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奇闻趣事

怎么样的腿疼是骨癌 沈靖南:莫名腿疼,警惕骨肿瘤——医生谈血的教训和肺腑之言

恶性肿瘤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意想不到的灾难,比如骨肿瘤。它的到来往往是不可预知的,有时只是不明原因的腿痛,或者是意外摔倒造成的骨折。这时,病人的第一次就诊至关重要。

9岁男孩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腿疼,在医院x光片显示股骨头下端长东西。医生认为是动脉瘤样囊肿,安排手术切除,但检查结果显示是“恶性血管扩张骨肉瘤”,属于骨癌的一种。但最后一次手术没有作为恶性肿瘤处理,导致癌细胞残留和污染。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肿瘤外科主任沈京南教授提醒,骨肿瘤多见于幼儿,易误诊。不规范的诊断和计划外的手术会明显增加复发和转移。多学科规范化诊疗,能让患者希望保留肢体,长期存活。

/“致命”初次就诊/

为什么骨肿瘤的初诊是“致命的”?

通过正确的初步诊断,患者的保肢率达到80%。但如果最初诊断未能确诊恶性骨肿瘤,计划外手术往往不干净,导致残留、复发和转移的概率更高。

近二十年来,我国恶性骨肿瘤五年生存率从不到20%上升到60%左右,这得益于及时准确的初诊和合理的治疗方案。

一名13岁的女孩因左大腿疼痛和活动受限而跑步。在医院拍照发现大腿下端骨折。医生根据骨折对她进行了治疗。她住院了,拉了又固定,病情好转。但她真的只是崩溃了吗?

看起来像骨折的损伤

五个月后,女孩的左大腿又肿又疼。又拍了x光片,医生看到她股骨下端有些奇怪的损伤。穿刺活检后病理学家只能确认她是中性肿瘤,非良性也非恶性,还做了肿瘤切除和内固定。然而,经过病理检查,她最终被诊断为恶性肿瘤。

囊性肿瘤在五个月后生长

病理检查显示为恶性肿瘤

许多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很难诊断,可能被误诊为骨折、感染、囊性病变等。,只有经过术后病理检查才能发现是恶性肿瘤。然而,为时已晚。上面提到的女孩在确诊后立即进行了补救性化疗和再次手术,但不幸的是一年后去世了。

对于恶性骨肿瘤的规范化诊断,国内外最提倡的是多学科模式:

1.临床体征:很多骨肿瘤患者都是因为骨折、扭伤或者无故疼痛而去医院的。骨肿瘤疼痛是入睡时不规则的隐蔽性疼痛,甚至是夜间疼痛。骨肿瘤部位可能有肿胀,偏心不规则,而炎性感染为环状肿胀,需要鉴别。

也可以用辅助检查——血象、血沉变化、AKP增高可能怀疑肝癌向骨转移,尿检中发现的蛋白质可能提示骨髓瘤。

2.影像学:X线片上可见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但早期这些症状不明显。如果初诊医生对骨肿瘤不熟悉,可能会漏诊。核磁共振是一种非常敏感的检测方法,可以清楚地显示骨髓腔内反应面积的变化。CT可以发现肺部等小的远处转移灶。ECT可以检查全身的骨转移。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可以发现多处病变和局部复发。

3.病理诊断是各种治疗的基础,主要是通过显微镜下的细胞形态学来鉴别肿瘤的性质。免疫组织化学和基因检测可以进一步提供肿瘤的鉴别诊断。比如MDM2扩增可以识别低度骨肉瘤,SATB2可以检测成骨性肉瘤,H3F3A基因可以检测骨巨细胞瘤。

与其他活检方法相比,针吸活检是获取病理组织最重要的方法,对肿瘤的干扰最小。沈京南介绍,中山市第一医院骨肿瘤科使用粗套管针进行微创穿刺,首次穿刺确诊率可达91%。第二次穿刺诊断阳性率可提高到97%。

这个12岁的男孩很幸运地受益于医生做出正确诊断的努力。他右大腿下端疼痛两年,一般认为不是恶性疾病,历史这么长。医院里所有的检查都没有异常,但是影像显示他的股骨下端有一个透明的区域,边界清晰,看起来像是良性肿瘤。

沈京南教授发现肿块附近的骨表面有一些骨膜反应,似乎不是良性的。这引起了他的警觉,给孩子做了穿刺活检。第一次穿刺时未发现恶性肉瘤,第二次穿刺后未发现恶性肉瘤。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为中间动脉瘤样骨囊肿。

但医生并没有打消他的疑虑,最后做了开放性活检,才发现是血管扩张性恶性骨肉瘤,不是动脉瘤。医生立即给孩子进行新辅助化疗和完全手术切除,并更换了可伸展的人工假体。到目前为止,这个病人已经活了八年,并取得了临床治愈。

“正确的诊断会防止我们进入误区。如果我们不小心刮伤和植骨,复发是不可避免的。他的生命还能持续多久?还要打个大问号。”

/重点治疗/

骨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各有利弊,综合治疗是最好的策略。

1.手术能彻底切除病灶,是防止局部残留和复发,保证长期生存的关键。完全切除依靠“醒目”的辅助——MRI可以看到肿瘤周围的反应区,甚至远处跳跃的病灶,让外科医生可以无遗漏地进行广泛切除。最后,通过放置人工假体,患者可以获得保肢和保肢功能的效果。

2.化疗能有效杀死快速增殖的恶性肿瘤。虽然对正常组织有影响,但利远大于弊。特别是术前化疗可以减少肿瘤,控制远处转移,为手术争取时间,已经成为恶性骨肿瘤的标准治疗模式。

三十年前没有化疗,病人一确诊就截肢。“切的越快越好,一来就切。但一年后,肺的转移率是93%,也逃不过这种转移和死亡!”数据对比表明,化疗可以大大提高肿瘤控制,预防远处转移。

另外,有些不能耐受整个疗程的化疗称为不规则化疗,而坚持完成化疗周期的称为规范化疗。医院随访统计显示,规范化化疗五年生存率可达58%,非规范化化疗仅为36%。所以化疗的效益明显大于非化疗,规范化化疗明显好于非规范化化疗。

一名年轻男子被诊断为恶性骨肉瘤,但由于害怕化疗的副作用,拒绝在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一些江湖骗子利用这种情况,告诉他用中医秘方就能治好,于是求助中医治疗。但是三个月后肿瘤疯狂生长,大面积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已经肿到篮球大小,只能采取截肢化疗,度过余生。

“正如一首歌唱的,‘我把青春押在明天’,明天可能会更好。但是用青春赌癌症可能就没那么好了。记住,科学治疗是赌明天的有效方法。”

3.放疗。精确放疗,如适形放疗、术中放疗,可以避免其副作用。

4.介入治疗包括微波、射频、冷冻和化学栓塞,具有准确局部发作的优势。如果骨肿瘤靠近重要的神经和血管,不能通过手术广泛切除,可以采用介入治疗杀死残留肿瘤。

5.靶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等新药不断涌现,为骨肿瘤的长期生存提供了良好的前景。如果手术解决了局部肿瘤,化疗解决了围手术期病变的控制,长期生存依靠生物治疗恢复患者的免疫力,那么综合治疗是治疗恶性骨肿瘤的最好方法。

1.《怎么样的腿疼是骨癌 沈靖南:莫名腿疼,警惕骨肿瘤——医生谈血的教训和肺腑之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怎么样的腿疼是骨癌 沈靖南:莫名腿疼,警惕骨肿瘤——医生谈血的教训和肺腑之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643753.html

上一篇

献给妈妈的爱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下一篇

王景愚:将哑剧带上春晚舞台 到底什么情况呢?

nbi 一文读懂,ME-NBI下结肠肿瘤分型!

  • nbi 一文读懂,ME-NBI下结肠肿瘤分型!
  • nbi 一文读懂,ME-NBI下结肠肿瘤分型!
  • nbi 一文读懂,ME-NBI下结肠肿瘤分型!

肾囊肿饮食 肾囊肿是良性肿瘤,饮食上注意这6点,以免刺激增大

  • 肾囊肿饮食 肾囊肿是良性肿瘤,饮食上注意这6点,以免刺激增大
  • 肾囊肿饮食 肾囊肿是良性肿瘤,饮食上注意这6点,以免刺激增大
  • 肾囊肿饮食 肾囊肿是良性肿瘤,饮食上注意这6点,以免刺激增大
甲状腺囊腺瘤 甲状腺肿瘤1年内从1cm长到3cm!小心,3种食物会加速肿块生长

甲状腺囊腺瘤 甲状腺肿瘤1年内从1cm长到3cm!小心,3种食物会加速肿块生长

小李是一家公司的员工。最近公司组织人工体检的时候,b超医生说小李的甲状腺肿块已经3 cm了,要马上去医院切除。其实一年前小李就知道自己甲状腺有个肿块。当时他也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良性定期复查。之后工作太忙,以为自己是良性肿块,就没再去医院。在我先检查之前,肿块从1厘米变成了现在的3厘米。...

纵膈肿瘤 纵隔肿瘤你知道多少?

  • 纵膈肿瘤 纵隔肿瘤你知道多少?
  • 纵膈肿瘤 纵隔肿瘤你知道多少?
  • 纵膈肿瘤 纵隔肿瘤你知道多少?
切除乳腺 较真丨得了乳腺癌必须切除整个乳房?肿瘤科医生揭开真相

切除乳腺 较真丨得了乳腺癌必须切除整个乳房?肿瘤科医生揭开真相

你读过这些文章吗?身体有这三个变化,XX坏了,当心XXX来找你!这里的XX和XXX可以是身体的任何器官或疾病。 这些所谓的科普文章,既没有专家分析,也没有科学依据,全靠一张嘴。看完这些文章,我得不到任何帮助,反而会增加对健康的担忧。 为此,真正策划了“看病认病”系列,邀请医学专家对网上流传的“伪科...

全国肿瘤医院排名 全国肿瘤医院排行版,各省权威排名,值得收藏!

全国肿瘤医院排名 全国肿瘤医院排行版,各省权威排名,值得收藏!

什么医院的肿瘤科比较好?这是很多患者关心的问题。 今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公布了一份名单,以全国1629家三级医院为评价对象,对29个学科的科技影响力进行了排名。 今天,我们专门整理了肿瘤相关的内容,为我们的患者提供方便。  七  10  14  16  17  18  19...

魔芋对什么病是发物 健康丨魔芋是发物、羊肉上火……肿瘤患者吃不得?别被误导

■四川日报观察者石小红 食物是人们的第一必需品 但是对于病人来说, 怎么吃还是比较讲究的。 尤其是癌症患者。  网上流传魔芋、羊肉等食物不能被癌症患者食用。这是真的吗? 让我们听听曾瑜,一位省癌症医院的营养学家,说了些什么-- 羊肉 羊肉的毛病源于上火。上火后口干舌燥。其实羊肉本身和猪牛肉...

龙徽 16岁旅居奥地利大熊猫“龙徽”去世 肿瘤手术麻醉期间心跳停止

  • 龙徽 16岁旅居奥地利大熊猫“龙徽”去世 肿瘤手术麻醉期间心跳停止
  • 龙徽 16岁旅居奥地利大熊猫“龙徽”去世 肿瘤手术麻醉期间心跳停止
  • 龙徽 16岁旅居奥地利大熊猫“龙徽”去世 肿瘤手术麻醉期间心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