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年来世界部分地区抗疟药青蒿素的“耐药性”问题,屠呦呦及其团队提出了近期应对“青蒿素耐药性”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和“中医药研究工作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屠呦呦,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她跋涉了190次失败,她的智慧和汗水最终换来了迟到的荣誉。因为她,全世界数百万人的生命得以拯救。
一群鹿哟,在那叶原吃艾草。
我们今天有一位客人,德银孔昭。
少年屠呦呦和他的母亲,这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屠呦呦的照片。
优优初明
1930年12月30日,在明时,宁波街508号的涂家,听到了婴儿“有有”出生的声音。屠呦呦的家人在他们的三个儿子出生后,迎来了他们期待已久的“黄金宝贝”。
屠连桂神父随口背诵了《诗经》中的名句“优优鹿鸣,食野蒿”,于是为她取名为优优,以示对女儿的爱与期待。
父亲也说:“艾草绿,春光报。”有了这四首充满童话的诗,屠呦呦度过了诗意的童年。
浙江宁波明凯街26号屠呦呦童年故居
明凯街26号姚宅是屠呦呦的外婆家,承载着屠呦呦另一个童年的记忆。明凯街上仅存的民国建筑是屠呦呦的爷爷姚白永建造的。姚是上海法学院和复旦大学的教授。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1941年宁波沦陷,屠呦呦被迫随父母迁居姚家。她从11岁起就住在这里,直到1951年被大学录取。
1946年,屠呦呦经受住了一场灾难的考验——她不幸染上肺结核,被迫休学。幸运的是,经过两年多的治疗和调理,屠呦呦得以改善并继续学业。在她看来,结核病的经历是她对医学感兴趣的根源。“医学的作用是惊人的。我当时想,如果我学会了,我不仅可以远离疾病,还可以治疗更多的人。为什么不呢?”
一代药师最初的出发点,来自于“治病救人”的单纯愿望。
屠呦呦在宁波求学期间的学生身份
高中毕业时,一直喜欢自己做主的屠呦呦到北大医学院药剂科报到,顺利通过考试。进入高三时,每个班根据方向不同分为药物检测、药物化学、生药三个专业。当时药学系的药物化学专业是大家争相报考的热门话题。但是屠呦呦对生药学这个冷门专业很感兴趣。她没有跟风,坚定地选择了生药学,并将其付诸实践了一辈子。很多年后,有人问她是否后悔自己的选择,她总是说这是她最明智的选择,并没有改变初衷。
1955年,经过四年的努力,屠呦呦大学毕业,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所(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
1959年,加入工作4年后,屠呦呦成为卫生部组织的“第三届西医辞职中医班”学生,开始系统学习中医知识。
屠呦呦的少女时代
决心找蒿
1969年1月21日,屠呦呦迎来了科研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国家“523”任务(科研项目,覆盖疟疾防治各个领域,代号5月23日)。
“523”办公室负责人专程到中医所,坦言:“中医在抗疟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希望你能参与这个任务。”
“523”的担子就交给了当时39岁的屠呦呦。曾与屠呦呦共事20多年的原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研究所所长蒋表示,将重任交给屠呦呦,在于她扎实的中西医知识和得到同事认可的科研能力水平。屠呦呦被任命为课题组组长,正式走上抗疟之路。
20世纪50年代,屠呦呦学习中医
她从研究草药开始,开始广泛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查阅群众药方,请教老中医专家。仅仅三个月,她就收集了2000多张处方,包括口服和外用药物、植物、动物和矿物质。在此基础上,她选编了包含640张处方的《疟疾单秘方集》,并于1969年4月送至“523”办公室。其中包括后来提取青蒿素的黄花蒿。
一直以来,黄花蒿都不是最受关注的药物,直到有一天,屠呦呦决定用沸点只有34.6℃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提取黄花蒿。
这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神农本草》记载了黄花蒿,这是现存最早的中医书籍
从1971年9月开始,课题组就开始了新方案,日夜筛选研究。
经过许多个不眠之夜,终于确定了黄花蒿乙醚提取物效果最好!黎明时分,经历了数百次失败的团队再次兴奋起来。
10月4日,一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抗疟药物实验的最终结果。
疟原虫抑制率达到100%!
随着测试结果的公布,整个实验室沸腾了。
这是一种黑色的糊状提取物,离最终的青蒿素晶体还很远,但毫无疑问,打开宝藏的钥匙已经找到了。
要进行深入的临床研究,首先要制备大量的青蒿醚提取物,进行临床前毒性试验,并制备药物进行临床观察。
黄花蒿来源于菊科植物黄花蒿
“乙醚等有机溶剂对身体有害。当时设备设施比较简单,没有通风系统,也没有实验保护。大家最多戴个口罩。”江回忆说。
回忆起那段难熬的日子,屠呦呦的丈夫李廷钊非常苦恼:“那时候她脑子里只有青蒿,回家都是酒精、乙醚等有机溶剂,还得了中毒性肝炎。”
乙醚中性提取物可用,但临床前试验存在问题。在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发现了可疑的毒副作用。经过几次动物实验,疑似问题仍然没有定论。
为了尽快将黄花蒿191号中性提取物应用于临床试验,综合分析黄花蒿的古代用法,并结合动物实验结果,屠呦呦向领导提交了自愿的药物试验报告。
屠呦呦的药物测试志愿者收到了研究组同事的回应。1972年7月,屠呦呦等三名科研人员一起入住北京东直门医院,成为第一批进行人体毒性试验的“小鼠”。在医院的严格监督下对药物进行了一周的观察,他们没有发现对人体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为了充分验证干浸膏在乙醚中的安全性,科研小组在中医研究所增加了5例增加剂量的人体试验服,结果显示受试者均处于良好状态。
阶段性的胜利并没有让屠呦呦慢下来。很快,大家开始从黄花蒿乙醚提取物中提纯分离有效成分。
1972年4月26日至6月26日,课题组获得少量颗粒状、片状或针状晶体。每次分离提取的结果发生变化,实验室都会爆发出欢呼声和掌声。
为了尽快得到有效的抗疟疾单体晶体,大家都在努力寻找,尽力而为。
1972年9月25日、9月29日、10月25日、10月30日、11月8日,课题组先后分离出几个晶体。后来,11月8日成为研究小组认定的青蒿素诞生日。
1977年,青蒿素的结构首次发表。
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屠呦呦发表了题为《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引起了世卫组织专家的极大兴趣,认为“这一新发现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进一步设计和合成新药指明了方向”。
1981年屠呦呦团队发现的青蒿素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
屠呦呦认定双氢青蒿素具有很大的进一步研发价值,因此驳回其异议,于1985年开始研发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经过7年的艰辛,1973年发现的双氢青蒿素终于在1992年被授予新药证书并转入生产。这是屠呦呦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又一重要贡献。
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有20多亿人生活在疟疾易发地区——非洲、东南亚、南亚和南美洲。自2000年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约有2.4亿人受益于青蒿素综合疗法,约有150万人避免了疟疾造成的死亡。
1996年的全家福。从左到右,他们是小女儿李俊,屠呦呦,李廷钊和大女儿李玟。
2011年,拉斯科奖作为医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在屠呦呦获得。获奖的原因是“青蒿素的发现,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拯救了世界各地数百万人的生命,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大家的喜悦,屠呦呦显得从容淡定。她一再强调:“这不仅仅是我的荣誉,而是所有中国科学家的荣誉。”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成为诺贝尔医学奖历史上第12位女性获得者。
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瑞典举行,屠呦呦出席仪式。
虽然已经80多岁了,但屠呦呦从来没有让自己退休。这不仅仅是因为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更重要的是,她的个人兴趣从未转移:那就是她大学以来一直致力的医药事业。
在青蒿素越来越普及和广泛使用的同时,屠呦呦的关注焦点已经转移到青蒿素的滥用和疟原虫的耐药性上。回顾这位80岁老人做出的伟大决策和选择,我们可以找到为国家服务的决定性因素。就屠呦呦而言,只要是国家需要,她都会努力完成,努力奋斗。对祖国的爱是她心中最珍惜的东西。
1.《呦呦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呦呦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778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