成al2o 3:2al(OH)3 = = al2o 3+3H2O(规律:不溶性碱受热会分解)
③氢氧化铝的制备:氢氧化铝是由可溶性铝盐和氨水在实验室反应制得的
Al2(SO4)3+6NH3 H2O = 2al(OH)3↓+3(NH4)2so 4
由于强碱(如NaOH)易与Al(OH)3反应,实验室用氨水代替强碱制备Al(OH)3。
(1)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Fe(OH)2+2HCl = FeCl 2+2H2O(Fe(OH)2+2H+= Fe2 ++ 2H2O)
Fe(OH)3+3HCl =氯化铁+3H2O(Fe(OH)3 + 3H+ = Fe3+ + 3H2O)
②Fe(OH)2在空气体中可被氧气氧化为Fe(OH)3
4fe (OH) 2+O2+2H2O = 4fe (OH) 3(现象:白色沉淀→灰绿色→红棕色)
③Fe(OH)3受热易分解为fe2o 3:2Fe(OH)3 = = fe2o 3+3H2O
亚铁盐(铁为+2价)具有还原性,可被氧化剂(如氯、氧、硝酸等)氧化成铁盐。):2 FEC L2+Cl2 = 2 FEC L3(2 Fe 2++ Cl2 = 2 Fe 3++ 2cl-)
②Fe3+离子的检查:
A.溶液是黄色的;
B.加入硫氰酸钾溶液变红;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红棕色沉淀[Fe(OH)3]。
Fe2+离子检查:
A.溶液呈浅绿色;
b、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而不变色,然后加入氯水使溶液变红;
c、加入NaOH溶液反应形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沉淀,最后变成红棕色沉淀。
火焰反应的物理变化。与元素(简单物质和化合物)的存在状态和物质(气体、液体、固体)的聚集状态无关,只有少数金属元素发生火焰反应。
34.硅及其化合物硅
地壳中硅的含量排名第二。自然界中没有游离硅,只有硅以化合态存在,比如二氧化硅和硅酸盐。
硅的原子结构图如下:硅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ⅳ a族,硅原子最外层有四个电子,不易丢失或得到电子,主要形成四价化合物。
35、元素硅(Si):
Na2SiO3+2HCl=2NaCl+H2SiO3↓
Na2sio3+CO2+H2O = H2SiO3 ↓+Na2CO3(此方程证明酸度:H2SiO3 传统硅酸盐工业有三大产品:玻璃、陶瓷和水泥。 硅酸盐因其成分复杂,常以氧化物的形式表现:活性金属氧化物→活性更强的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预氧化系数的分配原则:除氧元素外,其他元素按照分配前后原子序数守恒的原则分配系数。 硅酸钠:na2sio3na2o。二氧化硅 硅酸钙:casio3cao SiO 2 高岭石:Al2(Si2O 5)(OH)4Al2O 3 2SO 2 2H2O 正长石:KAlSiO3不能写成K2O al2o 3 SiO 2,应该写成K2O Al2O3 6SiO2 :氯及其化合物 39、氯原子结构图是: 氯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ⅶ a族。氯原子最外层的电子壳层上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形成一个电子 Cl-,具有活性化学性质,自然界没有游离氯,氯只以化合态存在(主要是氯化物和氯酸盐)。 40、氯(Cl2): Na+Cl2 = = =点燃2NaCl Cu+Cl2===点燃Cu+Cl2 = = = 2fe+3cl2 = = =点燃2FeCl3(氯与金属铁反应仅生成三氯化铁,而不生成二氯化铁。) ②与非金属的反应 Cl2+H2 = = =点燃2HCl(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它静静地燃烧,发出苍白的火焰) H2和Cl2混合,然后在点火或照明条件下爆炸。 燃烧:所有发出光和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叫燃烧,氧气不是必须的。 ③Cl2与水反应 Cl2+H2O =氯化氢+氯化氢 离子方程式:Cl2+H2O = h++cl-+hclo 氯水(淡黄绿色)是将氯溶解在水中得到的,其中含有多种粒子,包括H2O、Cl2、HClO、Cl-、H+、OH-(少量,被水弱电离)。 氯水的性质取决于颗粒的组成: 与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为二氯甲烷+氢氧化钙=二氯甲烷+氢氧化钙 该反应用于制备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钙(ClO)2和氯化钙,有效成分是钙(ClO)。 漂粉之所以具有漂白性能,是因为ca (clo) 2+CO2+H2O = CaCO3 ↓+2hclo产生的HClO具有漂白性能;同样,氯水也是漂白,因为含有HClO。NaClO还具有漂白性质,产生2naclo+CO2+H2O = = na2co 3+2hc lo; 干氯不会使红纸褪色,因为不会产生HClO,湿氯会使红纸褪色,因为氯与下列反应发生反应:Cl2+H2O = HCl+HCLO。 漂白粉空长期存放会导致失效(涉及两个反应):ca (clo) 2+CO2+H2O = CaCO3 ↓+2hclo, 漂白粉变质时会有CaCO3存在,外观上会结块。长期存放的漂粉精中加入浓盐酸空气体会产生CO2气体,其中含有CO2和HCl杂质气体。 ⑤氯的用途:漂白粉、自来水消毒、农药和一些有机物的原料等。 41.氯的检查: 原理:根据Cl-与Ag+反应生成酸不溶性的氯化银沉淀,可以检查Cl-的存在。 方法:用稀硝酸酸化溶液(排除CO32干扰),然后滴加硝酸银溶液。如果形成白色沉淀,说明Cl-存在。 :硫及其化合物 42、硫的存在: 硫元素最外层有6个电子,化学性质活跃。很容易得到-2价或+4价和+6价两个电子与其他非金属元素结合的化合物。硫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也有结合态。(比如陨石坑中的硫是以简单物质存在的) 43、元素硫: ①材料性质:俗称硫磺,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熔点低。 ②化学性质:S+O2 ===点燃SO2(在空气体中为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为蓝紫色) 44、二氧化硫(SO2) ②SO2是亚硫酸(H2SO3)的酸氧化物和酸酐,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一、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SO2(少量)+2naoh = na2so 3+H2O(SO2+2OH-= SO32-+H2O) 过量SO2+NaOH =亚硫酸氢钠(SO2+oh-= hso3-) 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SO2(少量)+Ca (OH) 2 = CaSO 3 ↓(白色)+H2O 2SO2(过量)+ca (oh) 2 = ca (hso3) 2(可溶) 比较CO2与碱的反应: CO2(少量)+ca (oh) 2 = CaCO3 ↓(白色)+H2O 2CO2(过量)+ca (oh) 2 = ca (hco3) 2(可溶) 当SO2逐渐引入Ca(OH)2溶液时,首先形成白色沉淀,然后消失,这与CO2逐渐引入Ca(OH)2溶液时的实验现象相同,因此不能用石灰水来鉴别SO2和CO2。能让石灰水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没错,因为SO2是一种气味刺鼻的气体。 ③SO2还原性强,能与强氧化剂(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气、氧气等)反应。).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新鲜氯水褪色,表现出SO2的强还原性(不是SO2的可漂性)。 SO2+Cl2+2h2o = H2SO4+2hcl(将SO2气体和Cl2气体混合,作用于有色溶液,会大大削弱漂白效果。) ④SO2弱氧化性:如2h2s+SO2 = 3s ↓+2h2o(形成黄色沉淀) ⑤SO2的漂白性:SO2会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会恢复其原有颜色。可以用来测试SO2的存在。 ⑥SO2的使用⑥:漂白剂、灭菌、硫酸生产等。 45、硫酸(H2SO4) B.与非金属反应(如c反应):2H2SO4(浓缩)+c = =△CO2↓+2h2o+SO2↓ 注意:在常温下,当暴露于浓H2SO4或硝酸时,铁和铝将被钝化。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使很多金属能与它发生反应,但在常温下,当铝和铁遇到浓硫酸时,表面被浓硫酸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酸和内部金属的进一步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金属钝化。铝和铁也可以用浓硝酸钝化,所以浓硫酸和浓硝酸常温下可以装在铁或铝的容器中。 48.氨气(NH3) B.玻璃棒浸在浓盐酸中(产生白烟) ⑤干燥:用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或生石灰在干燥管或u型管中干燥。氯化钙、P2O5和浓硫酸不能用作干燥剂,因为NH3可以与氯化钙反应形成氯化钙8NH3。P2O5和浓硫酸可以与NH3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因此,NH3通常用碱石灰干燥。 ⑥吸收:试管口有一团湿棉,有两个作用:一是减少氨气与空气体的对流,便于收集氨气;二是吸收过量氨气,防止空气体污染。 ⅶ A族卤素元素:F Cl Br IAt(F是最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右上角) 52.判断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强度的方法: 共价化合物: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称为共价化合物。(仅共价键) 54.电子: 电子表达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结构和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结构的区别; ③浓度:提高C反应物的浓度和速度(只有溶液或气体有浓度) ④压力:增加压力和速度(适用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 ⑤其他因素:如光(辐射)、固体表面积(粒度)、反应物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65、化学反应的极限——化学平衡 ②各组分浓度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3)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带有颜色) ④总物质的量或体积或压力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适用于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量不等的反应,即反应: 68、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 69、同系物、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较。 70、烷烃的命名: 03. 考试中常用的规则 86、常用于解决恒等式的计算问题: 原子恒等式、离子恒等式、电子恒等式、电荷恒等式、电量恒等式,使用的方法有:质量守恒法、差分法、归一化法、极限法、关系法、交会法、估计法。(非氧化还原反应:原子守恒,电荷平衡,物质平衡用的多,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用的多) 87.晶体熔点: 原子晶体>:离子晶体>:从分子晶体学到的原子晶体有:Si、SiC、SiO2=和金刚石。原子晶体熔点的比较是基于原子半径:金刚石>:SIc >;Si(因为原子半径:si >:C >;o)。 88、离子是否共存: (1)是否有沉淀和气体排放; (2)是否有弱电解质; (3)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络合离子是否[Fe(SCN)2,Fe(SCN)3,Ag(NH3)+,[Cu(NH3)4]2+等。]生成; (5)是否发生双重水解。 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38.9℃)。);w(钨3410c)熔点最高。密度最低(常见)为K;最密集(常见)的是Pt。 90、银镜反应可以发生的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酰铵(HCNH2O)、葡萄渣、果糖、麦芽糖都可以发生银镜反应。(也可以和Cu(OH)2反应)。计算的一般公式为—CHO—2ag 注意:银氨溶液充足时,甲醛的氧化比较特殊:HCHO-4ag ↓+h2co3 反应式为HCHO+4[ag(NH3)2]oh =(NH4)2co 3+4ag↓+6nh3↑+2h2o 91、生铁中的c含量: 2%-4.3%钢的c含量为0.03%-2%。原盐:氯化钠含有氯化镁和氯化钙。由于氯化镁吸水,原盐容易潮解。浓硝酸在空气体中形成白雾。固体氢氧化钠很容易吸收空气体中的水分,形成溶液。 92、气体溶解度: 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1体积水达到饱和时的气体体积。 93.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人体质量的三分之二。地面淡水总量不到总水量的1%。当今世界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石油主要含有C和H元素。 94年,地壳: 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高氯酸——这是最强的酸 95.氨水(像乙醇溶液)的密度小于1。硫酸的密度大于1。98%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96、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 阴极(捕获电子能力):au3+>: Ag+>;Hg2+>;Cu2+>;Pb2+>;Fa2+>;Zn2+>;H+>;Al3+>;Mg2+>;Na+>;Ca2+>;K+ 阳极(失去电子的能力):S2->:我->;br –>;cl->;OH-& gt;含氧酸根 注:如果用金属做阳极,阳极本身在电解过程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铂和金除外) 97、常用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 98、普通胶体: 液态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气溶胶:雾、云、烟等。;固体溶胶:彩色玻璃、烟晶等。 99、有机物鉴定时,注意使用水和溴水这两种物质。 100.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如下,但褪色的原因不同:烯烃、炔烃等不饱和烃(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乙醇、醛、甲酸、草酸、葡萄糖等。(氧化褪色)、有机溶剂[四氯化碳、氯仿、溴苯、CS2(密度大于水)、烃类、苯和苯。 1.《银的化学式 高中化学常考的100个知识点总结,学霸必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银的化学式 高中化学常考的100个知识点总结,学霸必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190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