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判案件的现场。董学浩

网游《守望先锋》起诉手机游戏《英雄枪战》和网络游戏《枪战前线》至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理由是认为对方“换肤抄袭”构成侵犯著作权和不正当竞争。

11月13日上午,浦东法院对这两起案件作出一审判决,首次认定射击游戏为电子作品,认定被告的两款游戏构成对《守望先锋》游戏全图电子作品著作权的侵犯,并判决两被告除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外,还分别就两起案件赔偿300万元和97万元。

《守望先锋》和《英雄枪战》单幅地图图像对比摘录。

争议:三款射击游戏是知识产权领域的“战斗”

暴雪娱乐有限公司和上海网志一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宣称《守望先锋》是暴雪开发的第一人称团队射击游戏,已经成为电竞领域颇具影响力的游戏。网志一公司被授权拥有在中国复制、传播和运营该游戏的专有权。

广州4399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4399网络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手机游戏《英雄枪战》和网页游戏《枪战前线》由双方共同或合作开发、制作、传播、运营和营销。两原告发现上述两款游戏抄袭并擅自使用了《守望先锋》的大量游戏元素,包括游戏玩法和模式、胜负条件、人物设计和特点、游戏界面、战斗地图等。,构成侵犯著作权。

两名被告辩称,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整个画面不是电子作品。屏幕不是预设的,而是多个玩家根据游戏规则,通过自己的操作形成的,是游戏情境的客观表现,具有结果的随机性、不可复制性和不确定性。

同时,在《守望先锋》上映前,游戏符合其核心玩法、规则、英雄、技能等。并且原告曾多次公开声明该游戏是从其他游戏中借来的,因此原告认为《守望先锋》并非原创。被告的两场比赛虽然在打法和规则上借鉴了《守望先锋》,但也做了不少研发创新,属于技术进步,应该鼓励。

《守望先锋》与《英雄枪战》单幅地图图像对比节选

判断:射击游戏可以认定为“电功”

浦东法院审理后认为,结合伯尔尼公约和我国著作权法等相关规定,拍摄游戏的整个画面是否可以视为电子作品,应当衡量画面是否由一系列有伴音或无伴音的原图组成。《守望先锋》是创意人员投入大量劳动和团队合作的智慧结晶,符合原创要求。在游戏中,无论是英雄的移动,还是使用武器释放技能的过程,都呈现出连续的动态画面,所以可以算是一部电功。

与其他类型的网络游戏不同,在节奏快的第一人称即时射击游戏中,玩家追求完美的配合、精准的进攻和高效的胜利。一旦进入游戏,英雄的艺术形象,建筑的外观,色彩的运用等。有审美效果的,都被稀释抽走了。而游戏设计的要素,如地图的行进路线、出入口位置的设计、射击点和隐藏点的位置选择、当局之战中被选中人物的技能优劣、自己和队友的人物选择与匹配、其他人物的选择与匹配、血袋的放置等都被凸显出来。正是这些元素构成了游戏规则的具体表达。

所谓“换肤游戏”,其本质是在全面改变原游戏外在表现的基础上,保持原游戏核心资源的生产和核心资源之间的串行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简化耗费最大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的核心游戏资源的生产和功能调试阶段,直接实现游戏的逻辑自洽。

《守望先锋》和《枪战前线》单幅地图图像对比摘录。

相比之下,《英雄枪战》和《枪战前线》在上述要素上与《守望先锋》有着实质上的相似,侵犯了《守望先锋》游戏的整个画面所享有的版权。

关于赔偿责任,由于权利人的损失难以计算,且被告提交的收入表明《英雄枪战》的收入已经远远超过原告主张的标的物金额,原告主张的300万元的经济损失和合理费用得到充分支持。“枪战前线”于2017年7月14日停止运营,法院综合认定本案赔偿金额为50万元,并全力支持原告主张的律师费、公证费等合理费用47万余元。

本案主审法官金敏贞指出,近年来,将网络游戏的连续动态画面作为电子作品整体进行保护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主流观点。然而,我国现有的司法实践仅限于角色扮演游戏。在该判决中,首次将拍摄游戏的连续动态画面纳入电子作品进行保护,并从网络游戏通常的R&D流程中探索出著作权法可以保护的原创表达范围,在司法层面积极探索“换肤游戏”的侵权困境。

1.《腾讯抄袭守望先锋 两款游戏换皮抄袭《守望先锋》,被判分别赔300万和97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腾讯抄袭守望先锋 两款游戏换皮抄袭《守望先锋》,被判分别赔300万和97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600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