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秦朝

2 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干货看这篇!如何巩固西汉政权?刘邦:需总结秦朝教训,将百姓的需要放在首位

序言: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登上长安,建立了西汉大统一政权,但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件事不是享受胜利后的快乐,而是经历了秦末天下大乱后,如何收拾那百废兴的局面。(莎士比亚。)(另一场战争。)

与此同时,经过对秦朝教训的总结,刘邦意识到单凭“以法治国”统治体系肯定不足以巩固西汉政权,还需对症下药,把百姓的需要放在首位才行,即以民为本,休养生息。也唯有这样,才能为西汉政权的巩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商鞅变法示意画像插图

秦朝灭亡的原因

众所周知,自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后,“法家思想”中的“以法治国”体系也因此而成了秦国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统治思想。

即以“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基本思想为治国方略,主张“严刑峻法”,提倡“赏罚分明”,从而借“轻罪重罚”的方式让百姓和臣子不敢犯法,那么社会自然也就安定了。——《史记·太史公自序》

而且从秦始皇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秦朝政权的结果来看,显然正是得益于秦国历代统治者对“法家思想”的推崇,才使得秦国能够实现“富国强兵”的诉求,走上了“中央集权”的道路。

也就足以证明,“法家思想”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对封建统治者实现富国强兵、巩固政权等方面的诉求是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的,这点我们不能否认。

但是从秦朝建朝十五年后就分崩离析、天下大乱的结果来看,却俨然又是另外一副模样,难道是“法家思想”其实也有不足之处吗?

法家思想代表人韩非示意画像插图

就像著名的法家思想代表人韩非曾说过的一句话,“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事宜则有功”,顾名思义,“法家思想”即便对巩固政权有着很积极的意义,但“以法治国”也应当要顺应时势的变化才对。——《韩非子·心度》

可是反观秦始皇,却显然又是一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模样,什么意思?意思就是秦朝实现了统一,从进攻转向了防守,整个政权的局势已然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以法治国”的思想自然也应该要相应的调整下方向。——《过秦论》

然而秦始皇在治国思想上却并未进行大的调整,而是继续加强了专制体系,“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同时大兴土木,“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大为推行劳军、劳民、愚民政策。——《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末农民起义示意画像插图

从而也就使得百姓有苦却说不出,或者说是根本就不敢说,一旦有所异议,那么所面临的必将就是“严刑峻法”统治体系的“重罚”。但是话说回来,百姓不敢诉苦,不代表“怨气”也会消失,逐渐累积之下,终究还是会有全面爆发的那一天。

这也就意味着在秦朝时期,百姓实则更多的是对“法家思想”的“畏服”,而不是对秦始皇嬴政真正的“信服”,充其量只能说是通过“法家思想”对“富国强兵”的积极意义实现了“疆域上”的统一,“民心”实则还需要继续巩固和加强。

正如唐代诗人“杜牧”所说,“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就足以证明“法家思想”并没有起到其该有的巩固政权的作用,反而进一步加剧了“阶层矛盾”。——《阿房宫赋》

秦末农民起义也正是因此而爆发,直接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秦始皇嬴政示意画像插图

刘邦总结秦朝教训

相信大家不难发现,正是因为秦始皇嬴政一再加强“严刑峻法”专制体系,从而导致“法家思想”并没有随着秦朝“攻守之势”的更替而发生“仁义化”的转变,而是变得更为“专制”,或者说是更为“极端化”。

也就使得百姓在繁重的赋役压迫下根本就感觉不到任何的“人文关怀”,还无处倾诉,也就是成了一个单纯的“被剥削者”。

再加上秦朝又是因为“六国”的统一才得以形成,这也就意味着秦始皇执政时期,秦始皇当时所迫切需要做到的,恰好正是让百姓建立对秦朝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也就是要尽快消除各个政权之间的文化差异,即进一步实现思想上的统一。

可秦始皇嬴政进一步加强“严刑峻法”统治体系的举措,无疑就等同于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无形中把自己放在了“百姓”的对立面。那么“民心”又该去如何去凝聚呢?思想的统一自然也就变得举步维艰。

那么我们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汉高祖刘邦从秦朝这里所总结到的第一个教训,必然就是对“民心”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也就是不能再单纯的把“加强统治体系建设”作为稳固政权的唯一手段,而是要重视起“百姓”在政权当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汉高祖刘邦示意画像插图

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中央集权”跟单纯的“富国强兵”完全就是两回事不是吗?那么接下来就简单了,只要能够了解百姓最需要的是什么,汉高祖刘邦便可以对症下药,制定相应的政策,继而实现巩固西汉政权的最终目的。

而据史书记载,“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天下既定,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

这也就意味着在西汉初年,刘邦实则面临的是一个百姓流离失所,经济低迷、物价暴涨,就连国库也是十分空虚的不良局面,而且再加上“楚汉战争”的影响,“兵不得休八年,万民苦于甚”,无疑就更是加剧了这一不良状况。——《汉书·高帝纪》

换言之,西汉初期的百姓所最需要的其实不是别的,就是能够拥有一个安定的生存环境,远离战争,能够正常的耕种生活就足够了。

而要做到这一点的话,秦始皇嬴政所推崇的“法家思想”“以法治国”统治体系显然不合适,毕竟其本质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并不是以百姓的立场为主。所以,重新选择一种更符合时势的思想统治体系,无疑就成了刘邦另外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道家黄老思想示意画像插图

刘邦采用道家黄老思想中的“无为而治”统治体系

正如西汉时期的著名思想家“陆贾”所说的,“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赫然也是在告诫汉高祖刘邦,若是想要实现西汉政权的巩固,那么势必就需要适当的调整政策,不能一直在一条路上走到底。——《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故而也就有了汉高祖刘邦“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的事件发生,采用了道家黄老思想中的“无为而治”体系。

主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也就是务求清静无为,不去过多的干预百姓民生,与民休息,充分发挥出百姓的创造力,从而在无形中实现“无为”到“有为”的转变。——《道德经》

古代百姓安居乐业示意画像插图

毕竟结合西汉初期那情势严峻的社会局势来看,主张“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黄老思想恰好就符合当时西汉百姓的需要不是吗?

但“无为”归“无为”,也不是说统治者真的就啥也不需要做了,制定一个基础的“治国框架”,然后对百姓适当的加以引导还是很有必要的。就像前文曾说过的,西汉初期的百姓无非就是想拥有一个安稳的生存环境、能够安居乐业,远离战争就可以了。

那么将其延伸到政治上的话,也就相当于要在战略上“转攻为守”,尽可能的减少对外战争,同时也就等同于是在为百姓营造安定的生存环境。

可若是想单凭这就实现“安居乐业”,明显还是不够的,因为西汉初期的“物价暴涨”,单凭百姓自己定然没办法调控物价,所以这“治国框架”的第一步,便可以从“恢复经济秩序”上面入手。

古代战争示意画像插图

刘邦恢复西汉初期的经济秩序

相信大家应该都清楚,所谓的“物价暴涨”,其实也就是“通货膨胀”,我们现代一般用来形容“货币贬值”,但是封建时期跟现代还不一样,那时候的经济体系十分落后,对以“农作物”为主要核心的“自然经济”十分依赖。

从而也就导致在封建时期,出现“通货膨胀”的绝大多数原因不是因为“货币贬值”,而是因为市场中的“农产品”数量不够了,也就是所谓的“物以稀为贵”。

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因为战乱及灾荒的影响,百姓流离失所,导致西汉初期的生产力极为低下,因此这恢复经济秩序的第一步,自然就是要从“增加劳动力”开始。

西汉军队示意画像插图

故而也就有了汉高祖刘邦下诏“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的举措。——《汉书·高帝纪》

顾名思义,就是想通过裁军的办法来缓解西汉初期的“劳动力缺乏”局势,一方面解决了因战略上“转攻为守”而可能导致的“冗兵”问题,另外一方面又为经济秩序的恢复增加了一份力量,属实一举两得。

当然,对于那些已经因战乱而流散在外的百姓的招抚工作,自然也是不能少的,就像史书所记载的,“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显而易见,刘邦的这个举措对缓解“阶级矛盾”也是可以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样是一举两得。——《汉书·高帝纪》

如此一来,有了这诸多劳动力的加入,随着耕种的人越来越多,生产力的逐渐提高,市场上的“农产品”自然也就会越来越多,恢复“经济秩序”自然也就成了时间问题。

管仲示意画像插图

刘邦下令减免赋税

继而为了进一步鼓励百姓在农耕之时的积极性,以及增加百姓对西汉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重新建立起百姓对“统治阶层”的信任,刘邦又下达了一系列的减免赋税举措。

诸如史书所记载的,“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无疑就正是汉高祖刘邦减免赋税、以民为本的真实体现。——《汉书·食货志》

与此同时,汉高祖刘邦甚至还下令将“山川园池市肆租税之入,......不入国朝之仓廪府库也”,要知道,这山川园池市肆之租税,可不仅仅只是些商铺税收以及木材税收什么的,而是“盐铁”之税。——《文献通考·卷二十三》

大家想啊,“盐铁专营”的历史最早甚至能够追溯到春秋时期,也就是“管仲”所提出的“官山海”主张,即是由朝廷垄断“山海之产”,这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便是“盐、铁”等物品。

“铁”就不用说了,作为封建时期打造兵器盔甲必不可缺的物资,其利润历来都不低,而“食盐”作为人人所必须的物质,一旦被朝廷所垄断,也就等同于是直接通过控制“百姓”生活必需品的方式来间接加强了对“百姓”控制。

古代盐商住宅示意插图

另外一方面,百姓对食盐的必需条件,也让食盐每年都能为朝廷带来极为可观的利润,就好比封建时期的“盐商”,但凡做起来的大盐商,又有哪个不是富比王侯?就好比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晋商”,便可以说是因“盐”起家。

再比如清朝时期,清政府每遇重大军需、赈务、工程之时,踊跃捐款的,往往都是盐商,少则数十万,多则能达到数百万两白银,要知道,在清朝之前的明朝,其每年的总税收水平平均下来,也仅有一千多万两左右。

换言之,汉高祖这一举措,无疑就是直接把“盐铁”的专营权交给了百姓,尽可能的让利于民,正所谓施仁政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此一来,西汉政权又怎么可能不会获得民心的支持呢?

正如清朝康熙帝对汉高祖刘邦的评价,“沛公入关时首行宽大之政,......民心既归,王业根本已定于此。”——《康熙御制文案·卷二七》

也正是得益于汉高祖刘邦对秦朝教训的总结,让他能够对症下药,把百姓的需求放在首位,推行仁政,无为而治,故而才最终为西汉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而《汉书》所记载的“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的“文景之治”盛世之景,便可以说是汉高祖刘邦巩固西汉政权取得显著成效的真实体现。

秦始皇专制示意剧照插图

结束语

正所谓以史为鉴,在如何巩固西汉政权的问题上,汉高祖刘邦的解决方案明显就是在总结了秦朝教训以后,意识到了秦朝灭亡的原因其实就正是因为秦始皇嬴政未能适时的调整法家思想统治体系,从而导致秦始皇在无形中站在了百姓的对立面。

所以汉高祖刘邦才对症下药,采纳了道家黄老思想中的“无为而治”统治体系,把百姓的迫切需求放在了他治国的首要地位上。即以民为本,以百姓作为“治国”的重中之重,弥补了秦始皇治国之时的不足之处。

从而让百姓能够建立起对西汉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为了能让能让百姓更快实现“安居乐业”的诉求,汉高祖刘邦除了在战略上“转攻为守”,尽可能避免对外战争、以及一系列的恤民政策以外,还想方设法的开始着手西汉初期经济秩序的恢复。

文景之治示意画像插图

一方面起到了宏观调控物价的作用,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生产力”的提升来间接的促进“西汉整体”实力的提升,借以实现从“无为”到“有为”的转变。

而经济秩序恢复了,百姓也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一系列的苛捐杂税更是被接连摒弃,那么社会秩序又怎么可能不会逐渐趋于稳定呢?

简单来讲,汉高祖刘邦就是通过对秦朝教训的借鉴,从恢复经济秩序入手,借着百姓自己的力量一步步的把西汉从“百废待兴”的状态逐渐扭转到了“生产力”节节攀升、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发展迅速的良性发展局面。

从而为西汉“文景之治”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亦是对汉武帝刘彻南征北战,奠定西汉辽阔版图情景的出现产生了深远影响。


【end】

1.《2 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干货看这篇!如何巩固西汉政权?刘邦:需总结秦朝教训,将百姓的需要放在首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 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干货看这篇!如何巩固西汉政权?刘邦:需总结秦朝教训,将百姓的需要放在首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89280.html

上一篇

100字秦朝故事,干货看这篇!《大秦赋》:影像叙事的历史观照——讲述秦王政的奋斗故事

下一篇

.秦朝时期的数字看这里!秦国统一天下杀了多少人?仅这一组数字就足以让人胆寒了

【2 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秦朝加强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

【2 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秦朝加强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

2 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相关介绍,事业单位考试中常识的考试难度大,知识点分散,需要持续的积累和练习。 在古代史的考查中,秦朝的出现频率较高,所以下面为大家总结秦朝的几个重要制度,以此帮助大家了解秦朝历史。 一、皇帝制度 商、周和春秋战...

【2 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历史吊诡之处:秦始皇的三大进步之举,却成了秦朝覆亡的重要因素

【2 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历史吊诡之处:秦始皇的三大进步之举,却成了秦朝覆亡的重要因素

2 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相关介绍,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帝王,他在统一中国、创立政制、厉行法治、整合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大秦帝国的建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

2 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干货看这篇!历史吊诡之处:秦始皇的三大进步之举,却成了秦朝覆亡的重要因素

2 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干货看这篇!历史吊诡之处:秦始皇的三大进步之举,却成了秦朝覆亡的重要因素

2 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相关介绍,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帝王,他在统一中国、创立政制、厉行法治、整合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大秦帝国的建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

2 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看这里!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历史老师总结:秦朝重点内容

2 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看这里!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历史老师总结:秦朝重点内容

2 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相关介绍,根据中国历史,在七年级(上),历史老师对秦国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如下概括,供家长和学生参考。 秦朝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1.秦统一中国 1)秦灭六国 (1)条件:商鞅变法的作用 (2)过程:远交近攻 ...

2 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专题之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历史老师总结:秦朝重点内容

2 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专题之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历史老师总结:秦朝重点内容

2 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相关介绍,根据中国历史,在七年级(上),历史老师对秦国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如下概括,供家长和学生参考。 秦朝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1.秦统一中国 1)秦灭六国 (1)条件:商鞅变法的作用 (2)过程:远交近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