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级语文教师,独立作家
语文教育的一大作用就是尽可能把所有学生教育成一个脑袋。
现代教育应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还是应该抹杀个性,扼杀创新?正确答案无疑应该是前者。然而,中国的教育早已走向了相反的方向。很多时候,这种启蒙的结果是通过中国式的考试来达到的。语文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学习成绩最重要的方式。更别说所谓的“标准化试题”,越来越“严谨”和“科学”了,到处都是,就是“题型题”和“随笔题”,应该是学生自己创造和发挥的。《评分标准》中根据“答案要点”打分的评价方法,让大部分学生在答题时首先要揣摩命题者的心思。是最能体现学生个性特征的文笔,也高挂着“主题”、“思想”、“意义”必须“正面”而不能“反面”、“赞”而不能“批评”、“明”而不能“暗”等诅咒。当然,中国学生的学业评价还包括品德、身体素质、爱好、社会实践等。,但都是在中国高考中考面前退居二线,在中考中,以分数来评判英雄。
第二个主要效果是有效地将学生与真正的“学习”隔离开来。
真正的学习是指学生在吸收了自己全心全意的经历和感受后,获得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怀疑和探究精神是必要的。很多时候都是积极主动的参与,本质上是充满乐趣的。但是中国的教育长期以来也是反其道而行之。举个活生生的例子。我的一个同事告诉我,在他儿子的学校里,一个刚下班的小学理科老师,经常带着学生去抓虫子,去摘树叶,去做花,去玩泥巴,去鼓试管做实验。教室总是乱七八糟的,学生们都很开心,但是期末考试成绩却远不如那些从来不带学生做实验的,只想让学生老老实实坐在教室里背背书里的答案,结果新来的老师被领导批评,因为教室经常“乱七八糟”,被班主任指责。新老师满腹委屈又无可奈何,最后不得不仰视“先进经验”。类似的例子可以说比比皆是。语文教育最大的目的是让学生取得好成绩。只要能考出好成绩,所有可用的方法都可以,应该注意的学习过程、身心体验、乐趣享受都可以最大程度的省略。这在很多地方被称为“教学效率”,在很多评论家的作品中被称为“海战术”和“机械灌输”,在苏北等一些地方被形象地称为“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很多学生都不知道什么是图书馆和数据库,也不去或者从来懒得去查原始资料——当然,很多地方没有真正的图书馆和资料室,很多时候看不到真正的原始资料——所有的东西在教科书和习题集里都有清晰而无懈可击的答案。
人类社会有没有绝对真理?是的,在中国中小学生的政治教材里。教育应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和辨别能力。但中国的教育应该做的恰恰相反,就是掐灭学生的怀疑主义和探索的勇气,也就是让学生相信教材和教参的绝对正确,尤其是政治教条的绝对正确——因为如果你按照上面的回答,你就能拿高分,否则,生死难料,那就是你在玩弄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就算把那些教条和现实对比,也能看出其中的荒谬、虚伪和荒谬,但不能怀疑,不敢怀疑,更别说质疑,尤其是考试的时候。这个话题一打开就犯忌,暂时停了。
这样的“学习”当然是痛苦的,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乐趣。所以中国学生厌学的比例绝对是世界上最高的,无论是绝对数字还是相对数字,中国的“差生”人数绝对是最高的。记得几年前《青年报》有一篇报道,说中国学校的所谓“差生”人数,按照每班10比1/3的比例,应该是4000-5000万。这篇报道因为触动了一些人的神经而遭到批评和封杀。
中国教育的上述两大影响,早就被很多有识之士,包括教育界的很多同事所揭露和批判。事实上,在更重要的健康生活理念的培养、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培养、人类文明的传承等方面,语文教育对“教愚”的作用更为“显著”,但往往被更多人忽视。
第三个主要影响是有效地将学生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隔离开来。
现代教育是否应该引导受教育者发展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但中国学生书包作业重,起得早睡得晚,睡眠时间不足,运动量太少,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因为哪种“学习”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方式,也因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在语文教育中从来没有真正占据过位置——喊着口号,语文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关节硬,肌肉软,动作笨,意志薄弱,豆芽菜、胖墩、眼镜框随处可见。每次参加各种讲座和监考,我总是关注一个教室里有多少学生戴眼镜。不幸的是,我发现没有一个教室能让我看到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戴眼镜,许多人甚至超过一半,也不可能知道有多少学生戴隐形眼镜。中国人的营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中国学生的体质却在下降,语文教育不可或缺。
第四个主要影响是成功地将学生与现实社会隔离开来。
现代教育应该引导学生面对现实还是回避现实?答案无疑应该是前者。然而,中国教育却竭力将现实社会与校园和书本隔离开来。校园“封闭式管理”是很多学校招生时常用的口号,即应该向社会开放的大学,就像最高学府北大一样,会逐渐趋向“封闭式管理”。有安全和秩序的考虑,但是像北大这样的最高学府就这么“封闭”只是为了“安全”和“秩序”吗?过度封闭后,我们的学生未来将如何面对真实的外部世界?似乎被忽略了。更有甚者,在很多寄宿学校,周一到周五,学生都不能出校门,不能看电视,不能上网。即使是开放了电视和互联网的学校,学生也只看到了有关方面允许他们知道的:他们只能看到经济在“飞速发展”,“千里前进”,却看不到环境在恶化,资源在浪费,资源在枯竭,贫富差距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社会矛盾在加剧;他们只能看到“公仆”如何勤政爱民,却看不到公共权力无孔不入的腐败;他们只能看到地震灾民如何“过上幸福的生活”,如何“感恩”、“奋进”,却看不到救灾款物被无耻挪用,甚至连“豆腐渣”校舍下死去孩子的名字都不准关注...从国内各级各类学校毕业后,有多少人能不觉得,惊讶,甚至不知所措。
第五个主要作用是有效地将学生与真实历史隔离开来。
现代教育是否应该引导学生正视自己国家、民族乃至全世界全面真实的历史?答案无疑应该是肯定的。但是语文教育,尤其是文史哲的教材和教育,要做的是让学生尽量只学一点点碎片化、片面化的历史,让学生相信这是真理,是历史的全部。在这样的历史教育下,学生只知道某些教义和理论的正确,某些历史人物的伟大,某些历史的辉煌,却不知道真实历史中的曲折、黑暗、丑陋。学生不知道90年前和50年前的真实历史,也不知道20年前和10年前的真实历史。另外,很多同学已经成功教育成一头,不会质疑,不会分辨。除了培养一些人需要的“自豪感”,他们永远不会认真全面地思考历史的经验教训。而美国学生可以自由讨论二战期间美国是否应该对日本投下原子弹等问题,中国学生只能背诵课本讲的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意义”。对于我这个年纪的一代人来说,“背政治”“背历史”的“学习”经历是一段枯燥而难忘的记忆。
第六个主要效果是成功地将学生与真实的外部世界隔离开来。
面对丰富多样的外部世界,人类的先进文明,时代的滚滚浪潮,现代教育是应该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广阔视野、自信和宽容,还是应该封闭学生的视野和心灵?答案无疑应该是前者。邓小平题写“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已经20多年了,但中国教育应该做的是让学生只知道一些人被允许知道的外部世界。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学生们只知道政治的丑陋,民主的虚伪,政党的激烈斗争,人情的陌陌,却看不到政治体制下的公权力在受到有效限制后的诚实、勤奋、公开、高效,以及普通人的博爱与温暖,享受到充分的社会保障后的优雅生活;学生只知道西方社会敌视中国,总是故意颠覆,却看不到他们中的很多人,包括很多国家的政党和政府都给了我们友好的支持和善意的批评帮助;同学们只听到了“坚决抵制”、“筑牢防线”的教导,却不懂得“看世界”、“兼收并蓄”;学生只知道马克思恩格斯最伟大,不知道哈耶克、哈维尔、索尔仁尼琴...中国教育要求学生了解外面的世界...
中国有些人对外界很敏感,很脆弱。动了就反抗,动了就声讨。当他们搬家时,他们声称他们想代表中国向西方社会表达“中国的不快”。我们有些人为本拉登欢呼,为萨达姆欢呼,为金XX欢呼,彼此欣赏。出国后,我们中的许多人会惊讶于外面的世界与我们所知道的形成了如此大的对比。很多人也缺乏坚强、自信、平等、包容的健康心理素质。
最后一次为学生伤心,发生在我教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博士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的班级。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我印刷分发了两篇我在奥巴马当选就职时写的文章:奥巴马当选总统和农民工暂住证,美国人为奥巴马欢呼,拷问中国人的荣辱观。这两篇文章在很多知名网站上被编辑推荐到首页,引起了不少网友的热议和转发。我的学生读的时候,很多看起来都很凝重。一个学生说:“老师,我一直活在虚幻的骄傲中,没有意识到我们国家还有那么多尴尬的问题。”但也有同学不满:“老师,为什么你两篇文章都只说美国好,而不说自己的国家好?”你不够爱国吗?“——美国好,就要说自己国家好,或者只能说好而不能说美国好。最好说美国“坏”,否则不算“爱国”。这不就是XX系教育出来的思维方式吗?当我问同学们是否意识到我们现在户口制度的弊端时,有几个同学说,这有什么问题?我们国情不一样——要知道我的学生都是农村户口或者父母爷爷奶奶有一大半是农民。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小学和初中的义务教育中花了数万元捐款用于择校。他们中的许多人,连同他们的祖父母和父母,无法享受就业、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障。“顾全大局”的观点多么“感人”却又辛酸。
另一个学生的问题差点把我撞倒。这个可爱的学生很担心美国白人:“老师,现在黑人奥巴马当总统了,他会报复美国白人吗?”-但我不能笑。我们的学生从小到大看过太多社会真相和法院影视故事: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言而有信,可以随意对“历史仇恨”进行报复,这是惯例。超过最高领袖?现实中一个县官甚至一个小村官都有这样的权力。另外,我们的学生被灌输了太多的历史“耻辱”和“仇恨”,被灌输了太多的“以牙还牙”、“血债血偿”的暴力“革命史观”,被灌输了太多的“中国不幸福”、“反抗XXX”、“报复XXX”的“爱国激情”。但是,他们不知道,有些人也不想让他们知道,外界,尤其是最强大的美国,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总统权力是怎么来的,受制于什么约束和监督。他们不知道甘地、马丁·路德·金、曼德拉的“非暴力”抵抗等和平包容精神的深远影响。他们不知道在这次美国选举中,许多白人投票支持奥巴马。更难理解为什么。这么多白人会投票给黑人候选人...
第七个主要影响是成功地将学生与他们独立选择的能力隔离开来。
现代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还是养成盲从习惯?答案无疑应该是前者。但由于上述诸多原因,很多中国学生只是盲从,不敢自主选择。不仅需要家长填写高考志愿,还要靠家长找工作。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了子孙后代的福祉,需要相信有人为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相信有人设计的道路永远不会错。只要你努力,努力,就不用担心别的,更不用质疑。有人会为你把握“正确的方向”。
第八大作用是成功地把学生从真善美中隔离出来,坦然接受假丑,然后逐渐学会欣赏和运用假丑。
高校“本科教育评估”造假丑恶,毕业生就业率公然掺水,指使师生配合造假,几乎是人尽皆知,众矢之的。这被网络舆论嘲讽为“洲际导弹”。中国大学卖文凭的丑恶,教师和学生论文的造假,学校当局向权力和财富低头等等,早已成为燎原之势。很难想象这样的大学环境会对学生真善美素质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很难想象有多少从这样的锅里出来的学生会真心相信真善美。其实不仅仅是大学。我们的学生将从小学开始接受假的大空:在高一,他们将加入XX团队,这个团队的性质和“意义”是六七岁的孩子很难理解的。经常教他们注意“领导来检查”,“外宾来参观”。他们必须清理并“配合检查”。他们经常被教导看谁说。有些地方还有“一定要配合好小康社会调查”、“做好家长诚信监督”等荒谬的任务...我们的学生习惯了父母身份不同、城乡户口等级不同对自己或他人的直接影响,习惯了从父母口袋里为自己的“学历”购买“捐赠补贴学费”。他们习惯了课本上的一套,现实中的另一套。我习惯了一些学校和老师向权力和财富低头,我习惯了一些教育官僚和学校当局公然作弊...很难想象这样的成长环境能对培养学生坚持真善美、鄙夷假丑的品质起到积极的作用!最后,我们的一些学生学会了说话和做,说话和说,说话和说,胡说八道。他们学会了毫无羞耻地爬上同学的头,羞辱湖南的王力可嘉俊。他们学会了向XX系汇报老师讲课,学会了用假的就业证换毕业证,学会了在公共场合慷慨激昂地喊口号,学会了在背后微笑。
当然,中国教育也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文化和自然知识。但是,在培养学习能力、塑造独立人格、培养健康素质、传承人类文明等更重要的方面。,就是:喊着“以人为本”的口号,它做的是故意把你教育成一个容易被某些人控制,愿意被某些人控制的机器;公开提倡的是“素质教育”,默许的是“应试教育”;公开宣传的是“符合国际标准”。越来越糟糕的是,除了各种远远超出国际“轨道”的收费外,实际上与国际先进文明的潮流背道而驰...
诚然,中国教育界的许多学生仍然有他们真正的人格和良知,这是由于时代的开放和信息技术的巨大进步——大律师张思智先生说,“互联网是上帝给中国人民的最好礼物”,“互联网万岁”。在今天的中国,没有人有能力像五七十年代那样,教育全民成功地被一个脑袋指挥,到处歌颂喊“万岁”。即使到处都是饥饿,到处都是混乱,他们也会唱《快乐天堂》《大形势》。中国教育在那个时代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当然,这不仅仅是中国教育的功劳,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当然,这也归功于一些老师和学校领导的努力,他们依然坚守着教育者的良心和理性。著名人士有主张“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精神基础”的北大钱理群,反对“伪圣化”的清华高中韩军,倡导并践行真理、自由、人格等“新语文教育”理念的南京师范大学高中王东升,公开宣称“不跪教”等。有无数名师默默工作,坚守。当然,中国的教育也在不断改革。教育界很多同事也在努力打破身体的枷锁,努力创新,走上新的道路。但在升学率和思想的苛刻魔咒下,往往只能做到“技术上的提升”,而很难有根本性的“观念突破”和“特立独行”。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只能戴着脚镣,试图跳出一些“美丽的舞蹈”,但很难挣脱脚镣,摆脱手铐和脚镣
闵陈良先生在《什么证明我们坚持了真理》一文中提出:“教育,只有教育,只有让更多的人知道真理,一个社会才会把坚持真理视为理所当然。”有道理,但如果中国的教育不进行根本改革,这种教育只能是忽悠人的另一种手段。
很难想象中国的教育改革不改变高考以分数论英雄的制度,就能走上一条真正有意义的新路。这些问题,从来都不是考试制度本身改革就能解决的。简单来说,中国高考学生是否可以抛弃分数英雄论,学习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综合考试录取方式,包括学生的品德、身体素质、爱好特长、社会实践等等?可以学习他们大学有自主招生权的形式吗?目前,公共权力腐败无孔不入,大学在拉拢权力和财富,学校当局是权力的附庸,大学也变得丑陋不堪,混锅碗瓢盆,单方面改革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一目了然。中国教育落后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投资严重不足,人均教育支出不如非洲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乌干达,有限的资金被人为不合理地集中在几所“重点学校”,导致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教育极度不平等。但是,在目前公共权力几乎完全暗箱操作的情况下,公共汽车、公共旅游和公共餐饮每年浪费数万亿美元,人民根本无法有效监督和限制,怎么可能有有效手段要求大幅增加教育投资,实现教育公平?中国的教育也是被一些人打着漂亮口号的幌子严密控制,但实际上是为了不损害他们垄断的特权利益。不打破这种控制,如何才能真正实施“人文教育”?因此,中国的“教愚”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中国特色现行体制创造的“伟大成就”......
1.《闵良臣 林明理:中国教育是如何把孩子“教愚”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闵良臣 林明理:中国教育是如何把孩子“教愚”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620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