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
地理环境复杂,自然环境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世界最高。人们赋予它“高山生物天然种质资源库”的美誉。在几千年漫长的畜牧业发展历史中,三江源地区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仍然保留着相当大的规模,这为古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个
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
中国的三江源
也是世界三江源之源
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中国西部的青海省,平均海拔3500-4800米,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地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面积最大的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生态安全屏障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三江源的“安全”不仅关系到青海省和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也关系到世界的生态安全。所以三江源不仅是中国的三江源,也是世界的三江源。
二
山河之美,自古有之
三江源
宗珊的水源之地
在三江源扎多-志多地区,科学家发现了大量石炭纪蜻蜓动物群化石。过去,这些生物群主要生活在低纬度温暖的浅水区。这些化石的发现间接证明了三江源所在的地方是一片汪洋大海。
三江源区冰川主要分布在昆仑山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脉和唐古拉山海拔5800米以上的山脉。江根迪如,在格拉丹冬季雪峰的西南侧,是长江的起点,距离6300多公里。它已被确定为长江的积极源头。
三江源地区分布着冻土,冻土的冻融交替也会作用于地表形态,形成独特的冻土地貌(也称冰缘地貌)。
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扎多县安塞乡,有一个特殊的峡谷,这里发现了300多平方公里的白垩纪丹霞地质景观,被称为“青藏高原最完整的白垩纪丹霞地质景观”,是名副其实的青藏高原“红石公园”。
三
“中国水塔”是生命之源
三河的水来自天空
一条河向东流
三江源地区水资源种类繁多,每年向三江源中下游供水近600亿立方米,覆盖中国66%的地区(包括南水北调工程覆盖的地区),是中国和东南亚10亿多人的生命之源,被誉为“中国水塔”。三江源国家公园有许多湖泊,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67个。这些湖泊仿佛镶嵌在高原上的镜子里,反射着蓝天空和圣洁的雪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耀眼夺目。
三江源地区的湿地总面积为4.17万平方公里。根据它们的成因和特点,可分为四类:湖泊湿地、沼泽湿地、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三江源湿地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在三江源区,湿地在很大程度上调节冰雪融水和地表径流,也能调节当地气候。
三江源地区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93.3亿立方米,主要补给来源为自然降水和冰雪融水,通过侧向补给河流径流转化为地表水。地下水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水资源。但是在三江源地区,地下水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困扰。例如,在公路建设中,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很大。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路基下沉,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故意的
纯净独特的生态腹地
建造生态屏障
守护清水东之流
三江源国家公园地貌类型丰富,横跨暖温带和温带,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具有气候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变化的复杂性,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多样性生态系统。
由于青藏高原长期没有隆升,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土壤、植被等自然环境还处于年轻的发展阶段,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比较简单。高寒生态系统稳定性低,易受外界因素干扰,调控机制不完善。一旦被破坏,恢复起来极其困难和缓慢,有时甚至不可逆转。
目前三江源公园林地资源总面积约30万公顷,仅占公园总面积的2%。三江源公园的乔木林主要是由针叶树种组成的天然林,其中云杉和圆柏分布广泛,积累量最大。从乔木林往上,在森林和草原之间,你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灌木。
高原“小江南”:板马县年平均气温2.4℃,境内年平均降水量638 mm,年蒸发量1281 mm,仅次于九知县。夏秋半马青山绿水,气候湿润,景色迷人。
草原生态系统是三江源国家公园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草地资源总面积约996万公顷,约占总面积的81%。在过度放牧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三江源公园草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草较低,地下根系较浅,生产力大大降低,鼠兔灾害不断发生,部分地方成为黑土滩,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
青藏铁路建设中,考虑了野生动物通行问题。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穿过广阔的高原,这里也是许多野生动物的家园,如藏羚羊和藏野驴。为了减少交通线路对动物迁徙和繁殖的影响,道路规划者根据不同动物的迁徙习惯,做出了很多努力来构建各种“生命通道”。
五
天地和谐相处
三河的水来自天空
一条河向东流
三江源地区花卉代表——报春花、龙胆、油蒿、红景天。
生长在高山岩石滩的全叶绿绒蒿和刺绿绒蒿。
碎花报春
出生于海拔1000-4400米的沿海和内陆河漫滩盐碱地和沼泽草甸。
花粉丛报春花
出生于海拔2900-4800米的沼泽草甸,以及水边和池边草原。
三江源地区有28种有蹄动物,占全国有蹄动物的42%。其中藏羚羊、藏原羚、瞪羚、野牦牛、藏盘羊、帕米尔盘羊、喜马拉雅麝、藏马鹿、四川扭角羚、藏野驴等10种为青藏高原特有。
黑颈鹤
大天鹅
青藏高原特有鸟类60种,占青藏高原鸟类种类的55.75%,占我国特有鸟类的60%。三江源地区有16种珍稀濒危特有鸟类。
(干)地
古代江源文化秘密
文化没有界限
独特迷人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考古学家在格尔木河上游的脱脱河和可可西里收集了大量石器。根据C14,它们大约有3万年的历史,表明三江源地区至少在3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有人类就有文化逐渐成型。
在漫长的历史中,三江源地区长期相对稳定的自然条件促使当地人学会了因地制宜,建立了许多物质文化基础。藏传佛教的传播进一步促进了三江源文化的形成,增添了神秘的宗教色彩,进一步丰富了三江源文化的体系和精神文化。
西藏人根据自己的习惯设计的藏式瞭望塔,从当地人——萨姆一家开始,功能丰富,耐寒耐热,帐篷也从简单的牛毛帐篷发展到了漂亮多彩的帐篷。
尽管环境艰苦,资源匮乏,当地人仍然享受着丰富的美食,如牦牛肉、奶茶、巴赞和酥油茶。悬挂在寺庙柱子和墙壁上并绘有各种佛像和图画的布匹卷轴画被称为唐卡。唐卡起源于苯教,颜色经久不衰,所以在三江源地区很流行。
每年7、8月,三江源地区气候逐渐转暖,各地开展历史悠久、规模各异的传统赛马节。盛大的开幕式和丰富的赛事构成了三江源的赛马节。
三江源地区是一个多宗教并存的地区。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是三江源的两大宗教信仰。翻山越岭,祭海晒佛,是信徒必不可少的活动。
三江源让我们感受到美好的自然世界
它们美丽而脆弱
需要我们好好照顾它吗
下一个通知
首都科学讲堂
70年的自然资源勘探
吴海成
自然资源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普委员会副秘书长
国土资源老科协科普委员会副主任
时间:9月15日(周日)
9: 30-11: 30(包括通信)
地点:首都图书馆B座4楼1号电影院
北京市朝阳区东南三环88号
现场参与:
不需要报名。可以在指定时间去“首都图书馆B座4楼第一电影院”,现场参加。
在线参与方式:
关注首都科学讲堂微信官方账号,每周日讲堂开播前发送北京时间和YY平台直播链接。点击实时观看!
诚挚邀请您参加首都科学讲堂
期待您的参与~
三江源国家公园:这片神奇的土地
首都科学讲堂
微信:sdkxjt2017
让科学在你耳边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