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强县大营镇,史属冀南古镇,因明代燕王南征在此设大营而得名。现全镇总面积136平方公里,人口6.5万。裘皮加工是这里的传统特色产业。因商末丞相比干在此制裘,故这里是中国皮毛业和裘皮文化的发源地。悠悠3000载,辉煌贯古今。古之皇封“天下裘都”,今之闻名全国皮草之乡。

裘祖技艺,泽及后尧,裘皮文化,源远流长。

据县志记载:殷商末年,国神比干制裘于广郡&(广郡即今枣强大营一带)。相传,商末丞相比干,曾在大营一带为官。当时此处,遍地荆棘,野兽肆虐,比干贴出告示,励众打猎食肉,将剩下的兽皮收集起来,进行反复泡制,终于发明了熟皮技艺,使生硬的各种兽皮变成柔软的皮张。进而将不同色泽、不同毛眼的皮张分类缝制成衣服,是为裘服。他将这一技艺传授乡里,造福遮民,为人乐道。

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比干将狐狸皮熟制后做成袍袄献给纣王

后比干进朝为相,忠言谏君,声望极高。因纣王荒淫无道,听信妲己谗言,被逼剖腹摘心而死。乡民们不仅对比干的忠烈赤诚精神所感动,更为他传授制裘技艺而或感恩戴德。曾于公元前841年在大营村北修“比干庙”一座,以示纪念。比干发明的熟皮制裘技艺,延续了3000年,至今惠及大营一带百姓。皮毛从业者奉比干为裘祖,世代供奉。1994年大营镇政府投资重修比干庙,使之香火不断。庙中还修建了妲己磕头认罪的雕像。 在全国几处比干墓、比干庙遗址中,大营比干庙是唯一以裘祖而祭祀纪念的。 因此,大营无疑是中国皮毛业的发源地。

比干制裘时,曾在枣强县大营镇比干公园用这口古井的水熟制了世界上最早的皮张,因此枣强大营是世界上熟皮技艺传播最早的地方。

明、清两代几百年是大营裘皮的兴盛时期。 元末明初,大营周围上百个村庄就相继发展起了裘皮业。这时的大营裘皮已小有名气,成为朝廷贡品,有“一品窝道,二品貂"之说。大营因皮毛名扬天下,皮毛因大营奕奕生辉。

郑和下西洋时,营皮就与苏州绣品、景德镇瓷器等一同漂洋过海,到达沿途各国,并以皮板柔软、毛眼遂适、做工考究、款式新颖、色泽协调的特点,赢得欧亚上流社会的赞誉。

清道光20年(1840年)营皮进入鼎盛时期,全国各地皮货商人云集大营,售生买熟,出皮购裘。可谓四海商贾集大营,举步可得天下皮。呈现了街巷无处不经商,铺天盖地是皮张的繁华景象。英、俄、德、法、葡等10多个国家的客商在大营设立货栈、商行,从事交易,使大量的营皮远销海外。

1.《泽及后尧什么意思 尧怎么读什么意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泽及后尧什么意思 尧怎么读什么意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96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