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在正式开业时就提出了医疗与护理相结合的前卫理念。这家养老院当时几乎位于荒野之中,聚集了一批专业医护人员,其中就有北京卫校第一批康复护士毕业生。时光荏苒,26年后,“一福”成了闹市区老人的天堂。曾经年轻、青涩的年轻护士,如今已经能够直面生死,送走中老年部的中坚力量...作为中国公立养老院的典范和缩影,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医院的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不仅让人感受到了世界的变化,感受到了人情的温暖和温暖,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反映了人。
一间情景小屋专供老人怀旧位于朝阳区华严北里2号的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低调得与身份不协调。甚至很多拐进胡同的人,看到北京市第五社会福利院的大招牌后,突然注意到不远处就是“一福利”的大门。
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十几层楼高的门诊楼。据介绍,也是北京首家集医疗、康复、护理、科研、教学于一体的老年医院。门诊楼正对面是16层楼。虽然外观上和普通的居民楼差不多,但是走进去才发现里面有一个全新的世界。
逸夫院长曹素娟告诉记者,这座16层、地上两层的建筑是逸夫二期,面积2.7万平方米,共有630张床位。除了逸夫建设之初的两栋旧楼,床位总数1140张,老人饱和。
记者在现场看到,逸夫大院虽然不是很大,但环境干净安静,小院子里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花园喷泉。走进养老院的多功能厅前可以听到老人悠扬的歌声,但在位于二楼的活动区,记者可以看到有十多个活动室。除了乒乓球室、棋牌室、书画室、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的“标准”之外,形体训练室、琴房、健身房、网吧、台球、沙狐球活动室等个性化的活动区域,让人感觉仿佛走进了高档公寓楼的社区沙龙。
“我住在这里之后就学会了打台球,现在真的迷上了。”一位正在和他的高尔夫球员交流台球技术的老人告诉记者,“几乎每天午睡后,我都要在这里打两场比赛,否则我就错过了像这一天这样的事情。”
记者看到,这个活动区还有一个独特的场景小屋。有各种有年代感的老物件,从家用缝纫机到黑白电视,从旧电话和台灯到收音机和小闹钟。有五六十年代的海报,甚至在书桌的玻璃盘子下面还有旧的黑白照片...据报道,这些真道具都是专门收藏的,设置这样一个怀旧小屋也是为了老人在这里。
据曹院长介绍,逸夫根据老年人的年龄和自理能力分为护理区、护理区、养护区和医疗区四个区。住院老人平均年龄85岁以上,其中有几个百岁老人。虽然我们老了,但这里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让老人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记者在书画室看到的展览作品中的作者都是80岁以上。
护理清扫甚至拔草了,康复护士啥都得干现在的曹素娟,逸夫院长,周亚丽,张涛,系主任,曾经是北京卫校第一批康复护理专业的同学。当年携手进入逸夫的小伙伴,如今已经成为业务的中坚力量。
“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成立并于1988年开业,我们的名誉院长甘英特别提出,这个福利机构应该是一个以赡养为主的养老机构。”现在已经是第一医院院长的曹素娟,在谈到甘老“一个福利”的定位时,依然赞赏地竖起大拇指。“因为是政府办的公立养老院,所以一开始对“一个福利”的要求就很高,其中之一就是这里的护理人员必须是专业技术人员。1988年逸夫开业时,这里的医务人员都是我们北京卫校第一个康复护理专业的毕业生,除了从部队医院转业到地方的军医护士。”
“我们都是在北京出生长大的。当时北京卫校康复护理专业也是重点中专。我感觉考上这个专业特别光荣。”张涛和周亚莉仍然记得他们在卫生学校时的尴尬和对未来工作的希望。“因为我们是第一个康复护理专业,当时没有印刷教材。当时都是中日友好医院聘请的康复医生。他们的教材都是手写的,我们学习很认真。听说我们学生也是全国康复护理专业第一批护士,特别自豪。”
毕业分配后,曹素娟、周亚丽和张涛被分配到刚刚成立的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曹素娟告诉记者:“这三四天刚到,同批分配的一些学生提出辞职回家,因为他们觉得太难了。”。“我们都在大医院实习过,才发现工作就像服务员一样。一开始我真的接受不了。因为人手紧张,每个人要承担的工作都是琐碎复杂的。这是一个资金充足的机构。当时,临时工不能按规定雇用。我们卫校毕业的小护士都是跟着护士长走的,正常护理除外。一天三班得打扫卫生,打扫院子,拔草,什么都干。”
当时的逸夫离现在的交通便利还很远,周围都是大片的菜地,从市区到附近只有一辆55路公交车能到。住在西郊机场的周亚丽和住在劲松的张涛有时会在夜班中午吃完饭后从家里冲出去。“没办法,晚上回来会特别慌。”因为没有宿舍,他们上完夜班回家的路上坐公交车错过站是很常见的。
除了身体疲劳,让他们更加沮丧的是,他们经常觉得自己的工作离专业很远。“我们同学每天都被分配到大医院抢救生命,参与抢救,给病人输血,做输液瓶。当时这里的老人很少,大多数仍然需要护理,而不是危重的抢救和护理。我们在这里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给老人洗澡穿衣吃饭。唯一的感觉就是有点技术含量。
“我在这里享福了!”当记者第一次在逸夫医疗区看到高英堂时,很难相信这位身穿红外套、精神抖擞的老奶奶已经86岁了。“我1990年住在逸夫,度过了24年。之后在这里真的很享受,玩的很开心!”退休前是学校校长的高奶奶笑得像个孩子,指着自己的右臂对记者说:“我以前在自理区。上个月手臂骨折后临时转到了医疗区。这里的医护人员每天都很细心的照顾我。你看我恢复得多好。”
1990年,癌症痊愈后,高奶奶和家人提议改变环境,留在福中。这个决定当时遭到了家里人的一致反对。“我的妻子早就走了,我的侄女和儿子都很孝顺,所以他们当时并不理解我。这种想法,加上当时人的思想现在不那么开放了,觉得别人会觉得自己不孝顺,让老人住养老院。”然而,在高奶奶的坚持下,她还是如愿以偿地生活在一些空无人问津的祝福中。
“感觉在这里身心得到了解脱,没有了家务的束缚,有了一日三餐的人照顾。就是从那以后我报了老年大学,定期学习绘画,经常坐车出去长城颐和园写生。后来我在逸夫开了一个绘画班,回来教其他老人我在老年大学学的东西,很充实,很快乐。”高奶奶也把记者带回了她在自理区的房间,朝南的小房间干净整洁。在一个特殊的小柜子里,她的画被高奶奶珍藏着。“我们在逸夫有一个展览室,那里将展出和出售手工艺品、绘画和书法。许多外宾来参观时喜欢我的画。每当作品受到外宾的喜爱,我都很高兴。”说到这位奶奶的脸,她充满了骄傲和自豪。“虽然这钱不多,但意义不同。我独自保存它。女儿的儿子来看我,请他们大吃一顿。”
从事教育工作近40年的高奶奶悄悄告诉记者,她小时候是个家庭主妇,在家带孩子做家务。在学校,校长不得不写一份计划来做总结。她忙碌了半辈子多,只在那20年的幸福里。她活得很轻松,很舒服,很快乐。“就像回到童年,每天都有人聊天,有时间画画,真的很开心。”
本文
1.《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 北京第一社会福利院:一所公办养老院的“前世今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 北京第一社会福利院:一所公办养老院的“前世今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751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