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商专栏:2017年以来,各种资本巨头在便利店行业风起云涌,使得便利店业态和无人零售、社区生鲜店、杂货铺、家政服务成为线下新零售“五虎”之一。其中,红杉资本和肖春资本的布局非常严重。六家公司从这两个资本中获得了巨额投资。每个项目的融资金额和估值一再刷新,也让其他各大资本心动
让我们看看最近的主要投资案例:
2017年2月9日晚,屈谦CEO曾陈超创办的斑马资本宣布投资3亿美元建立一家方便蜂便利店,并组建了以王耔为首的隔壁便民团队。
2017年10月29日,先升火、绿城地产和上海郭毅电子商务公司以8400万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北京好邻居便利店。
2018年3月9日,西北便利店之王Xi安天天宣布收到2亿元的A轮投资,肖春资本牵头投资。
2018年4月24日,生鲜供应链老手陈登旺创办的131便利店宣布,已获得肖春资本4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2018年4月28日,福建便利店龙头苻坚便利店获得红杉资本2.4亿元投资,估值12亿元。
2018年6月1日,武汉今日便民宣布完成3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由美国跨大西洋资本集团牵头,估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就在半年前,2017年11月20日,今日便利刚刚完成2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由李新忠集团牵头,a轮牵头投资方红杉资本紧随其后,当时估值接近20亿元人民币。
2018年7月20日,由资本投资,由原石竹便利店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创办的邻里便利店,在成立仅一年后,在合肥地标广场开设了第100家店铺。
短短两年不到,近40亿资金涌入便利店行业。不能说这不是新零售的热点。为什么?
众所周知,便利店是一个资产重、背景重、网络规模重、经营管理复杂精细、单店销售产出低的行业。成立后8-10年内形成规模并盈利是普遍现象。以城市化为核心的商业模式,至少需要300-1000家门店才能在一个城市形成影响力,这与大卖场的跨市发展完全不同。
一、风险投资选择行业的原则
在众多新的零售业态中,便利店无疑是风投眼中的热点。虽然它在世界上已经发展了90年,并不年轻,但在发达国家,无论经济如何变化,它都一直屹立不倒,充满活力。日本7-11是研究零售业的经典标杆。
2016年,互联网公司和投资者掀起了学习7-11创始人铃木文敏的名著《零售哲学》的热潮,以7-11为代表的便利店行业再次开始受到企业家和资本的青睐。红杉资本中国创始人沈南鹏曾表示,无论电子商务势头有多强劲,零售连锁店,尤其是便利店,肯定会成为最终赢家。
本质上,便利店行业的很多核心要素与风投选择行业的基本原则高度一致。难怪转行新零售的风投开始关注便利店,各电商也在学习和尝试便利店的布局和合作。我来说说风险投资选择行业的五个基本原则:
1.高天花板
第一个原则:行业足够大,增速快。对于风投来说,数百亿的市场是起点,行业两位数的增长是长期的动力。
近年来,无论是线下的商场、百货公司、大卖场、专卖店,还是线上的传统电商巨头,都经历了增速大幅下滑或业绩低迷的局面,而小便利店行业则在这里独领风骚。中国连锁加盟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便利店行业增速达到23%,市场突破10万家,销售额突破1900亿元,便利店成为线下零售业新亮点。
2.风口大
第二原则:符合时代潮流和政策导向。2016年下半年,新零售成为风险投资的新出路,投资和消费升级成为热点趋势。
大城市白领和90-00后是目前的主要消费者,便利店是最常光顾的业态之一。大部分消费者对便利的高需求已经成为购物行为的首选,消费将进一步从大卖场和电商转向相对较小的便利店。另外便利店也是全渠道模式下最好的线下联系人,最后一英里想象空巨大。
3.爆发力强
第三个原则:企业可以在资本的推动下快速扩张。融资额度高对风投来说不是大问题,但风投即使给足了钱也不能快速发展才是大问题。要知道风投的钱是来自LP的,在中国市场投资后6-8年获得回报是LP的平均需求。所以VCs一般喜欢先对焦再快速的拓展模式,就是先夯实基础再快速复制。
7-11,罗森等知名便利店约占日本加盟店的90%。特许连锁经营是他们实现万店规模的核心扩张模式。风险投资看好便利店投资门槛低,后期发展爆发力高。希望先强调资本投资,打造核心竞争力和直营店基础,再通过轻资产加盟和合伙的模式,实现网络规模的快速发展,非常符合风险投资的投资风格。
4.护城河很深
第四个原则:商业模式门槛高,不怕跨行巨头竞争。零售业是高度细分的。无论是BAT、大型超市还是百货公司,原有的销售规模优势都无法直接转化为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
国际知名便利店品牌都是单格式公司,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卖场都没有开过真正的便利店。至于线上电商的低价长尾优势,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快速便捷购买的需求,这是便利店的优势。
至于便利店背后复杂高效的供应链体系、精细化的运营管理体系、网格化的店铺网络,这是一个不是一蹴而就的差距,看似简单的行业其实门槛很高。
5.接近金钱
从TMT,O2O到ARVR,共享经济,无人上架,区块链等热点,这两年虽然有风投的涌入,但是每个行业的成功人士都很少,其中一个就是没有造血能力。无法获得足够的收益,在血淋淋的教训之前,风投们已经逐渐回归到投资理性和商业模式的本质。企业家应该停止谈论GMV和DAU等虚拟指标。风投更关心的是如何实现销售收入。
二、风险投资的逻辑
我认为,资本押注便利店行业主要考虑以下三点:
1.便利店是近场零售的成功代表形式
近场零售是时代潮流。现在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价格不再是核心。方便快捷成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重中之重。最近很流行的瑞幸咖啡就是代表。
便利店业态可能是所有近场零售模式中唯一被市场大规模验证的行业,其中有很多成功的企业,也有很多盈利的企业。便利店通过遍布全市的商店网络为高流量目标消费者服务。除了现有的主流门店销售,未来还可以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比如领先的仓库和加工点、数字化采集、增值服务、跨维度引流、店内社会化等,可以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
2.业内有大量投资目标可供选择,时机已到
中国便利店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整体销售额仅占社会零售总额的0.52%,远低于发达国家。按照日本或者港台的人口比例,未来至少增长5-7倍空。
尽管如此,国内各级城市仍有数百家业绩良好、市场占有率高的民营便利店企业,以城市化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便利店的竞争对手。即使是日本三大巨头,也很难通过跨区域发展快速击败地头蛇,这为资本项目选择比较和价格优化提供了大量样本。
此外,在五家新零售商中,虽然资本有各种形式的布局,但大多数项目都是从零开始发展的,投资风险巨大,时间和成本不可控,成功率低。但是便利店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大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还有很多成绩可以改进空。现在进入刚刚好,风险更小。
3.资本促进了行业的整合
其实站在风口的便利店投资主要集中在红杉和肖春。众所周知,风险投资机构一般选择龙头企业投资细分轨道,只投最好的,不需要投第二名。这也是红杉资本成名的投资逻辑。
但其实都投了两家以上的公司,说明行业整合可能有提前布局的考虑。由于我国各级城市之间的巨大差异,资本首先投资于不同城市的领先便利店企业,短期内企业之间不会有直接竞争。未来,品牌整合、供应链整合、流量整合等资本驱动的整合,可以实现网点的巨大增值效应。以后可以选择整合后上市,也可以选择卖掉整合后的企业,比如阿里或者腾讯,这些都是疯狂布局下的。这是非常可能的未来趋势。
每次经济下行,都会有大公司。1989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日本开始进入“失落的十年”,大卖场纷纷倒闭。相反,日本的便利店行业逆势迅猛发展,从而成为当今日本最重要的零售业态。
2018年,中国经济将面临巨大压力,中国便利店是否会成为最繁荣的零售业态还有待观察。
编者按:数据显示,便利店已经成为实体零售企业中增长最快的业态,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企业潜力无限的战场。然而,在高增长下,它面临着存储效率和成本的双重压力。中国便利店行业出现了哪些新趋势?以后如何突破?对此,“联商。com”特别计划“分析中国便利店”,通过专家分析,采访高管和店长,解读典型企业案例,一起探讨便利店里的那些事情。
1.《投资便利店 两年近40亿资本涌入便利店 背后的投资逻辑是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投资便利店 两年近40亿资本涌入便利店 背后的投资逻辑是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827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