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教育专区 > 高中

【高中作文教学低效缘由及对策】刘华平: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刘华平

摘要:目前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令人担忧,作文中心不明确,内容虚幻,层次混乱,错别字现象严重等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分析了小学生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探讨了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认为作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经验建立起来,教师为学生作文创设了情境,创设了作文教学“支架问题”等策略,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支持经验

一、为什么学生陷入了“没什么可写的”的困境?

为了了解本校小学生的作文现状,我对该校4年级共121名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调查显示,即使是作文水平不好的孩子,作文兴趣不高,害怕写作的问题普遍存在。学生作文优秀率只有12%,其中字迹潦草、文章不通、结构混乱、错别字多的作文超过30%。而且大多数作文从结构到内容都是千篇一律的,有很多谎言和陈词滥调,作文情况不尽人意。

在实际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害怕写作文,教师也害怕教作文,这是为什么?为此,我又在自己的班级做了深入调查,发现学生不喜欢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没什么可写的”“不知道该怎么写”,这是写作文最大的困难。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我认为首先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现在的孩子接触社会、接近自然、参与现实生活的机会不多。另一方面,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在虚拟网络世界中度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另一方面,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几乎是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长的,很多事情都没有自己动手,而是被包办代替,他们的生活经验不足。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家人)另外,作为学生,他们最重要的活动空间是家庭和学校,活动空间狭小,会导致生活体验的不足和实践经验的缺乏,所以一遇到写作就“没什么可写的”,“没什么可说的”,“写不出来”学生们为了“交叉”只能搜索肠子,东拼西凑,有些学生甚至捏造、抄袭、编造谎言,这导致学生的谎言、空话和陈词滥调接连不断。(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由此可见,写作和生活经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把学生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感情。这是学生写作的源泉矿泉水。

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的任意性和弱点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许多教师在语文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变化并不大。很多人仍然处于无序教育或随意教学的状态,作文教学的系统性和层次性也不足。面对小学生作文的现状,教师也嚎啕大哭,小学生作文该怎么写,判断作文优劣的标准是什么,如何科学地、阶梯式地、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等,课表上也说得比较一般,教师大多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教作文。

在教学中,我对一篇文章作文的写作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大都写了“公交车上让座”、“借橡皮”、“借水彩”等故事,之后,他们往往要在结尾,千篇一律地写夸张的感觉和意义。这种作文不仅内容虚假,而且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事实上,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进一步减少,作文和学生的现实世界越来越远,很少表达学生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作文教学也处于尴尬的境地。

写作文通常需要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写什么?第二个怎么写?第三是怎么写的?在实际教育中,大部分教师只关注第1和第3单元,而忽略学生们觉得最难的第2单元。在写之前,教师们经常耐心地指导学生的审题,明确写作内容。写完文章后,老师详细评论了全班的作文,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作文是怎么写的。对学生最困惑的第二部分是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从课堂教学来看,主要表现为写作教学的系统性和任意性。学生们以这种“只能说意思,不能用语言传达”的教育形式进入写作,很快就会陷入混乱。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一样迷茫。(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读本》)这时,如果老师能在黑暗中指出一两件事,就一定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的写作起到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持作用。

三点钟放几盏“灯”指导学生们“怎么用”

(一)写作课应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听到、看到、经历、思考的东西必须由学生主体接收,然后内化为学生自己拥有的认知、经验和体验,才能说是学生的经验。这些学生的经验可能是个人已经有的经验,也可能是日常生活的经验,老师有意识地组织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经验写作,能极大地激发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叶圣陶老师说:“写作的根本原因是出版的欲望。就像马一样,胸前有积蓄,不吐不快。”如果学生的经验丰富,自然会有表达的欲望。从语言到作文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学习)。

例如:我们班在以“小动物”为主题的习作课上讲“养蚕”时,双眼发光,右手高举,有强烈的吐露欲望。他们写文章的时候也表现得很流畅轻松。(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动物名言)另外一些学生对这个话题面无表情,沉默不语。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前者养了蚕,所以有话要说,

有话要写,有一种不吐不快之感,而后者因为没经历过,自然就说不出。由此可见,能否激活学生写作的兴趣,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具有相关的经验。在一次习作题目为《一件有趣的事》的作文教学课上,有的学生一看到题目就若有所思、文思泉涌,而另有一些学生却双眉紧锁,迟迟不能落笔。我询问之下,学生回答:“我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不知道写什么。”听后,我突然灵机一动:“何不把作文教学课改为活动课? ”于是,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现场游戏,并且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与感悟。活动结束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快速地写出较为真实、具体的文章。由此可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实践,积累经验,充实学生写作情感,只有切实经历过某件事,投入过感情,才能在表达的时候流露出真情来。

(二)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提取“经验”

写一篇作文,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有实际的经验,这时教师可以根据作文教学的内容,模拟现实生活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联想、想象,引发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生活“经验”,能为写作积累生动的习作素材和情感体验。

特级教师李吉林就特别重视“情境”在教学中的应用。她在《李吉林与情境教育》中指出:“情境根据刺激物对儿童感官或思维活动所引起的不同作用,大致分为实体情境、模拟情境、语表情境、想象情境、推理情境。”在教学中,分角色扮演、音乐背景、语言渲染、课本剧表演等都属于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但这种教学方式,因小学生自制能力比较弱,所以常会有偏离“任务”的现象发生,所以在“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秩序,让学生自我约束,并心情舒畅地、积极地参与到“情境”中来。

(三)作文教学的“支架问题”指向梳理“经验”

“支架”原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用来帮助工人完成伸手不能及的工作,其作用在于“帮助”“协助”,而不是“代替”工人的工作。教学中引入“支架”寓指“教”与“学”的关系,即:教师的“教”只是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支架”,“帮助”“协助”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学生要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主动建构并内化知识和经验,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

在我班的一次作文教学中,尝试用“支架问题”展开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3》的作文题是《我的发现》,要求描写自己在生活环境中发现的有趣事物,描写对象既可以写植物,也可以写昆虫。为了能让学生写好作文,我还特意带着孩子们在校园里观察体验了一圈,可回来以后大多数学生仍然觉得这题目太难。观察了那么多植物和昆虫,还是不知道应该怎样选取写作内容,一时举棋不定,难以下笔。我依据这个情景,设计了几个“支架问题”,让学生回答,帮他们整理思路。

1.今天的语文课有哪里不一样?你平时上语文课前是什么心情,现在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来到教学楼下,你发现整个校园变美了,为什么?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3.你先来到了什么地方,发现了什么有趣的植物(或昆虫)?它是什么样子,什么地方吸引了你,让你产生了怎样联想?(请详细介绍一下。)

4.接着,你又来到了哪里?又发现了什么有趣的植物(或昆虫)?请再介绍一下。

5.在整个校园里,你还看见了别的什么有趣的植物(或昆虫)吗?请总体说说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

最后,经过这样的指导和提示,学生们比较顺利地完成了习作,学到了写作文的方法,这次作文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我们仔细体会上文中的几个“支架问题”,就会发现这些问题具有共同的特点,所有的问题都指向学生最有感触、最有体验的部分,这些问题构成了学生写作的“支架”。这些“支架问题”中隐含了写作方法的指导,写作内容也指向学生的亲身体验。从五个问题的顺序看,它们是按照“观察前的期待—初步观察的感受—细致观察的惊喜—观察后的感慨”的顺序安排的。让学生按这样的顺序的回答问题,就能帮他们整理写作思路。先前学生们觉得写作困难,就是因为他们在观察活动中,接收到了大量的信息,但是信息散乱地存储于脑中。而他们在写作时,处理这么多信息不得方法,思维就显得十分杂乱,造成了无从下笔。现在通过回答问题,帮他们理清了思路,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梳理思绪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也使他们头脑中那些最有体验的信息得到了再现和放大,写起来自然就文思如泉。因为有了问题的牵引,写作的思路也就自然清晰,所有的问题连接在一起就构成了完整的一篇文章。最后在学生完成的作文中,我发现他们写的作文开头、结尾和过渡也十分自然。我能明显地读出学生心理和情感变化的过程,在这一点上“写什么”与“怎么写”就有效地融合起来了。由此看来,这些“支架问题”有效地帮助了学生,为他们的写作指引了道路。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双塘小学)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

1.《【高中作文教学低效缘由及对策】刘华平: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方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高中作文教学低效缘由及对策】刘华平: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方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2550970.html

上一篇

【高中作文教学低效缘由及对策】刘华平: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高中作文教学低效缘由及对策】百年现代写作教学中的失误(一)

【高中作文教学低效缘由及对策】百年现代写作教学中的失误(一)

高中作文教学低效缘由及对策相关介绍,中国现代作文教育之路与现代语言教育之路并行,已经走了100年的路。与轰轰烈烈的现代阅读教授的现状相比,写作教学反而陷入了效率低下和迷茫的尴尬境地。其表现是学生不知道如何改进,老师不知道如何指导。作文教...

【高中作文教学低效缘由及对策】专家访谈|孙少珍:写作教学的核心

【高中作文教学低效缘由及对策】专家访谈|孙少珍:写作教学的核心

高中作文教学低效缘由及对策相关介绍,//教师的水平跟不上学生的要求,这个问题很严重。 //文本解释不正确,直接导致作文无效、无效,甚至适得其反。 //让学生摆脱“伟大意义”议论文最大的问题是结论在前面。 //语文教育要培养非常有感情、有...

【高中作文教学低效缘由及对策】专家访谈|孙少珍:写作教学的核心

高中作文教学低效缘由及对策相关介绍,//教师的水平跟不上学生的要求,这个问题很严重。 //文本解释不正确,直接导致作文无效、无效,甚至适得其反。 //让学生摆脱“伟大意义”议论文最大的问题是结论在前面。 //语文教育要培养非常有感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