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上海图书馆)刊登在微信公众号上。
《微型阅读书目图》是上海图书馆和《书城》杂志合作的栏目,旨在引入经典阅读内容,推荐优秀版本的著作和作品作为爱书。
本期向读者朋友推荐刊登在《书城》杂志2021年9月号上的李天强写的文章《海派文化的渊源及其传承》。
继承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的方法很多建筑物是否被拆除、保留、改造,涵盖了上海各地区的很多事例,与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等当今诸多热点问题联系在一起。(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史记》)说到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有一条贯穿线索,两者之间有连续性。江南文化在明清时期已经形成,非常发达。1986年谭其川老师在一次会议上说:“江南是当时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苏州是那个城市。”(《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收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中国文化的中心在明清时期已经转移到江南。“运输熟了,天下足了”、“苏”、“宋”、“宋”、“经济上有这样的话。文化也可以这么说。宋康夫不能轻视。它有明中叶以后居住的趋势。最近我们几项研究可以证明,明万年以来备忘录、藏书、过去、结社等多种文化活动从苏州转移到松江的趋势是明显的。从明末“抄”的崛起到清初“五重七子”的命名,到清中叶“水产角丛书”,宋康府各县的文化活动到“五九通商”,以前都很活跃。明清上海是松江府的巨县,万年来江南经济达到鼎盛时期,乾隆年诉讼态度书转移到上海,文化进步自然发生。当然,明清“江南文化”也不例外。
《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
了解按队列(QR)代码章节收集
海派文化是上海开张后才开始的,是20世纪30年代文化人讨论上海社会风气时使用的术语。“海派”一词不仅仅是描述上海文人,鲁迅、沈从文等在介入和讨论文学界的海派、京派纷争时,使这个词的含义变得简单明了。过去说“农、人、劳、海派”,意思还是复杂的,有点羡慕嫉妒恨。批评了一下,称赞了一下。当时上海人的价值观是多元的,可以选择。但是“京沪斗争”中海派基本上是消极的。一种道德立场,一种外来的眼光,就是这个人喜欢夸大事情,不守信,装模作样。20世纪30年代上海是鱼龙混杂、泥沙混杂的“大城市”,任何现象都用一个标签来描述上海文化,光是其中的“文学”现象就很危险,不可能。
咖啡馆素描(图片来源:全国报纸索引数据库)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把“海派”做成一个标签,让它代表上海的文化精神呢?在1985年上海文化发展战略讨论中,上海历史学界的学者,如唐振祥、陈旭、纪璐、周飞青、吴云煌、魏胜寺、周振升,我们中的一些人提出了“海派”的正名,以消除对上海文化的偏见,说明其合法性,摆脱历史包袱。大家都赞成推出“海派”,作为上海文化的象征,澄清了很多问题。差不多40年过去了,一两代人说了,现在真的用“海派”说事情,从道理上讲是很纯的。海派文化在虹口区,那里是上海第一个五方杂所,中西融合,是确定的。当年海派研究是这么说的。现在徐怀九说自己也是“海派之源”也没问题。因为20世纪30年代的“海派”融合了19世纪40年代以后的西方文化,而徐家汇是欧洲文化和江南文化融合的先锋地区。这也是毋庸置疑的。虹口的社会生活、市民生活比较发达,徐家汇的宗教生活、文化教育比较突出。
《南京路:东方全球注意的诞生》
了解按队列(QR)代码章节收集
上海文化。
的源和流上海文化,“江南文化”是源,“海派文化”是流。受十九世纪欧风美雨的冲击,使得这个“流”更显壮大,更显重要。毫无疑问,上海文化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近代文化,而不是一句殖民地文化、外来文化就能批倒的。“江南文化”成功地在上海地区转型为“海派文化”,讲明白海派文化在江南文化中的地位,其实不太容易,因为存在很多误区。有一些误区是过去留下来的,比如我们一直把上海定义为一座近代城市,以前没有什么历史,即便有一点的话也不重要。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杨宽先生做过上海博物馆馆长,他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讲,六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七大古都(加上安阳),没有上海是可以的;但是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82)评出二十四个,其中没有上海是说不过去的,上海在明清史上是很有地位的。杨宽先生是青浦人,是中国古代都城研究领域的权威。上海文化的起源在哪里,起源于什么时候?这个问题关系到上海的城市性质,也关系到上海的城市遗产和文物保护,是要认真讨论的。鸦片战争结束后,上海开埠,因为中外贸易,上海文化发生了重大变革。二十世纪上海文化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形成压倒性优势。曾有一句话说:“三千年的历史要看西安,八百年的历史要看北京,百年历史看上海。”这样说大致也是对的,但把上海说成好像就是一座近代刚刚崛起的大都市,此前没有历史文化,这就不对了,可惜今天还有好多人是这么看上海的。
上海仅仅是一个近代城市吗?它的明清历史是怎样的?有没有来源、有没有传承?它的地位是怎样的?这些我们都没有说清楚,以致说了很多错话,做了很多错事,拆了很多不该拆的文化建筑。所以讲起源的时候,我们要讲两面,不单单要讲近代的上海,即“维多利亚式”的上海,也要讲明清时期江南的上海。
《上海史:第一卷》
长按二维码 了解馆藏
近代上海是五口通商城市中发展得最顺利的大都市。一八四二年《南京条约》签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从朝廷来看,这五座城市中,上海的行政级别最低。广州和福州是省城,厦门和宁波是府城,上海只是县城。不过,上海是苏松太兵备道的驻地,行使海关、海防和海运等多项职能。兵备道移沪,说明江南地区的海洋事务集中到了上海。上海在五个口岸中处于最北面,外国人称为“北华”(North China)。洋商喜欢上海,说是上海人脾气比广东人温和,无非是开埠爽快,乐意做生意。另外,上海城市富裕,货源充沛,水路发达,拿货最方便。五口通商后,外国人集中到上海交易。十年后的一八五三年,上海港的进出口总额就超过了广州。《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后继续开埠,沿海港口自北向南,旅顺、天津、烟台、青岛、温州、汕头,长江港口一路往西,镇江、九江、汉口、重庆,连苏州、杭州,都开埠了。开埠城市都是城市化、工业化的先驱,上海则是上一次中国现代化的表率。煤气、自来水、电灯、电话、电影、汽车在上海首先使用,工业GDP、进出口总额、工厂总数、汽车拥有量、报刊发行量、大学数量等,都位列中国第一。举电气化的例子,一八七九年,工程师毕晓普在乍浦路用蒸汽机试验发电,点亮了路灯,和爱迪生在纽约试验电灯是同一年。一八八二年,中国第一座发电厂在南京路营业,比巴黎的第一座商业发电厂只晚了三年,和纽约的营业电厂几乎同时。工业革命第一波——蒸汽机的时代,上海没赶上;电气时代上海就赶上了,早早地实现了电气化。马建忠家族在远郊的朱家角镇投资建电厂,一九一二年就有了路灯,用电机来打谷碾米。
近代上海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发展,在电气化时代,与全世界主要城市相比也是不相上下。当年领先于新加坡、香港、曼谷、孟买这些亚洲城市就不说了,与伦敦、巴黎、纽约、东京相比,上海也不差。西方城市花了二三百年建设的市政规模,上海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赶上了。以英租界最初范围,即外滩、洋泾浜、苏州河、河南路四至内的密集楼宇来看,不亚于当时世界上任何一线城市,上海达成了城市化、现代化、全球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其实是再全球化,是第二次。第一次城市化留给我们这一代很多文化遗产,而我们却不太容易认识到它们的价值,拆了好多。
作者简介
李天纲,1957年出生。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协助唐振常先生研究上海史。历任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法国人文科学院、哈佛燕京学社、香港中文大学宗教学系、香港城市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兼任美国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心、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任复旦大学哲学系宗教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上述内容选自《书城》2021年9月号刊
长按二维码 了解馆藏
1.《【李天纲】徐间道|李天强:海派文化的渊源及其传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李天纲】徐间道|李天强:海派文化的渊源及其传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841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