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汉朝

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干货看这篇!汉承秦制:秦朝给汉朝多少大礼包,汉朝强盛离不开秦朝的负重前行

汉朝王朝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贡献巨大,在现代人当中也是知名度很高的王朝。我们现在称之为汉族、汉语等的原因都与汉朝王朝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王朝也是继秦朝之后第一个稳定发展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的王朝,为后来各大历史朝代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这个朝代的存在是整个中华民族能够凝聚成一个整体,不断进行历史传承的重要原因。大汉王朝建立之后,东汉和西汉,共享国四百零五年之久,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定下了一个基调。

所以,很多人都将大汉王朝当成是古代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王朝,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正确的,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它的发展起到的是根基的作用。

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大汉王朝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这个朝代本身,与它的上一个朝代秦朝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如果说,没有秦朝在前面的道路建设,那么,大汉王朝可能就不会建立,也更不可能取得后来的成功。

所以,在不少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里,都认为,汉朝其实是一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的朝代,它之所以能够在华夏民族的发展进程中拥有如此之高的影响力,与秦朝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的。

那么,为什么说汉朝是依托于秦朝而成功的呢?它的成功又与秦王朝有着哪些联系呢?本篇文章我们就来重点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看一看大汉王朝与秦朝之间的恩怨纠缠,看看秦朝究竟留给汉朝多少大礼包,大汉王朝之所以能够强盛,离不开秦朝在前面的负重前行。

首先,最主要的一点体现在制度方面。我们知道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朝代的发展最为主要的就是基础政治制度,这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也是其文化传承的基调,如果这个根基打不好,那么各方面的发展基本上都是徒劳无功的。

就像是近现代的中国历史一样,虽说,我们现在奉行的社会主义,可能并不是最为完美的政治制度,但它却是华夏民族无数人经历了上百年的痛苦挣扎,而寻找出来的道路,它不完美,但一定是当下这个时代最为合适中国历史发展的。

所以,我们建立在这样的制度基调上推行的一些政策才有实施的余地,也才能为百姓们谋取各种各样的福祉。相反,在资本主义以及近现代封建官僚主义的基础上,中华民族是没有办法进行发展的,人民的生活几近苦不堪言,也正因如此,才会有华夏民族近百十年的没落。

因此,政治制度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讲至关重要,就像是盖房子的地基一样,地基如果打不好,“建筑”再怎么华丽,再怎么雄伟,其实都是华而不实。

而在政治制度上的推行方面,汉朝不能说是完全照抄秦国的政治体系,但也基本上是差不多的,所以,才有了汉承秦制这样的说法。

最为明显的是它在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方面的延续,这套制度是由秦朝创立的,不同于西周的分封制度,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将国家的绝大部分权力集中到了君主手中,然后又以丞相为核心创造了一套官僚制度,各级官员要为上级以及皇帝负责,以此形成了官员网络,并凭此实施对于整个国家的系统化管理。

而在地方上,秦王朝当时推行的是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废除了西周以来实施的分封制度,不再分封任何诸侯王,每个官员手中虽然有一定的行政权力,却没有自治权,不具备建立军队和自我约定政策方针的权力,这也是,中国历史从奴隶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最重要的标志,是历史社会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

汉朝虽然对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完全地承袭了下来,可是,对于郡县制度却并没有进行一模一样的推广,但即便如此,大汉王朝也并没有完全推行曾经周王朝的分封制,而是实施了郡国并行制。

郡县和封国同时存在,只不过这样的局面,并没有延续很长时间,到了汉武帝时期就开始实施推恩令,通过弱化封国的权力来加强君主的权力,所以,虽然从一开始大汉王朝并没有完全推行郡县制,但自汉武帝实施“推恩令”之后,它的地方制度也在不断地向郡县制靠拢,因此,汉朝在整体的制度方面受秦朝的影响是巨大的。

甚至我们从某个方面来看,汉朝是沾了秦朝在制度创立方面的光,如果没有秦朝对于中央以及地方这两种制度的建设,那么,汉朝的行政发展其实就没有了参照物,国家发展也很难说像后来一样繁荣蓬勃。

所以,在制度方面的建设上,秦朝可以说是给了汉朝一个大礼包。

其次,则表现在文化发展方面。我们说一个国家和民族,它的人口是在不断变化的,人有生老病死,所以,子民换了一批又一批,没有谁真正的万寿无疆;领土疆域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势力强大的时候就有对外扩张,势力弱小的时候也可能被别人侵略。

但是,唯有一点是可以永远传承的,那就是这个民族的文化,这也是表现一个民族精神力量最主要的方面,是一个国家的精魂,也是区分不同民族的最主要的特征。而秦朝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影响无异于是巨大的,最主要的是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统一了车轨、文字、度量衡,这就给了文化共同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优势。

因为,如果人们文字不同、语言不同,那势必会导致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出现障碍,而一旦沟通出现障碍,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就会不断攀升,由此一个民族内部就极其容易割裂。

所以说,秦始皇对于车轨、文字、度量衡的统一实际上奠定了文化统一的根基,而也正是这样的统一让中华民族有了一脉相承的主心骨,使用统一的文字来进行历史的书写,也使用统一的语言来进行发展传承,如此民族就可以统一在一起,共同为了一个目标而进行奋斗,共同来建设同一个国家。

其实,很多人在研究历史的时候,总是会忽略文字和语言的功力,实际上,文化的割裂大部分都来源于文字语言的不相通,所以,一个国家可能会有好多种方言,会有好多种不同的文字,但是总归有一种是官方的,也正是这种官方的用语,官方的书写方式,是将不同的民族共同串联在同一个国家的关键。

因此,秦王朝在文化上做的基础统一,是对于文化发展极大的贡献,依托于秦朝的这种贡献,大汉王朝自从建立开始使用的就是同一种文字,同一种车轨,同一种度量衡,所以,从一开始在文化上就有统一的趋势,发展起来才不会犹如春秋战国那般困难。

再者是在领土疆域面积上的表现。我们都知道,进入东周之后,整个中原地区其实就进入了一种四分五裂的状态,各大诸侯国之间利益纷争不断,甚至在这种连年的纷争当中,各个国家已经在产生自己不同的文化了。

所以,到了战国时代,每个国家所用的钱币、语言、文字等等都有不同之处,也就是说,这些国家的文化已经有了朝向不同方面发展的趋势,而在这个时候,秦朝的横空出世就将领土疆域联合在了一起,将七个国家组成了一个国家,完成了领土上的统一。

而在一个国家的支持下,文化开始向着共同的方向发展,在共同的发展方向上又产生了各自的多样性,华夏民族的儿女才能够拥有共同的发展道路。

而秦朝在这一方面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虽然,它的灭国之战只打了九年,但是在这九年之前却是经历了百十年的变法改革,最终,接连战胜其他的六个国家,统一了领土,奠定了文化发展的根基。

正是其这种在领土上的统一,让大汉王朝自从建立之初就是统一的,就是完整的。实际上,如果没有秦朝对于中原地区的大一统,可能就不会有大汉王朝的诞生,或许是其他的国家会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完成统一,也或许当时的战国七雄,就如同于现在的西欧一样进行独立发展,最终形成七个不同的国家。

所以在领土方面,大汉王朝也是承袭了秦朝的土地。

最后,则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体现。实际上,在影响华夏民族发展的二十几个朝代当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耗费精力最大的就是大秦帝国,它对于基础设施的很多建设,不仅仅是为后来的汉朝提供了发展根基,更是造福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

比如说,灵渠就一直沿用至今,郭沫若先生就曾经说过: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奇观。灵渠的建设加强了中原各地的联系,方便了交通,对于生产力的提高也有着极大的作用。

其实,不仅仅是灵渠,秦朝在还是诸侯国的时候,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就十分重视,像是都江堰、郑国渠等等都是秦国所建,也都在后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都江堰更是举世闻名,在现代的水利设施建设行列里都可以称得上是奇迹。

而也正是这些建设,让大汉王朝在最开始推行黄老政策的时候可以进行倚仗,因为经历了春秋战国以及秦朝末年的连年征战,社会生产力已经降到了极低的程度,人们的生存环境堪忧,国家的整体实力不强。

在这个时候,国家是没有太多的精力去搞建设的,一旦在此时大兴土木,就极其容易受到民众的反感,毕竟在科技尚不发达的汉朝初期,搞建设就要出大量人力物力,如此,人民刚刚稳定下来的心就会再度紧绷,并不利于王朝稳定。

但是不搞建设,人民的生存条件就会更差,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而大汉王朝之所以能够在推行黄老学说的时候安稳发展,其依仗的就是秦朝留下的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凭借着这些建设可以巩固农业经济的发展,从而稳定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而如果没有这些建设,汉朝的社会生产力恢复一定是更加缓慢的,但汉朝是一个拥有很严重外患的王朝,如果国内的社会恢复速度不够快,不够彻底,那么,就极其容易在内忧外患的共同影响下而导致崩溃。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秦朝遗留下来的基础设施,对于汉朝恢复国家生产力来讲,是至关重要的。而除去这些水利的农业设施建设,秦朝在防御工事上所做出的努力也很瞩目,最主要的当属万里长城。

虽然很多人对于长城的存在褒贬不一,闻一多先生就曾经在公开演讲的时候质问过,修建了长城又何曾挡住过匈奴?但要知道的是,长城的存在并不是致力于完全阻挡住所有外来民族的入侵,而是要对中原地区的文明发展起到一定程度上的保护作用,减少中原地区的国家受到北方少数民族侵扰的次数。

实际上,没有任何一种防御工事是完全有效的,长城也是如此,它虽然没有完全挡住匈奴,但是在保证国家安全方面也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其实,中国古代所有的大一统王朝里只有两个王朝没有对长城进行过修缮,一个是元朝,一个是清朝,这两个在某种意义上都属于外来征服王朝,所以,从此可以看出,长城对于中原文明有很重要的保护作用。而也正是这种保护,让大汉王朝在国力空虚的时候有了屏障,很大程度上免于遭受匈奴的入侵。

而且汉朝受到了长城带来的益处,在建设长城方面却远没有秦朝付出的代价大,因此,秦朝其实是在汉朝前面负重前行的王朝。

我们上面也说到过,汉朝初期是不具备建设各种设施的基础的,如此,如果不是秦朝的设施建设,汉朝的发展虽谈不上举步维艰,但也必定是困难重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说大汉王朝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其不仅仅是表现在汉承秦制上,也体现在文化传承,土地继承,设施建设等等方面,所以,对于汉朝来讲,秦朝的各种措施都对它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

因此,秦朝虽然只是一个二世而亡的朝代,但它对于古代历史的贡献也是巨大的,是后世人不可忽略的。也正因如此,易中天老师才会说,china在二十世纪前就是秦,是不叫大秦帝国的大秦帝国。

当然,中华文明的传承是在许多朝代的更替中进行的,每个朝代对于后世的发展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也都对华夏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努力,而王朝更替虽然残酷,但也是因为封建制度本身的问题,需要它在王朝更替中去弥补自身制度的缺陷,如此,每个朝代的更替都是历史的必然,也必定会为历史的发展留下些什么。

因此,我们作为现代人在认识王朝更替的时候还需要理性,要看到各大王朝传承背后的历史规律,看待传承过程中的制度作用,如此,才能更好的认识历史,才不会被某一个历史事件所影响而导致忽略历史发展的整体。

1.《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干货看这篇!汉承秦制:秦朝给汉朝多少大礼包,汉朝强盛离不开秦朝的负重前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干货看这篇!汉承秦制:秦朝给汉朝多少大礼包,汉朝强盛离不开秦朝的负重前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53514.html

上一篇

2000前的汉朝古墓看这里!2000年汉墓被盗,四个盗墓贼丧命于此,出土文物不下百亿

下一篇

关于20个汉朝我想说《汉代诗歌大全集》卷1(1-200篇)所思在天涯,望望江上舟

【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专题两汉时期的经济发展概况

【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专题两汉时期的经济发展概况

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相关介绍,一、农业的发展 1.铁犁和右倾 铁农器具在西汉时期已经普遍使用,以右倾为主。 主要采取二牛抬杠形式,到东汉时二牛抬杠法已推广到珠江流域,出现更为简便的一牛挽犁牛耕法。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播种耧车,...

关于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我想说两汉时期的经济发展概况

关于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我想说两汉时期的经济发展概况

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相关介绍,一、农业的发展 1.铁犁和右倾 铁农器具在西汉时期已经普遍使用,以右倾为主。 主要采取二牛抬杠形式,到东汉时二牛抬杠法已推广到珠江流域,出现更为简便的一牛挽犁牛耕法。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播种耧车,...

【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汉承秦制:秦朝给汉朝多少大礼包,汉朝强盛离不开秦朝的负重前行

【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汉承秦制:秦朝给汉朝多少大礼包,汉朝强盛离不开秦朝的负重前行

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相关介绍,汉朝王朝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贡献巨大,在现代人当中也是知名度很高的王朝。我们现在称之为汉族、汉语等的原因都与汉朝王朝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王朝也是继秦朝之后第一个稳定发展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的王朝,...

【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专题汉代敬老养老的赋税制度

【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专题汉代敬老养老的赋税制度

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相关介绍,资料来源:法治四川作者:北京法院 霍尔群岛 魔杖制度又称魔杖制度,可以说是中国第一部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述:“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王杖),哺之糜粥...

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专题之皇权与商业的较量:抑制商业会垮台,发展商业导致资本向权力渗透

  • 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专题之皇权与商业的较量:抑制商业会垮台,发展商业导致资本向权力渗透
  • 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专题之皇权与商业的较量:抑制商业会垮台,发展商业导致资本向权力渗透
  • 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专题之皇权与商业的较量:抑制商业会垮台,发展商业导致资本向权力渗透

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看这里!两汉时期的经济发展概况

  • 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看这里!两汉时期的经济发展概况
  • 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看这里!两汉时期的经济发展概况
  • 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看这里!两汉时期的经济发展概况

关于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我想说汉武帝时期财政改革的历史背景如何?对农商阶层又有何影响?

  • 关于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我想说汉武帝时期财政改革的历史背景如何?对农商阶层又有何影响?
  • 关于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我想说汉武帝时期财政改革的历史背景如何?对农商阶层又有何影响?
  • 关于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我想说汉武帝时期财政改革的历史背景如何?对农商阶层又有何影响?

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看这里!汉承秦制:秦朝给汉朝多少大礼包,汉朝强盛离不开秦朝的负重前行

  • 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看这里!汉承秦制:秦朝给汉朝多少大礼包,汉朝强盛离不开秦朝的负重前行
  • 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看这里!汉承秦制:秦朝给汉朝多少大礼包,汉朝强盛离不开秦朝的负重前行
  • 10.10汉朝的经济制度看这里!汉承秦制:秦朝给汉朝多少大礼包,汉朝强盛离不开秦朝的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