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唐朝

关于724年唐朝我想说从我国古代科技说起:我们的祖先保持着一系列“世界之最”的记录

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智慧是无穷尽的宝物。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蕴涵着科学技术、哲学、文学、史学、艺术等广阔领域。

中国古代人所共知的辉煌灿烂的科技成就,已经足以说明,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杰出的智慧。且不说造纸、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举世闻名的古代四大发明,是怎样极大地推动了全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在许多重要的科技领域,我们的祖先,也保持着一系列“世界之最”的记录。

在天文学方面,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甘石星经》,已准确地记录了120颗恒星的位置,这比西方观测恒星早了200年,我国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里就记录了日食,这是全世界最早的日食记录,西方最早发现彗星始于公元66年。1682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再次发现了它,因而用他的名字来命名。然而,我国早在公元前613年就把它记录在案了。而且彗星每75年左右出现一次,直到清朝,它的每次出现,在我国的历史上都有明明白白的记载。

对于太阳黑子的活动,我国从公元前43年汉朝元帝时期,就有具体的记载。而西方第一次记录太阳黑子,是在807年。但在很长的时间里,对它却缺乏正确的认识,还以为它是一颗行星从太阳前面通过。直到1610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才用望远镜发现了太阳黑子运动的规律,同时,724年,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用科学方法测定了子午线的长度。

就观测天象的仪器制造而言,公元113年,我国东汉的大天文学家张衡制作的浑天仪,是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测定天象的仪器。而元代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1276年就建造了天文观象台,他创造的13种精巧的仪器,比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同类发明,要早300年。

在数学方面,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大科学家祖冲之,第一次把圆周率计算到了小数点以后7位,并确定了圆周率的密率和约率。这比公元1593年法国人维叶特得到相同的结果,领先了1000多年。

在地理学方面,张衡在公元132年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比西方类似仪器的出现,早约1700年。而明末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对石灰岩地貌的考察与研究,比欧洲最早作同类考察与研究的爱士倍尔,早了100多年。

在冶炼方面,我国在公元元年左右的西汉末年,就发明了炒钢。而英国直到18世纪中叶,才发明了它;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炼锌的国家,欧洲直到王6世纪才了解到锌是一种金属,17世纪才知道由炉甘石炼锌;我国生产镍白铜,至少在3世纪的晋代之前,但西方到18世纪才开始极力仿制,待英国人和德国人首先仿制成功,已是到了1823年的事情了。即使在冶炼用煤与焦上,我国也比欧洲早得多。

在建筑方面,7世纪,隋朝李春设计建造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首创了世界上“敞肩拱”新式桥型,标志拱桥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比欧洲19世纪才出现的同类拱桥早了1200年。

当然,我国是最早发明漆和漆器的国家,瓷器和丝织品,享誉全球,素有“丝国”,“瓷国”之称,如此等等。这份“世界之最”的清单,还可以延伸下去,但上述足以说明,在明代以前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科技的发展始终站在世界的前列。所以,世界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十分公正地说:“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15世纪以前更是如此(关于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有一句话最为传神:“确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杰出的智慧,这是显而易见的。”

记得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曾经说过,丰富的想象力和求知的冲动,永远是科学发展的内驱力。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所以能得到不断的高扬,说到底,也就在于中国民族历来具有这种丰富的想象力和永不衰竭的求知冲动。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强烈地显示出了这种气质。他们面对莽莽的大地,苍苍的天穹,萌发过无限的遐想:

天与地是怎样起源的?对此,上古有“盘古开天地”的著名传说。据说,开始时天地混沌如鸡蛋。有一位神人名叫盘古,生在其中,他用大斧子把天地劈开了,在他死后,“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胎骨为江海,毛发为草木”,天地也就这样形成了。当然,这不过是一种神话传说,但它毕竟包含了我们远古祖先对天地起源的一种浪漫的解说。由于盘古开天地的说法过于粗糙,后人很快就不相信了。但是,天地起源于一种朦胧不分、浑浑噩噩的“浑沌”状态的东西的思想,却受到了人们的重视。问题是,这一团“浑沌”的东西是什么?是金、木、水、火、土的混合物?是水?是气?世界本源的问题,又引诱着人们作更多的玄想。

天为何掉不下来?地为何陷不下去?这是人们提出的又一个问题。单是提出这个问题本身,就够奇特和大胆的了。而对此却居然有以下三种有代表性的解释,则更让人惊叹古人想象力丰富了:

一是水浮说,认为地是一个长方形的有限实体,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出水面,载水而浮,自然陷不下去;

二是气举说,认为地只是广漠的太虚中的一物,它靠大气的力量而悬处太虚之中,所以天地无所谓坠陷;

三是运动说,认为天地都处在不停的运动中,“化故从新”,周而复始,所以天地不至于崩塌。

这三种解释,在今天看来,都属于很幼稚的推测,但是在远古时代,在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还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他们能作出这样的大胆推测,已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特别是运动说,把运动看成是维系天地不坠陷的直接原因,实际上已经推测到天体运行有自身的规律,这更算得上是深刻了。

那么,日月星辰又是依照什么道理运转的呢?人们开始触及到宇宙结构整体性的问题了。正是在这里,古人让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大放异彩。大约在秦汉之际,关于这个问题,古人形成了三种有代表性的理论:

盖天说,主张天像盖笠,地像棋盘,日月星辰都附着在天盖上。盖象推磨一样不停地转动,因此日月星辰也在转动。

宣夜说,主张天是空空洞洞、无形无质的,日月星辰就运行在这无尽的虚空之中,并不是附着在天体上的。

浑天说,主张天象蛋壳,地象蛋黄,天把地包在中央,就象鸡蛋壳中央包着蛋黄一样。日月星辰都在蛋壳上不停地转动。 .

这三种理论与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宇宙真相,都有很大的出入;但不能说它们没有合理的地方,尤其是浑天说,认为地是像蛋黄一样的球体。可以说是地圆学说的萌芽。在2000多年以前能有这样的创想,是不能不令人钦佩的。

上述古人对天体演化由近及远、海阔天空的推测、想象,不仅表现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这种想象力和欲望,正成了我国古代早期天文学发展的内驱力。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天文学家张街制造浑天仪,就说明了这一点。

张衡是相信浑天说的。他不仅根据自己的观察进一步发展了浑天说,而且正是为要验证自己的理论和便于天象观测,他按照浑天说的宇宙结构模式,设计并制造出了浑天仪,张衡的浑天仪就是一个球形的东西,分内外圈,有铁轴贯串球心,轴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的方向。球内各层铜圈上分别刻着赤道、黄道、南北极和24个节气,以及28宿和日月星辰,凡当时已经发现的天文现象,都在仪器上刻画着表现出来,他还把浑乖仪与古代用来计时的一组滴漏壶联结起来,利用壶中滴出来的水的力量,推动齿轮,再带动浑天仪,一天一转。这样,他就使浑天仪上所刻的天文现象按时刻自动地显现出来。无论这种浑天仪还有什么缺陷,张衡终于把古人想象中的天体结构,演化成了世界上第一架活生生的测天仪器,这在2000多年前无疑是一种创举。而且这种敢想敢于和终于成功的创举,不正体现了上述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吗?

为了进一步说明古人富于创想、勇于实践的精神,我们还可以举出古代试验飞行的例子。

上古时代,先人面对星空,不仅仅在畅想宇宙的构成秘密,他们一定也在幻想有朝一日,能像鸟儿一样遨游太空,而不甘心于老是呆在地面上。上古有黄帝、大禹驾龙飞天的种种美丽的传说;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在他写的长诗《离骚》里,就想象自己曾坐在飞龙拉的车里,在空中漫游,都反映出了这一点。在《山海经》这本古书里,还记载着奇肱国的故事。这说明,古人想制造飞行器上天的愿望,愈来愈迫切,也愈来愈具体了。

有飞行的理想,就会有飞行的实践。到了春秋时代,墨子果然带领300个弟子专心致志研究飞行原理,花了三年的时间,终于制成了一只会飞的木鸟。据说,这只木鸟只飞了一天就坏了。但它到底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飞行器,是了不起的事情。到了西汉末年,更有人想坐飞行器上天。公元19年,一位自称能一飞千里的人,在长安举行了飞行表演。班固的《汉书》是这样记载的:“取大鸟翮为两翼,头与身皆著毛,通行环纽,飞数百步,堕”。看来这是一种鸟状的载人飞行器。这位飞行家虽然没能做到一飞千里就失败了,但一个飞行器能载人飞行数百步之远,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创举了。

在这以后,人们研究飞行的热情并没有减弱。例如,东汉的天文学家张衡,就制造过一种装有“机关”的木雕。到了7世纪,我国发明了火药之后,古人飞天的试验更是进入了新的阶段。在北宋,火药已被广泛运用到军事方面,并且出现了以火药为动力的“火箭”。它和现代火箭利用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气体的反冲力推动前进的原理,是一样的。后来这种制造火箭的方法,又被用于制造“起花”玩具。起花点燃之后,腾空而起,高达数百米,在夜空中流光溢彩,十分壮观。

一支起花能有那么大的推进力,如果集中多支起花同时点燃,不就能产生更大的推进力,从而把人送上天去吗?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启发下1500年(一说是1237年),有人做了一次大胆的试验。他买了47支当时最大的起花,捆在一个特制的架子上,自己也绑在架子的前部,两手各拿一把大扇子,然后叫人把47支起花同时点燃,想借助起花的反作用力和扇子的扑动力量飞向天空。结果很糟糕,试验失败了,在一片浓烟烈焰里,这位勇敢的人,据说是遇难了。现代学者高度评价这位勇士的创造精神,认为他的试验所根据的原理,与现代最先进的喷气式飞机的原理是一样的,因此他的想法具有很高的预见性。他虽然没有成功,但仍不愧是历史上第一个想乘火箭飞行的人。

结语:从神话中乘龙飞天的传说,到墨子等人制成的第一个飞行器;从公元初年无名氏飞天表演失败,到16世纪另一位勇士乘火箭升空殉难;中华民族富于创新,勇于实践,孜孜以求,不惜冒险的进取精神,在这里不是表现得十分鲜明吗?不错,他们最终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掌握了火箭飞行的喷气原理,预见到了未来飞天的思路,在这里中华民族的智慧,不是再一次得到了高扬吗?

1.《关于724年唐朝我想说从我国古代科技说起:我们的祖先保持着一系列“世界之最”的记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724年唐朝我想说从我国古代科技说起:我们的祖先保持着一系列“世界之最”的记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14166.html

上一篇

q版唐朝,干货看这篇!不喜纤瘦,只爱肥美,她笔下的唐朝美人,个个萌态十足!萌萌哒

下一篇

关于2020唐朝音乐我想说五一逛馆⑧|成都永陵“二十四伎乐”音乐文化展亮相宜兴,33件文物再现唐音铿锵

724年唐朝专题之怛罗斯之战——大唐是输得挺惨,但有啥严重后果就谈不上了

724年唐朝专题之怛罗斯之战——大唐是输得挺惨,但有啥严重后果就谈不上了

724年唐朝相关介绍,从晋到清,在中国2000多年的王朝历史中始终面临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威胁。 不过别看双方杀得昏天黑地而且没完没了,也甭管如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之类的蛮人多么骁勇善战,但史上真正亡于外夷的中...

关于724年唐朝我想说封建社会时期的河南—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9~960年)

关于724年唐朝我想说封建社会时期的河南—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9~960年)

724年唐朝相关介绍,公元581年,胡主权信杨坚废主政制自立,建立隋朝。 公元604年(仁寿四年),隋场帝杨广下令营建洛阳作为东都,以便控制全国。洛阳新城位于旧城之西,方圆50余里,规模宏大炀帝又在巩县置洛口仓,在洛阳置回...

724年唐朝看这里!西域霸主突骑施,怎么就和唐朝反目成仇了?

724年唐朝看这里!西域霸主突骑施,怎么就和唐朝反目成仇了?

724年唐朝相关介绍,在前两篇文章中,我分别写了突突市的兴兴《突骑施汗国之兴——生如夏花》和突突市的死亡《突骑施汗国之亡——烟花易冷》 今天,我们来谈谈突突市和唐朝关系的转折点——在天山南北同时爆发的事件! 根据很多人的印...

【724年唐朝】专题大唐活得最累的太子,储君期间好友被杀绝,最后终于决定弑父篡位

【724年唐朝】专题大唐活得最累的太子,储君期间好友被杀绝,最后终于决定弑父篡位

724年唐朝相关介绍,在中国封建历史上,皇帝和太子一直是最具话题性的一对特殊富豪。 一个是现在的君主,一个是天下未来的掌权者,可太子又不一定是皇帝最喜欢的儿子,于是乎皇帝和太子之间有着和普通人完全不同的父子关系,这层关系要...

【724年唐朝】专题支锅组织20多人,从唐朝皇后陵里盗棺,卖了100万美元被抓

【724年唐朝】专题支锅组织20多人,从唐朝皇后陵里盗棺,卖了100万美元被抓

724年唐朝相关介绍,陕西“道观”事件 正文作者[思倪] 6 这个“梧桐树下戏凤凰”第一名是一起偷棺材事件。 这个事件发生在10多年前,事发地点在陕西,被盗的是大唐贞顺皇后的敬陵。可能不少网友能记得,当时的媒体都有报道,被...

724年唐朝看这里!支锅组织20多人,从唐朝皇后陵里盗棺,卖了100万美元被抓

724年唐朝看这里!支锅组织20多人,从唐朝皇后陵里盗棺,卖了100万美元被抓

724年唐朝相关介绍,陕西“道观”事件 正文作者[思倪] 6 这个“梧桐树下戏凤凰”第一名是一起偷棺材事件。 这个事件发生在10多年前,事发地点在陕西,被盗的是大唐贞顺皇后的敬陵。可能不少网友能记得,当时的媒体都有报道,被...

724年唐朝,干货看这篇!贵州有一座700年土司宫殿,悬在绝壁上,曾是一个“独立王国”

724年唐朝,干货看这篇!贵州有一座700年土司宫殿,悬在绝壁上,曾是一个“独立王国”

724年唐朝相关介绍,柔道:贵州有一座700年的土司宫殿,是悬在悬崖上的“独立王国”。 贵州是一个有着神秘历史的地方,很多人都没想到,贵州遵义的山野之中,会有一座700多年历史的“土司宫殿”,悬在绝壁之上,地势险恶。那里曾...

关于724年唐朝我想说陕西省一个市,人口超300万,被誉为“天府之国”!

关于724年唐朝我想说陕西省一个市,人口超300万,被誉为“天府之国”!

724年唐朝相关介绍,陕西简称“陕西”或“天津”,省会古都西安。这个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早在上古时期,陕西为雍州、梁州所在地,是炎帝故里及黄帝的葬地。陕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九个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