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2017年中考历史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东汉末年分三国”。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产物。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是

  A.人口大量南迁 B.张骞出使西域

  C.孝文帝改革 D.江南的开发

  3.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4.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5.“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通婚、学习汉族礼法。”这些内容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

  A.管仲 B.商鞅

  C.秦孝公 D.北魏孝文帝

  6.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7.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8.“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下列哪个时期?

  A.魏晋时期 B.唐朝中后期

  C.南宋 D.元朝

  9.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了里氏7.0级地震。在三国时期,这一带主要属于下列哪一政权管辖

  A、魏 B、蜀 C、吴 D、西晋

  10.祖冲之在数学领域最突出的成就是

  A、造出了千里船

  B、利用并发展了前人创造的“割圆术”

  C、写了一部数学著作《缀术》

  D、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11.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牧野之战 D、官渡之战

  12.南朝时期,促成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客观条件是 ( )

  A.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B.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南传

  C.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D.统治者采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13.下列选项中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A.《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B.《兰亭序》 —— 顾恺之

  C.《齐民要术》 —— 贾思勰 D.《水经注》 —— 郦道元

  14.在影视作品中,因为出现不合历史的场景、物品或前后场景不一致,被 称为“穿帮”。电视剧《三国》摄制组布置了一个曹植的书房场景,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回答,哪个道具的出现会导致“穿帮”

  A.椅子上放着一件丝绸衣服 B.书桌上有一摞书籍

  C.墙上挂有《洛神赋图》 D.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15.人们常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下列政权曾在洛阳定都的有

  ①西周 ②曹魏 ③西晋 ④东晋 ⑤北魏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16.贾思勰是我国古代的农学家,他编著的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 )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兰亭集序》

  17.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不相关的( )

  A.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 B.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南迁

  C.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D.北方先进生产技术传入南方

  18.下图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这种人口大规模南迁的情况开始于( )

  A.西汉 B.东汉末年

  C.三国  D.西晋

  19.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这两次战役都是历的以少胜多战例

  B.这两次战役都是曹操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C.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D.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0.北魏孝文帝改革带头纳汉女为妃,让弟弟娶汉女为妻;改姓为元;对30 岁以下仍讲胡语者“降爵黜官”。孝文帝的这些措施是(  )

  A.得到了全体贵族的支持 B.有利于北魏统一全国

  C.阻碍了汉族文化发展 D.促进了民族融合  21.“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下列古典小说中包含这些故事的是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22.南京是六朝古都。下列政权曾定都南京的是

  ①曹魏 ②西晋 ③东晋 ④吴 ⑤北魏 ⑥南朝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23.“……由是操之势力,不能复至南方,而三国之势遂定”,奠定这一局面的战役是

  A.官渡之战 B.牧野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24.下列艺术品问世时间距离诸葛亮生活的年代最远的是:

  A. 《兰亭序》 B. 《洛神赋图》

  C. 《女史箴图》 D. 龙门石窟佛像

  25.下列关于石窟艺术表达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田园诗意境 B.包含外来艺术特色

  C.不限于雕刻艺术 D.佛教盛行的结果

  26.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中没有( )

  A.北方战事多,南方战事较少,相对安定

  B.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劳动力

  C.北方人民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

  D.南方遍布人工运河

  27.“三 顾频繁天下计,一朝晤对老臣心。”这是一幅有关三国人物的联语。此处“老臣”是指( )

  A.刘备 B.关羽 C.张飞 D.诸葛亮

  2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语出( )

  A.司马迁 B.曹操 C.曹丕 D.曹植

  29.有人说:“我们国家的历史是一部改革与创新的波澜画卷。”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

  A.打击了隋朝的残暴统治 B.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

  C.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D.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30.“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史实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①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②唐沿用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③辽仿效中央王朝的政治制度统治汉人

  ④清朝时,反击沙俄入侵,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二、填空题

  31.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有的人的事迹影响千代,有的人的行为左右一个时代。以下这些人物你熟悉吗?

  (1)我国的四大发明享誉全球,人物l在这方面做出的贡献是 。

  (2)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人物2的名字命名,他在数学领域的一项突出成就世界近一千年。该人物是 。

  (3)人物3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媒体称为“东方魔稻”,他是 。

  (4)人物4相信大地是球形的,以欧洲向西航行,一定能到达东方,他最后发现了美洲大陆。他的名字是 。

  (5)“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这句名育的是人物5。他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 。

  32.唐诗《蜀道难》是 代表作之一,古蜀国是刘备建立的,都城在 。

  33.安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成就辉煌。

  (1)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87万大军攻打东晋,东晋以少胜多,此战役是 。

  (2) 1898年,安徽巡抚 在安庆创办求是学堂,开了安徽近代教育之先河。

  (3) 1984年安徽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在合肥成立。拉开了全省兴办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外商独资企业的序幕。

  34.安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1)“草木皆兵”出自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______。

  (2)明清时期,徽商兴盛,在江南各地尤为活跃,有“______”之说。徽商好儒,极重视______。

  (3)改革开放后,1985年,第一届安徽______洽谈会在合肥举行,此后每年举行一次。

  35.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明成祖把都城从 迁到北京。

  36.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促进了安徽经济的繁荣。

  (1)_____后,前秦政权瓦解,东晋相对安定,江南经济有所发展。

  (2)徽商活动范围广,许多集镇因徽州商帮而起,故江南流行“________ ”之说 。

  (3)安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安徽近代工矿业以1877年杨德创办的_______为开端。

  37.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正确答案。

  (1)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5)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38.我国古代许多作品为后世所传诵。

  (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________。

  (2)东汉时期具有当时 世界先进水平的数学名著 ______________ 。

  (3)老子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的作品是______________。

  (4)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医圣的作品______________。

  (5)王羲之的作品,天下第一行书是________。  三、问答题

  39.阅读下列 材料: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江南为之盛国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请回答:

  (1)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

  (2)江南经济迅速得以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分)

  (3)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3分)

  40.(8分)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与历史的发展相始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习汉族文化,仿照汉人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说汉话,改鲜卑复姓为汉字单姓,禁穿胡服,仿南朝制定官制,妇女冠服,提倡与汉族通婚。

  材料二:在危机不断恶化的危急形势下,富兰克林•罗斯福于1932年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他在接受提名人的演说中说:“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要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2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哪次改革?(2分)这次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2)材料二中的“危机”指什么?(2分)“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2分)

  41.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公元前202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战,打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材料二:公元208年,曹操帅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决战,孙权的大将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性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

  材料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的是哪两次战役?(2分)这两次战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2分)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现象?(2分)

  (2)材料三中的这首诗抒发了曹操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2分)他的抱负实现了吗?(1分)

  (3)曹操在两次战役中的结局如何?(1分)

  (4)材料二反映的战争之后形成了什么局面?(2分)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国鼎立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

  2.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北魏时期,孝文帝改革采取了很多汉化政策,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3.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我国古代的书法成就。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东晋王羲之的作品《兰亭序》,也就是C图。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4.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江南经济的开发原因的理解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由于战乱,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不仅为南方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北方的生活方式,民族间的关系逐渐融合起来,其中把小麦等的种植方法也带去了南方,这样,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饭外,还有面食,栗米饭等北方食品,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民族融合

  5.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材料中“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通婚、学习 汉族礼法。”,这些都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 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6.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天工开物》的相关内容。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详细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种植加工以及手工业生产技术,上图反映的就是《天工开物》的内容,故选C。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天工开物》

  7.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江南经济的开发的相关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下,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使江南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再加上民族融合的影响,使得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故选A。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南方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的发展

  8.C

  【解析】

  试题分析:学生要读懂材料再进行选择,材料反映的是“东南”已经成为全国财政的主要来源。结合所学可知,从东汉末年开始,经济重心就不断南移,到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故选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

  9.B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刘备占据湖北及湖南的大部分地区,还向西占领了四川,孙权据长江以南,故选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

  10.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祖冲之的成就。祖冲之是南朝时期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机械制造家,他一生成就很多,最突出的是在圆周率方面,是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故选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  11.D

  【解析】

  试题分析:东汉末年比较的战役有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展开战争,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故选D项。牧野之战发生在商周之间,淝水之战发生于东晋与前秦之间。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

  12.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江南经济的开发的原因。南朝时期,促成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客观条件是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南传,A、C、D均属于主观原因,故选B。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南方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的开发

  13.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著作与作者的搭配。《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齐民要术》的作者是贾思勰,《水经注》的作者是郦道元,《兰亭序》的作者是王羲之,不是顾恺之,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所以B项搭配错误。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大一统的秦汉帝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医圣”张仲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世界的科学技术•贾思勰和《齐民要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世界的科学技术•郦道元和《水经注》;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书圣”王羲之

  14.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国时期的相关内容。三国时期人们会穿丝绸衣服。汉朝时期造纸术就发明了并得到改进,所以三国时期会有书籍。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开辟后,西域的葡萄就已经传入我国,所以三国时会有葡萄。《洛神赋图》是东晋人顾恺之的作品,不会出现在三国时期,所以答案选C。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大一统的秦汉帝国•先进的科学技术•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顾恺之和绘画

  15.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历曾经定都洛阳的政权。西周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东晋定都在今天的南京。曹魏、西晋、北魏都曾定都洛阳,所以②③⑤符合题意,答案选B。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西周的更迭•西周的建立;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曹魏的建立;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北方的民族汇聚•北魏孝文帝改革

  16.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的农学家,写有《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所以选B。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7.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江南地区开发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B、C、D都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而A选项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与江南地区开发二者一北一南,没有关系,所以选A。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

  18.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融合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而许多中原人为了躲避战乱,逃亡江南地区。所以选B。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江南地区的开发

  19.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国鼎立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0年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208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与曹操)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官渡之战曹操获得胜利,而赤壁之战以曹操的失败而告终,所以选B。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20.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包括:穿汉服,说汉话,改汉姓,与汉族通婚等措施,这些措施都促进了民族融合。因此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21.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题文中“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均发生于东汉末年、三国 初年,因此它们出 自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22.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南京的历史的相关内容。历东吴、东晋和南朝的都城都在今天的南京。曹魏、西晋、北魏的都城都在今天的洛阳,所以答案选B。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三国鼎立;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北方的民族汇聚•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南方经济的发展•淝水之战

  23.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赤壁之战的相关内容。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打败了曹操的军队,曹操无力南下,为后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所以答案选D。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赤壁之战

  24.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诸葛亮生活的年代的识记。诸葛亮生活在三国时期,《兰亭序》、《洛神赋图》、《女史箴图》都是东汉的作品,龙门石窟佛像则是南北朝石窟艺术的杰作。东汉和三国距离年代近。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

  25.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石窟艺术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为了宣传佛教,南北朝时出现石窟艺术。石窟艺术继承了秦汉以来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26.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的准确识记。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有北方战事多,南方战事较少,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劳动力,北方人民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南北方人民共同劳动。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

  27.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中出现“三顾频繁天下计,一朝晤对老臣心。”这是一幅有关三国人物的联语。给我们解题提供了重要信息,老臣是三国人物,三顾应是三顾茅庐,和诸葛亮有关。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

  28.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曹操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的曹操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其的作品《龟虽寿》的名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故此题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

  29.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意义的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促进了北方的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发展。因此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30.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①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②唐沿用隋代的三省六部制;③辽仿效中央王朝的政治制度统治汉人;④清朝时,反击沙俄入侵,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这四件事中,①和③是符合“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潮流的主题,②是加强中央集权制的主题,④是符合抗击外来侵略的主题。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31.

  (1)改进造纸术;(2)祖冲之;(3)袁隆平;(4)哥伦布;(5)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的历史人物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我国的四大发明享誉全球,人物l,东汉的蔡伦在这方面做出的贡献是改进造纸术;(2)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人物2祖冲之的名字命名,他在数学领域的一项突出成就世界近一千年;(3)人物3是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媒体称为“东方魔稻”;(4)人物4是哥伦布,他相信大地是球形的,以欧洲向西航行,一定能到达东方,他最后发现了美洲大陆;(5)“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这句名育的是人物5牛顿,他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祖冲之和圆周率;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籼型杂交水稻;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新航路的开辟•科学和思想的力量•科学的革命

  32.李白 成都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繁荣文化的代表唐诗的相关知识,《蜀道难》是唐朝影响的诗人李白写的赞美名山大川的代表作之一,古蜀国是刘备称帝建立汉的地方,史称蜀,都城在成都。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33.

  (1)淝水之战

  (2)邓华熙

  (3)安利人造革有限公司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淝水之战相关知识,准确记忆课本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87万大军攻打东晋,东晋以少胜多,此战役是淝水之战。

  (2)本题考查安徽近代教育发展相关知识,对安徽地方史进行系统学习即可回答,1898年,安徽巡抚邓华熙在安庆创办求是学堂,开了安徽近代教育之先河。

  (3)本题考查安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相关知识,结合安徽地方史即可回答,1984年安徽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安利人造革有限公司在合肥成立。拉开了全省兴办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外商独资企业的序幕。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安徽地方史

  34.

  (1)淝水之战 (2)无徽不成镇 、文化教育(3)对外经济贸易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淝水之战相关史实的掌握。晋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坚率百万大军南侵,谢玄以少量精兵打了胜仗,这就是的淝水之战。苻坚兵败,登寿阳城,见八公山上草木连绵,以为山上布满了晋兵,全军惊惶败逃。"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典故就是出自 此战。

  (2)此题考查是明清经济发展的史实,安徽商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徽商兴盛”意思是安徽的商人很多,在江南地区的市场安徽商人占多数,支撑着江南地区商业的发展。所以有“无徽不成镇”的说法。“徽商好儒”,“儒”儒学这里指思想文化,代表的是安徽商人还比较重视文化教育。

  (3)此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后,南方地位的发展,特别是安徽地区发展的史实。题干中说“改革开放后”所以在安徽举行的洽谈会,肯定是跟开放有关,联系课本所学知识,确定答案是“对外经济贸易”。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册•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35.洛阳 南京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魏历史和明朝明成祖的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改北平为北京,并于1421年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北方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明朝君权的加强•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36.(1)淝水之战 (2) 无徽不成镇 (3)池州煤矿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江南经济的发展的相关内容。淝水之战后,前秦政权瓦解,东晋相对安定,江南经济有所发展。

  (2)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徽商的相关内容。徽商活动范围广,资本雄厚,形成了商帮,许多集镇因徽州商帮而起,故江南流行“无徽不成镇”之说。

  (3)本题考查的是安徽工业的起步。安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安徽近代工矿业以1877年杨德创办的池州煤矿为开端。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南方经济的发展;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明清经济发展•徽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近代工业的兴起

  37.(1)统一国家的建立(或大一统)。(2)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3)鸦片战争。(4)五四运动。(5)三大改造基本完成。(6)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1、2小题考查中国古代不同阶段的特征,是中国古代史单元章节的大标题。3、4、5、6小题则是识记层次的要求。

  38.(1)《齐民要术》(2)《九章算术》(3)《道德经》(4)《伤寒杂病论》(5)《兰亭序》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的作品。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齐民要术》;东汉时期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数学名著是《九章算术》;老子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的作品是《道德经》;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医圣的作品是《伤寒杂病论》;王羲之的作品,天下第一行书是《兰亭序》。

  39.

  (1)江南经济发展繁荣

  (2)①南方相对安定,北方多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③统治者重视。

  (3)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问考查的是我国江南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材料分析题,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做到一边读材料一边读设问。要理解题意,紧密结合材料。从题干和材料中找出提示的关键词。“江南为之国盛,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说明江南经济很繁荣,农业丰收、生产的丝绵发达,可以供天下使用。

  (2)此问考查的是江南经济的发展的原因。属于 基础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相关史实的识记能力。结合课本经济重心的南移,学生可以答出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南方相对安定,北方多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③统治者重视。

  (3)此问是此问是总结性能力题,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总结,考察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及其表达能力。这种类型的题,可提示学生按照前面问题答案来答。通过对前面一、二问比较,学生可知南方经济发展繁荣,超过了北方。可见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40.(1)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2分)意义: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同时,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2分)

  (2)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2分)中心措施:《全国工业复兴法》;(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内容。从材料一提供的史料来看,它的内容始终是围绕“学习汉族文化”这一主题叙述,这说明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的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次改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促进了北方的民族融合,具体表现为: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同时,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2)本题主要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材料二中“危机不断恶化的危急形势”指的是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日益恶化的危急形势,为此,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41.

  (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少胜多;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2)统一中国;没有。

  (3)官渡之战,胜利;赤壁之战,失败。

  (4)三国鼎立形成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三国鼎立相关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所给时间和战争双方可判断材料一说的是官渡之战,材料二说的是赤壁之战,两次战役的共同特点为以少胜多;两次战争都出现在东汉末年,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可知,两次战争反映的社会现象的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社会现象。

  (2)本题考查三国鼎立中有关曹操的知识,结合材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联系当时南北分裂的社会状况,可知,诗中“志在千里”反映了曹操的雄心壮志是统一全国,他的抱负没有实现。

  (3)本题考查三国鼎立相关知识,本题答案可直接从材料一、二中找出,官渡之战中曹操“打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利用曹军不习水性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

  (4)本题考查三国鼎立形成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孙权、刘备的联军大败曹军,此后曹军退回北方,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

1.《 2017年中考历史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 2017年中考历史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483749.html

上一篇

英语短文:介绍中国女子排球

下一篇

我最敬佩的老师600字初中作文

员工如何管理 有能力的员工不服管理怎么办

员工如何管理 有能力的员工不服管理怎么办

今天的两篇文章,都是《创业维艰》作者Ben Horowitz写的,讲的是如何管理公司里,那些能力超牛,但又不服管的员工们。一篇说的是聪明的坏员工,这样的员工,公司最好舍弃掉;一篇说的是对他人苛刻、对自己严格、工作努力勤奋、总是爱发脾气的员工,这样的员工公司要好好驯化。这两类员工公司里应该经常能看到。我身边好多朋友辞职时,可能不是老板不好(老板在天...

韶山一日游 韶山旅游,在韶山一个完美的旅行!

  • 韶山一日游 韶山旅游,在韶山一个完美的旅行!
  • 韶山一日游 韶山旅游,在韶山一个完美的旅行!
  • 韶山一日游 韶山旅游,在韶山一个完美的旅行!

朱致灵年龄 《撒野》网剧主演公布:朱致灵谭泉以前演过哪些剧?

  • 朱致灵年龄 《撒野》网剧主演公布:朱致灵谭泉以前演过哪些剧?
  • 朱致灵年龄 《撒野》网剧主演公布:朱致灵谭泉以前演过哪些剧?
  • 朱致灵年龄 《撒野》网剧主演公布:朱致灵谭泉以前演过哪些剧?

星图数据 星图数据发布“大数据开放平台”

本站讯 2015年6月17日消息,DaaS(数据即服务)大数据公司“星图数据”宣布上线大数据开放平台—“蜂巢”。“蜂巢(DataComb)”大数据开放平台将开放星图数据自有的大数据体系,并引入第三方数据源和数据开发者,面向各行业提供更多的“大数据+”应用服务,实现大数据商业化生态圈。星图数据基于自主研发的iNebula(数据星云)分布式大数据监测...

赢者通吃 赢者通吃 互联网金融“马太效应”初现

赢者通吃 赢者通吃 互联网金融“马太效应”初现

文章来源:科技蟹互联网的特点之一是,马太效应,大者恒大,赢者通吃。传统产业中,万达与银泰相安无事,各守其土,家乐福、沃尔玛之外,各地区也有自己的区域连锁与商超。除了零售,银行业亦是如此,工农中建之外,还有招商、光大等等,即便各个地区也有自己的城市银行。它们有明显的地域限制,物理空间是硬性天花板。互联网上却是不一样的世界,百度在搜索一家独大,阿里在...

 英语短文:介绍中国女子排球

英语短文:介绍中国女子排球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 team in the 1980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Yuan Weimin, began to take off. In 1981, the 3rd World Cup held in Japan, the game uses a single round...

现在买什么手机好2019 现在买什么手机好 2019年值得入手的手机排行榜

现在买什么手机好2019 现在买什么手机好 2019年值得入手的手机排行榜

手机在我们的生活中最离不开的,大家都知道手机的作用性是非常广泛的,只要手机在手走到哪里都可以的。但是春节过后,有不少人想换手机的。那么,你知道现在买什么手机好呢?热门的手机有哪些 我们都知道现在是更换新手机快速,市面上有很多新款手机推出来了,给消费者提供了很多选择。如今,对于想购买手机的人来说,现在买什么手机好呢?下面介绍2019年值得入手的手机...

分众传媒借壳上市 分众传媒借壳方宏达新材被立案调查

网易财经6月17日讯宏达新材1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朱德洪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信息披露及朱德洪涉嫌违反证券相关法律法规决定对公司及朱德洪予以立案调查。公司仍与相关方在协商与分众多媒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司股票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暂停上市风险。公司实际控制人朱德洪先生表示,如公司因涉及违反证券法规遭受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