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绘画的成就在秦汉镇堂以人物画为代表,在宋元明清以山水和花鸟画为代表,其中人物画的成就是宗教绘画成就最高的。
在宗教信仰兴盛的时代,宗教艺术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佛教来源于外域,在民族融合与对外交流中,中原佛教艺术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风格,丰富了中国艺术史的内容。
晋唐是中国历史上佛教信仰最兴盛的时代,人们创造出无数经典巨作。故,有人将晋唐美术史概括为“宗教化时期”。
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艺术品都已消失殆尽,然而在西北大漠深处却保留下来一座令世人震惊的艺术宝库,敦煌石窟。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西邻新疆,南接青海,地处甘肃省的最西部。
在史前,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首先来到这里繁衍生息。战国时,大月氏强盛,同化了原有的民族,独占敦煌至秦末汉初。
汉代开拓疆域,河西走廊归入西汉王朝的版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敦煌成了中西交通的“咽喉锁钥”。中原的文明代替了原有的生活方式,人们开始扩大绿洲,建造庄园,修筑城郭。
汉朝设置了敦煌郡,使它与酒泉、张掖、武威相连并合称为“河西四郡”。敦煌逐步发展成为西北军事政治中心和文化商业重地。
自元朝以后,随着海上通道的开辟,丝绸之路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明王朝下令闭锁嘉峪关。将平民迁徙至关内。此后的敦煌,成为了“风播楼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的荒漠。
清朝收复了嘉峪关外的广大地区,从甘肃等地移民到敦煌定居,改沙洲为敦煌县。1986,敦煌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从公元4世纪至公元13世纪延续的千年里,敦煌地区遗留下了众多的佛教遗迹,以莫高窟为代表的石窟、造像、壁画,榆林窑、西千佛洞等的众多石窟。
莫高窟坐落在三危山和鸣沙山之中,始开凿于366年(前秦)。至今保留492个石窟,遗留45000余平方米的壁画,彩塑2000余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佛教艺术宝库,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为一体的立体艺术宝库。
莫高窟最引人注目的是色彩鲜艳的壁画艺术。壁画内容丰富,包括佛像画、故事画、经变画、山水画、动物画、佛教史迹画、神话题材画、装饰图案画等。
《敦煌艺术的创造者》当代
《敦煌艺术的创造者》当代
1900年,石窟寺中一名姓王的道士发现了藏经洞(莫高窟第17窟),室中摆满了经卷、文书、丝绣、绘画和法器等。据当时的统计,这个藏经洞保存了4世纪至11世纪初的4万余件文物。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国外的盗贼纷涌而至,其中斯坦因一人就在英属印度政府的支持下,前后盗走了文物一万余件。至今,敦煌的文物散落在英、法、俄、日等国的收藏机构或个人手中。
陈寅恪先生痛哭流涕道:“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莫高窟艺术,不论是彩塑还是壁画,都是由中古时代的画工、塑匠创作的。他们依据的是名画家的稿本(古称“样”),即粉本。佛教艺术到了唐代,风格从稚拙到成熟,由外域而民族化,四种佛教艺术的样式逐渐固定下来,成为古代佛像制作的经典,后人称之为“四家样式”。
“张家样”是南朝梁张僧繇所创。“张得其肉”,人物形象丰满,画风为“疏体”,用笔简练。
张僧繇 五星十八宿局部
“曹家样”是北齐宫廷画家曹仲达创,佛像服饰贴体,像从水中出来一样。
“吴家样”由唐代吴道子创。“曹家样”与“吴家样”,二者风格一个近外域,一个自传统,被后人称为“吴代当风,曹衣出水”。
“周家样”,是唐代周昉创。周昉善画仕女图,人物形象“浓丽艳肥”。
周昉 挥扇仕女图 局部
佛教艺术题材的变化方面,由于宗教艺术自身的特点,表现的内容是千古不变的“经”,所以历来佛教绘画在风格上的变数比内容要大。
魏晋佛教遗址中以表现本生、因缘故事为主,多表现释迦牟尼前生为佛法真理吃苦献身,情节多惨烈悲壮,如敦煌第275窟。
到了唐代,石窟寺庙里的本生故事画逐渐被经变画(不是根据经中某一个故事而绘,而是依据一段或一部完整的佛经绘制)所代替。
莫高窟第172窟 观无量寿经变
经变画多采用单幅形式,在一个画面上组织复杂的内容,里面既包含了经文中的若干故事,也对一些大场面进行描绘。
唐代经变画以描绘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经》和《观无量寿经》最为流行。这些作品按佛经描述将极乐世界描绘得五彩缤纷、金光闪闪。
在壁画内容上,从苦难献身到极乐世界,这种变化与社会状况也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割据,民不聊生,需要精神寄托,这种忍辱牺牲的事迹符合当时的心理要求。唐代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相对富足,向往更加美好的没有生老病死的世界。
附录:敦煌经典
1、《树下说法图》,出自莫高窟第17窟
敦煌藏经洞(第17窟)发现的佛画是保存下来的唐、宋宗教绘画中极为瑰丽的珍品,是了解当时宗教艺术的发展,特别是盛唐以后吴道子等画家的艺术成就与艺术风格的重要实物。
《树下说经图》,现藏于英国,画面除左上角缺一飞天,右下角缺一男性供养人像外,保存完整,设色鲜艳,绢质细腻。没有题写供养人的题名与日期。
取材于佛教故事,描绘的是释迦牟尼端坐于菩提树下莲花座上,给菩萨、佛弟子们讲授经说法。
从构图、女供养人的发型和服饰、飞天旁的祥云等,可以推测出此画作于初唐。
2、榆林窟第2窟 水月观音
水月观音(紫竹观音)体是唐代以后流行的一种观音菩萨式样,为唐代周昉所创。
这种式样的依据是《法华经》中对观音菩萨的描述:竹林水旁,水月相映,观音菩萨坐于山石上。
把救苦救难的菩萨置于自然风光中,人物姿态舒放,比较符合中国传统观念对神仙生活的理解。这也反映了佛教的世俗化。
3、维摩诘经变,出自莫高窟第220窟
维摩诘经变画主要取材于文殊探视病中的维摩诘。这幅作品中加入了帝王群臣和各国王子的形象,且人物全部中国化,成为了当朝的皇帝或是外来使者,其帝王形象与《历代帝王图》相似。
4、《劳度叉斗圣变》,出自莫高窟第196窟
佛在竹林精舍讲法时,遇到六师外道的阻挠,佛派出舍利弗与外道斗法。舍利弗胜出,还促使外道诸人剃度皈依。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教义的广泛传播,人们的信仰开始与原始佛教越来越远,使得佛教更接近于人的生活,出现了以变文为底本的经变画。这种将信仰世俗化的行为虽然与佛教原义不同,但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5、戴帷帽地藏菩萨、沙门形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曾受释迦佛的嘱托,在释迦佛圆寂后、弥勒佛诞生前的无佛之世留在世间,教化众生。他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的形象较多的是光头或头戴毗卢冠、身披袈裟的僧人形象,一手执锡杖,一手执莲花,或手执宝珠等。
6、阿弥陀经变,出自莫高窟第220窟
依据佛说而绘。阿弥陀佛居中,神态安详,两侧为观音。池中莲花化生为童子嬉戏。平台上有伎乐演奏乐曲,正中有两天人起舞。一片祥和。
7、维摩诘像,出自莫高窟第103窟
维摩诘经变画,内容以表现文殊和维摩诘辩论佛理为主。画中的维摩诘,两眼炯炯有神,双眉扬起,从他眉宇之间的神情与奋张的胡须可以看出论辩得激烈。此图线条流畅多变,有“吴带当风”的风格。
8、观音普门品,出自莫高窟第45窟
这幅是以《观音普门品》中八难救济为题材的画作。人物表情刻画逼真,线条勾勒细腻、遒劲、简洁。作者在一个完整的画面中穿插了八个情节,左右对称,情节突出。
9、引路菩萨
“引路菩萨”,是佛教中可以引导亡灵升入西方极乐净土的菩萨。画面色彩艳丽,饰以金彩,装饰华贵。
10、伎乐天,出自莫高窟第112窟
《伎乐天》是《观无量寿经变》图的中心局部,是阿弥陀佛所坐莲花台前的乐舞表演。中央舞者手拥琵琶,应节起舞,所做的舞蹈造型是“反弹琵琶”,这是敦煌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造型。人物形象丰满,线条圆润流畅,色调华贵绚烂,构图丰满。这个场面是唐代乐舞场面的一个缩影。
11、飞天,出自莫高窟第39窟
12、文殊变,出自榆林窟第25窟
文殊菩萨坐于狮子上,体黑的昆仑奴拉着缰绳,周边几尊供养菩萨,肃然而立。造型严谨,用笔精细,设色淡雅。人物神态自然,有宗教气息。
13、金刚力士
14、地藏十王像
地藏十王,是唐代创造出来的地狱统治者与救度众生的理想人物。他们分列地藏菩萨身侧,作为人死后确认其一生善恶的判定者。
15、行道天王图
毗沙门气宇轩昂地行进在海上,双眉倒竖,威风凛凛。身侧是他的妹妹功德天,正回首相望。全图构图饱满,色彩丰富,动静有致。
敦煌,历经沧桑,几度盛衰,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五千年历程,蕴藏其中的古代文化仍旧辉煌、灿烂。从历史上来讲,敦煌文化,反映了我国历代各民族、各阶层的劳动生活、社会活动、科学技术、音乐舞蹈、衣冠服饰等等,丰富多彩。
1.《100张隋朝壁画看这里!隋唐宗教绘画,“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00张隋朝壁画看这里!隋唐宗教绘画,“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62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