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石、奇松、云海、温泉是“使节节”——黄山如日中天、美丽动人。
为了登黄山,我是煞费苦心。重读徐迟的《黄山记》、菡子的《黄山小记》、黄秋耘的《黄山秋行》,在网上查阅资料,浏览了无数的黄山图文。现在我终于要用自己的“心灵之窗”去实地领略和感受,不由得兴奋不已。全国散文作家走进皖南文学采风活动一结束,我便和南京女作家侯洪涛及其母、甘肃女作家毕琴、河北女作家周芳芳约定,明天登黄山。不想,晚上就下起了暴雨。翌日清晨,雨势未减,但是丝毫没有打消我们登山的决心。我们登上了通往黄山的客车,于上午11点抵达了黄山脚下汤口镇。等安顿好住处,吃完中午饭,已经是下午1点,看来是不能登山了,否则今天就不能下山了。于是我们选择了先游览黄山的翡翠谷和九龙瀑景区。
翌日早,文友胡芳芳、毕琴因定好返程车票,就不能登山了,我只有和文友侯洪涛及其母攀登了。我们吃过早饭,备好午餐,踏上了通往黄山的旅游大巴。透过车窗,细雨朦胧中山石松林频频闪过,周遭是一片青青世界,偶尔一缕缕云烟飘过眼前,幻想着扯它来做我的披肩,在山间泉畔轻灵曼妙的舞蹈 。一路上,炊烟袅袅的农舍,黛瓦粉墙的徽建筑,绿意盎然的水田,山陵起伏,竹林秀茂,溪流清澈,晨韵悠然,美不胜收。不用上黄山,只这一派田园风光已让我陶醉。8点,我们终于赶到了黄山前山的登山入口处——慈光阁。
这里矗立着一块巨大的花岗石碑,上面镌刻着“世界地质公园”几个朱红大字,看来黄山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始建于明代的慈光阁,位于老人、朱砂两峰之间,曾为徽、宣二州禅林之首,现在已辟为黄山博物馆。兹光阁墨柱青瓦,其重檐式建筑彰显出中国古建筑独有的神韵,正门的匾额题有“兹光阁”三字,字体大气而端庄,仔细一看,竟是董必武所题。立于兹光阁前,环顾周围,群峰环绕,林茂竹修,清新幽雅。向上仰望,只见其身后山峰直入云霄,而苍松翠柏更立险峰之上,宛如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画直铺于眼前。黄山,我终于踏上了你的土地。伴着细雨,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甜味,抚摸着每一寸肌肤,润润的,爽爽的,心也随之舒展开来。 蜿蜒蛇行的盘山路险峻异常,看那劲拔松树,还有那漫山绿竹,真是苍山如画,翠竹如海。
我们冒着细雨,开始了艰难的徒步攀登,向迎客松景区挺进。
细雨未决。不知不觉中雾蒙蒙的漫了下来,黄山似乎退到了大幕的后头,稍远一点的景致已看不清晰,我们在朝思暮想的绵绵云海里试图着继续跋涉。想起昨天九龙瀑山路上的小伙子对雨雾登黄山的提示:低头看路,抬头看雾;前后看客,左右看树。此言不假。洪涛的母亲虽然已经74岁了,但是仍然精神矍铄地走在我们的前面。登山前洪涛还建议坐缆车,被其母硬是给否决了。山势越来越陡,越来越险峻,攀登越来越艰难。时近中午,我们终于穿过从容亭,到达了立马桥,这时雨势有些时下时停。
位于青鸾峰下的立马桥,从石罅中流出的泉水湍急入瀑,穿过涵洞,飞流直下,而山间云雾缭绕,下临绝壁。山峰上“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的巨幅摩崖石刻赫然醒目,据说为唐式遵将军1939年所书,黄山石工冒险凿刻而成。无论是从镌刻难度还是技艺,都堪称全山摩崖石刻之冠。它的高难和艰险,可称飞鸟难度,足见“徽州石工名天下”的称赞一点不虚。再远望天都峰鲫鱼背,突然一岩高耸,挡住眼帘,真是骈列舒张,横绝天表,众岫叠岭,效奇献秀,尽在一览。此刻此景,令人振奋,洪涛拿出在云南旅游时买的陶笛,尽情地吹起来,似乎在为这绝秒的景致伴奏。望着升腾的云雾,忽感腹中饥饿,拿出干粮,胡乱吃了几口,顿觉豪气丛生。抬头仰望前方的石阶,陡峭异常,几近垂直,狭窄得只容一人通过,手脚并用艰难而上。此刻,洪涛落在后面,我大吼一声“洪涛,上啊!”,我们一起奋力向前冲过云梯天险。狭路相逢,勇者胜,登山如此,人生亦如此。
俗话说,逢山见庙。黄山却是唯一一所没有千年古刹的山。当我们登上半山寺时,却发现,这座寺庙不是古建筑,而是现代人修建的。香火不多,有的只是美景。寺庙位于黄山龙蟠坡下,依山而筑。它背依嵯峨山峰,前临千仞绝壁,险峻异常。有时云絮如绵,滚滚无声,伸手可以掬取;烟涛茫茫,云幕下笑语喧哗,唯闻其声,不见其人;有时阳光灿烂,照耀得云海上闪出细雨霏霏,变化无穷,平添佳兴。此刻,雨歇的黄山,云雾在山间缭绕,空气澄静清新,令人陶醉。站在观景台上,凭栏眺望,巍崖深壑,各具姿态。远处梦笔生花石,一石挺立,下圆上尖,峰尖石缝中,长有一株古松,犹如盛开的鲜花;猴子观海景,高耸的岩石酷似一只猴子蹲在上面观云海;十八罗汉朝南海图,一片石柱,参差林立,如一群面朝南海的罗汉。沉醉间,云雾飘荡而来,一会儿如丝如带,如帛如棉;一会儿浩瀚无际,如波澜起伏的大海。
前面就是小心坡,穿过它便可到达迎客松景区,据说是一条最难突破的天堑。迎面遇到一位老人,言语中对小心坡的惊险不屑一顾,说“一线天”更加刺激。我们当然不会放弃挺进“一线天”。跨过赤裸的山脊,潜入蜿蜒山洞,走走停停,半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已接近小心坡。这时风起云涌,山风大作,树枝呀呀作响,小雨再次袭来,借风势扫向单薄的我们。一瞬间,我们已凌空于壁立万仞的岩壑之上,满目奇峰怪石,劈地摩天;松树皆长石隙中,枝虬而叶短,苍郁而葱茏,刚劲而挺拔,陡峰秀色,俱手可揽。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我们相互拍照,不想错过这绝妙的佳境。
穿过渡仙桥,只见有一处两壁夹成的狭长石巷,这就是“一线天”。此刻,我们已经是气喘吁吁,腿脚发软,下半身已经被雨水浸得湿漉漉的了。“一线天”,真如老人所言,给我们太多的刺激。它宽处不过2米,窄处仅半米,中间盘道有多级,只能容一人通过。人行其中,仰望长空,蓝天仅存一线,若非正午当空,不见天日。 它是天成?还是人为?狭窄陡峭的石阶两侧如刀劈斧削一般,山风也趁此缝隙呼啸而过,恣意嚣张的在山窝处回旋闯荡,不寒而栗。在上面仰望长空或是俯视山下,会让你感到自然的神奇。清人李斐有诗云:“云里石头开锦缝,从来不许嵌斜阳。何人仰见通霄路,一尺青天万丈长.”记得我前年登泰山6566级台阶时着实过瘾,来黄山却知道了她何以做到令五岳失色。 正所谓“乱云飞渡仍从容,无限风光在险峰。”此时此刻唯有用毛公大气磅礴的诗词才能加以诠释。
过“一线天”,登数十级,回首再看,可见三座参差不齐的小石峰相拥而立。峰巅似剑,纯石无上,峰上奇松挺拔,形态各异。当云雾缭绕,峰尖微露,似海中岛屿,人们喻为神话中的蓬莱仙境,故取名“蓬莱三岛”。相传,唐代玄宗爱妃杨玉环缢死于马克坡后,一缕芳魂即游到此处。岛上金童玉女、仙子神姑将她迎到仙宫“玉妃太真院”。不久,奉玄宗之命,四处寻觅贵妃阴魂的道士亦风尘仆仆地赶到,并受贵妃之托请玄宗早日来此聚会。玄宗得知杨贵妃的行踪后,很快一命归天,魂魄来到这“蓬莱三岛”,同贵妃相见如故。从此,两人又在此过上恩爱的夫妻生活,终于实现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技”的美好愿望。今人有诗云:“传说神奇信有无,太真曾此作仙居。唐皇遗使蓬莱境,钿盆情深盛泪珠。”
我们有惊无险的到了玉屏楼。等到了闻名遐迩的黄山标志——迎客松时,已是气定神闲。
此刻,小雨仍旧淅沥,但迎客松前人流如注,熙熙攘攘。游客到此,顿时兴趣倍增,纷纷摄影留念,引以为幸。远望,一巨石宛如大象昴首望天,大气天成。石像前面的迎客松,位于玉屏楼左侧,倚狮石破石而生,海拔1670米,高10米,胸围2.05米,枝下高2.54米,树龄至少已有800年。它笼罩在空蒙的山雾中,如身着轻纱的仕女,玉手轻扬,雍容大度,姿态优美,注视着大好河山,于婷婷玉立间尽显其美丽与端庄。诗云:“美目盼兮,巧笑靓兮”我想她一定是在经历了千年风雨,看遍春花秋月之后,才能有此般的淡定与从容。忽然雾散了,人们大声叫了起来,迎客松自云雾中走出,如美人轻撩面纱一般摄人心魄,清秀而温婉,热情而真挚。黄山迎客松是黄山松的代表,国之瑰宝,其知名度可谓高矣。上至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下至车站码头,随处都会发现它的身影,就连宾馆的屏风,庭院的影壁,也有迎客松的姿容。登堂入室的迎客松,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象征。正是:奇松矗立玉屏边,四季伴生云雾间。根下从无一撮土,青狮石上寿千年。沧桑阅尽国之宝,岁月轮回对御筵。举臂广迎四海客,和谐包纳五洲贤。
我们完成了这次登山的使命——到达迎客松。这回,洪涛说啥也要坐缆车了下山了。在阵阵的轰鸣声,玉屏索道的缆车徐徐开动,车窗外景色多彩秀丽,山势陡峭而崎岖,林木葱郁而挺拔,真是“横看成岭侧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缆车速度很快,根本没给我们太多的时间去远眺那些无限美好的风光,不过只十几分钟慈光阁就在我们眼前了。我们走出缆车站,在慈光阁的观景台上拍下了最后一组照片。
黄山一日,虽然没有如愿尽揽黄山之奇妙,但我们在山水之间感山川之秀丽,思造化之神奇,颇有所得。黄山是羞怯的少女,一如那大家闺秀躲在阁楼上脉脉含情的窥望;黄山是聪慧的婉娘,洞察了我的心境,陪我雾锁双眉。登上一千八百多米的高处纵览,山中奇峰汇聚,峭壁千仞,拔地擎天,峥嵘崔嵬。青松在悬崖上争奇,怪石在奇峰上斗艳,烟云在峰壑中弥漫,霞彩在岩壁上流光。大自然的美在这里汇聚,在这里升华,赋予它超凡脱俗的品质,塑造出它威武雄壮的气概。在黄山的面前,时空变得狭小,沧桑变得平淡。“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它是大自然的骄子,独领天下奇山的风骚。
黄山之奇我也许仅仅读过了一页,但无论怎样,没有到过黄山,黄山永远只是一个概念,登一次黄山,生活将会绚烂无比。
吴云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青年诗人学会会员、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研究会理事、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通榆工作站站长、白城市作家协会报告文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文学季刊《风车》编委会副主任。有百余篇诗词、散文、报告文学、小小说等作品在国家、省、市报刊发表或获奖。被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会等国内多家部门联合授予“中国时代德艺双馨艺术家”、“中国时代杰出新闻文化贡献奖”荣誉称号。著有文学作品集《生命的轨迹》、报告文学集《托起梦想的翅膀》、电视剧本《多少柔情多少泪》。
1.《18罗汉朝南海的故事,干货看这篇!俗话说,逢山见庙,黄山却是唯一一座没有千年古刹的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8罗汉朝南海的故事,干货看这篇!俗话说,逢山见庙,黄山却是唯一一座没有千年古刹的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9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