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的入侵物种可能已经习以为常了。植物包括耳朵里闪现的葫芦和加拿大的黄花、用作猪草的中空莲子草、动物们都喜欢吃的龙虾和有粉红色鸡蛋的蜗牛、可怕的非洲蜗牛等。(莎士比亚、蜗牛、蜗牛、蜗牛、蜗牛、蜗牛、蜗牛、蜗牛、蜗牛、蜗牛等)
这些物种无一例外都是识别度很高,大家一眼都能将其分辨出来,尽管大部分时候只能听之任之,不过至少知道这是一种有害环境的物种!但在我国南方却有一种入侵物种已经潜伏繁衍了将近40年,甚至还傻傻分不清被当成了本地物种,这就是麦瑞加拉鲮,来自东南亚的一个鱼种。
麦瑞加拉鲮还是草鱼,谁能分得清
土布丁(网名)是来佛山游玩的,他初中的老同学在佛山里水混得还不错,他听说同学这里的鱼很好钓,这次来佛山特地跑过来钓鱼。这土布丁本名姓氏侯,我们一般叫他侯哥,在浙江时钓鱼极度疯狂,可以在连续一个月除了上班就是钓鱼,春夏秋都能钓到深更半夜,冬天实在太冷,只能躲家里发抖。
这回到佛山里水可是过足瘾了,这鱼一条接一条,凭侯哥的技术,简直就是下杆就吃食,起竿就上鱼,钓起来的有罗非鱼,还有草鱼,不过这草鱼看起来有点怪怪的,心想这草鱼怎么到了佛山就变白了。
临近中午时分,这侯哥提起大桶的鱼骑上电摩就回朋友家了,跟朋友说怎么这里的草鱼发白,是不是水里遭受污染了?这朋友愣了下,看了看他桶里的鱼哈哈大笑,这是麦瑞加拉鲮鱼,这里一般叫“麦鲮鱼”,和草鱼确实很像,但它的原产地在东南亚。
麦鲮鱼究竟是怎么来到中国的
麦鲮鱼的主要出产国印度和孟加拉水域,这是一种营腐生的底栖鱼类,有点像鲤鱼,身体左右对称,流线型,体高差不多相当于头长;圆鳞,头无鳞;吻钝,常有孔;嘴阔,横开;上唇一体,下唇不连续.....还是看图吧,描述实在比较苍白。
麦鲮鱼很好养殖,水域即使稍稍受到污染也能活得很好,在水库、湖泊、池塘、江河中都能正常生长,耐低氧和抗病能力较强,麦鲮鱼活得很自在,特别是在印度和孟加拉这些遭遇污染的水域也能成活,甚至在养殖时都可以用处理后的中水。在养殖的第一年即可增重到600~700g,长势在头两年比较好,之后慢慢放缓,但麦鲮鱼在天然水域能活12年以上。
鉴于麦鲮鱼的多种优势,我国在1982年从印度引入养殖,初期在云南试水,果然非常不错,到了现在已经成为两广和海南、福建、云南省一带重要经济型鱼种,养殖时饲料来源比较宽,主要摄食浮游植物、高等植物、有机碎屑以及麦麸、玉米粉、花生麸等为主。
麦鲮鱼和草鱼到底有什么区别
麦鲮鱼和草鱼的体型上确实非常类似,不过仔细看两者的头部特别是嘴等的区别还是挺大的,另外两者的鱼鳞颜色,草鱼偏深色,但麦鲮鱼明显就偏黄白色,另外胸鳍背鳍以及尾鳍的差别也是类似,最大的区别是眼睛,麦鲮鱼的眼睛上部为红色。
据说另一个区别则是麦鲮鱼尽管生长速度很快,属于淡水大型鱼类,但最重很少超过20斤,而草鱼最大能超过50斤,但这个区别方法有意义吗?,毕竟我们很少见到如此大型的鱼类。
当然这是两者对比的条件下,如果只看到麦鲮鱼,并且此前从未听说过这种鱼时估计都有点懵,看着像草鱼那就当草鱼呗,其实就算当成草鱼也没啥事,不就是吃嘛,吃法也差不多,煎炒烹炸清蒸红烧都没问题,味道同样鲜美。
听起来相当不错的一种鱼,怎么就成了入侵物种?
可能很多朋友没听说过麦鲮鱼,但一定知道罗非鱼,或者大家也称非洲鲫鱼,但它并非和鲫鱼一样属于鲤鱼科,而是属于罗非鱼科,这在非洲也算是一个大鱼种,总共有100多中罗非鱼,它们生成快、产量高、食性杂、疾病少、繁殖力强等优点。
罗非鱼的另一个特点是没有肌间刺,因此可以剔出晶莹剔透的罗非鱼肉直接做鱼排,相当不错,这让不喜欢多刺鱼的美国人也很喜欢,因为它的价格也很便宜,我国在1956年首次从越南引入莫桑比克罗非鱼,养殖量很大,甚至还出口到美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信息,2019年中国进入美国的罗非鱼单价为1.71美元/千克,价格也不低。
但因为如此,罗非鱼在很久以前就从养殖水域跑到了自然水域,广东、广西以及海南等比较热的区域,罗非鱼在自然水域泛滥是比较严重的,因为它们是杂食性鱼类,而且是繁殖方式比较特别:口孵,在鱼卵阶段没有天敌,因此孵化率很高。
因此大量繁殖的罗非鱼挤占了本地鱼类的空间,采食了原本属于本地鱼类的饵料,结果就是罗非鱼的地盘日渐扩大,而本地鱼类却已经到了青黄不接的程度。
麦鲮鱼的情况尽管和罗非鱼有些不一样,但它们崛起的方式却有些类似,麦鲮鱼耐低氧和抗病能力较强,抗寒能力显著高于土鲮,当水温降至7℃时仍能正常活动,并且麦鲮的生长速度比土鲮快。
麦鲮鱼食性比较杂,啥都能吃,而且它们繁殖能力极强,通常每公斤体重可产卵100,000-150,000枚,尽管卵损失率比较高,但由于产卵数量太大,因此存活的数量仍然非常高,再有就是上文所说的耐污染,抗病,使得它们在本地鱼种中没有敌手。
由于麦鲮鱼的经济价值比较高,福建、云南、海南、广东和广西等南方地区普遍作为经济鱼类养殖,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弃养或者洪水等原因让鱼类逃入自然界,结果对本地鱼类产生了影响。
因此在上述这些区域,麦鲮鱼成了最成功的的入侵者,也成了垂钓爱好者主要钓到的品种之一,网上还有专门用于垂钓麦鲮鱼的饵料和攻略,大家也常吃麦鲮鱼,不过麦鲮鱼不像罗非鱼,细刺太多,很多地方是作为鳜鱼、鲈鱼等肉食鱼养殖的饵料鱼,也算是形成了一个产业,不知道这到底算好事还是坏事。
生物入侵:吃能解决问题吗?
相信老饕们一定有个想法,这麦鲮鱼、罗非鱼以及小龙虾都是能满足口腹之欲的美味,在中国还能泛滥?分分钟吃到它们怀疑人生,但您要是这样理解那一定是错了!
比如吃小龙虾的时节里,每斤的价格经常在十几二十块以上,有的时候甚至在三十以上,相信您一定会认为,这么贵的小龙虾,山野河塘里的小龙虾早已被捕捉一空,其实这样想那就有失偏颇了,市面上出售的小龙虾,99.99999%都是养殖的,偶尔能买到有人去抓的小龙虾,而这则是可遇不可求。
2019年5月30日,《光明日报》刊发了一篇“大家可能对小龙虾的力量一无所知”的文章,警告云南小龙虾入侵,已经登上《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小龙虾已是以Ⅱ级严重入侵物种,紧排在Ⅰ级恶性入侵类包括微甘菊、凤眼蓝(水葫芦)、褐云玛瑙螺、小管福寿螺后,和牛蛙、美洲大蠊等并列成为云南省入侵物种的榜眼!
这种原产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的克氏原螯虾是19世纪通过上船的压舱水进入中国的,由于气候合适,适应能力极强,繁殖能力极强,一次产卵上千粒,年繁殖3-4次,已经成为入侵本地的优势物种,经过100多年的发展,除了西藏和新疆以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田间、沟渠以及湖泊和稻田,到处都是小龙虾,特别是南方水域,其泛滥程度堪比福寿螺!
要吃就去野外抓?就小龙虾的商业化路线而言,抓明显是不够的,而且大小不一,产量不稳,养殖显然更合适一些,因此你买到的小龙虾基本就是养殖的,而且各位吃得越狠,小龙虾泛滥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促进了大量养殖,那么就会存在逃离的可能性(比如自然灾害洪水塌方等),所以一个物种泛滥后,靠吃是不可能搞定的。
本文开头提到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水葫芦等那更是无法消灭,与其等到泛滥后再解决,不如将这些物种阻挡在国门之外,当然还有一些泛滥的则是宠物养殖后放生导致的,比如南方水域中的清道夫以及鳄龟等等,防止生物入侵,人人有责,希望每个看到的人都注意再三。
1.《【鳌虾】入侵我国最成功的物种?南方水域繁衍40年,有人却误以为它是草鱼》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鳌虾】入侵我国最成功的物种?南方水域繁衍40年,有人却误以为它是草鱼》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41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