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脚下的华阳宫是一处古老的道教官观,也是济南市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郭尧 摄

华山风景区是一个有山有水有泉的景区

“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一千多年前,诗仙李白飘然而至来到齐州,乘船至华不注山,写下了流传千古盛赞济南华山的诗句。元代赵孟頫一幅展现济南北郊美景的传世名画《鹊华秋色图》誉满天下,其中的点睛之笔正是华山。清代以前,传承“忠孝”文化的华山以其青翠秀泽一度跻身济南三大名胜。围绕着这座千古名山,华山片区蓝图徐徐展开。华山再建,不仅是恢复当年的景致,更是重读那段厚重的历史文化。

一战

成名于齐晋“鞍之战”传承忠孝文化

史料典籍中对于华不注的记载,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的描绘。在这位走遍中原大好河山、饱览过山川秀色的地理学家眼中,华不注山的俊秀仍然可圈可点,让他不惜笔墨抒发溢美之词:“单椒秀泽,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障特拔以刺天,青岸翠发,望同点黛。”1500年后的现在,记者沿着陡峭的山路拾级而上,千姿百态的嶙峋怪石和苍劲葱郁的古木仍然存在,一草一木都印着曾经第一名山的历史印记。

很多济南人都知道华不注,却不知华不注山离奇曲折的成名史。春秋时期,华山是著名的古战场,齐晋“鞍之战”即发生于此。《左传》记载,鲁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齐顷公亲率大军在今济南北马鞍山下摆下阵势,与晋军决战。齐顷公骄傲轻敌,不给战马披上铠甲而参战,结果,“齐师败绩”。齐顷公被晋军追逼,“三周华不注”,幸得大臣逢丑父与之更衣换位,并佯命其到山脚“华泉”取水,始得趁机逃脱。只此一战,齐国失去了春秋五霸的霸主地位,华不注却一战成名,名扬天下。

一脉山川,优渥的自然景观是其成为游览胜地的首要条件,而深厚的文化积淀则是景观得以传承千年的内在价值。“除了‘一忠’逄丑父,华山还有‘一孝’闵子骞。”耗时十余载成书《济南第一名山——华不注》的作者,也是华山脚下居民的王庆华这样认为,在历城区洪家楼附近,有一条以孔子的得意弟子闵子骞命名的道路,即闵子骞路,其“鞭打芦花”的故事家喻户晓。据元代费县县尹邵显祖《重修费公闵子祠记》中记载,闵子骞最早其实葬于华不注山下,后迁坟于别处。

时至今日,华不注山下的华阳宫内,东西两厢分别供奉着孝子闵子骞和忠臣逄丑父,领受着千年的香火和后人的凭吊。华不注亦因千古忠臣和孝子增添了传统文化色彩。

一诗

李白看到的华不注山峻秀、绿翠

初次听到华不注,会觉得是个好奇特的山名。有人考“华不注”古音即“花骨朵”,因为这座山从正南面眺望,平地而起,奇绝峻拔,下圆上尖,丰满充实,宛然一朵含苞欲放的荷花骨朵,难怪古人为其起了这个如此奇怪的山名。自“鞍之战”之后,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漫长历史时光中,华不注稳坐济南第一名山的位置。

天气条件比较好时,从济南市区东北处的位置往东北郊的方向望去,一座奇峻高耸的山脉从平原旷野中拔地而起,这就是曾经在历史上很长时间享有盛名的华不注山,也就是华山。深秋的季节百草凋零,华山也褪去了春夏的绿色,主峰呈现给今人的似乎是经历了山河巨变和历史沧桑的褐灰色。即便如此,这座海拔不足200米的山峰,仍然昭显着险峻的气韵。自从一战成名后,华不注山迎来了为数众多的文人墨客,他们毫不吝惜笔墨地赞颂着这座千古名山。

唐天宝三年(744)春天,诗仙李白飘然而至,在紫极宫加入道籍不久,乘船来到华山,于是就有了《古风·昔我游齐都》的名篇,诗云“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大概是华不注俊秀挺拔的兀傲形象激起的美妙联想,诗人竟然在此遇到了仙人并驾鹿而去:“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借余一白鹿,自挟两青龙。”这是幻梦?还是想象?或者是诗人陶醉于山水之美而飘飘然,不禁有飞升之念?或许更是紫极宫的道箓使他心情畅快,从而好山好水看不足吧。

金代文学家元好问曾经两次到济南,第二次是在元太宗七年(1235),他应好友李辅之邀请,在济南历时20多天,还有散曲家杜仁杰为伴,饱览了济南的湖光山色,还写下了数首吟咏华山的诗文。其中《咏华山》一诗写到“华山正是碧芙蕖,湖水湖光玉不如”。他还在《济南行记》一文中描述了华山周围大片水域的情况,“大明湖自北水门出,与济水合,弥漫无际。遥望此山,如在水中,盖历下城绝胜处也。”

如今的华山,周围已经是大片的拆迁场地和农田。想象一下,当年浸在水中的华不注,是一种怎样的盛景!

一画

赵孟頫绘就《鹊华秋色图》,华山名扬天下

去过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人,都见识过里面所收藏的多幅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画,其中一幅《鹊华秋色图》举世无双。画面描绘的是当时济南北郊一带一片辽阔的沼泽地,华不注山和鹊山一左一右,构图左右平衡,鹊山漫圆,华山高耸,树木茂盛,一派秋色美景,大气古远。杉树叶子染黄,传递着浓浓的秋的信息。高耸入云的华山,正是这幅画的点睛之笔。

这幅画的作者正是元代大书法家、画家赵孟頫,他才气英迈,曾在济南做官。相传有一天,赵孟頫、周密和几位好友喝酒作诗。席间,赵孟頫盛赞济南山水之胜,谈及鹊山和华不注山,一个浑圆敦厚,一个尖耸入云,两座山峰形态迥异,穷尽山之峻美巍峨,使在场的人为之神往。当时,只有周密一人默默不语,赵孟頫很是纳闷。原来,周密祖籍是山东,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下,北宋旋即灭亡,中原士大夫纷纷南下避难,周密曾祖父也在这时离开祖籍,南迁吴兴。周密没有回过自己的故乡,思乡之情与日俱增。得知这样的情况后,赵孟頫便提笔挥毫,凭着记忆描画起济南的山水来,他一边画,一边给周密介绍济南的山水、民俗风情。就这样,被后人誉为“思乡之画”的传世之作《鹊华秋色图》诞生了。

从此,华不注又随着这幅国宝级名画而更负盛名。据说此图在清代流入宫廷,乾隆帝见后赞叹不已,后又专程来济到华不注亲眼观赏鹊华美景。至今镌刻在趵突泉公园内泺源堂门前的抱柱联,就是赵孟頫盛赞趵突泉的名句“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他将华不注放在和大明湖相媲美的位置,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直至清朝,华不注一直稳居济南第一名山的位置。

华山脚下的华阳宫,近期也正在重新修葺。院内紧挨着四季殿台阶处那株相传曾经落过凤凰、名曰“落凤柏”的古柏,树龄似已有千年。曾经见证过华不注当年盛景的这株古柏至今仍顽强地活着,诗仙笔下的景致有望在不远的将来重现。华阳宫里的晨钟暮鼓,也依然一声声传递着沧桑。

1.《翠发芦花色是什么颜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翠发芦花色是什么颜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92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