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桥口古镇看到的
在我心中建立一个陌生的城市往往需要一些时间。我这几天看到的,只能称之为零散的碎片。至于那里的人和事,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模糊的轮廓,但并不妨碍我从细微处去探索一个城市的文化角落。
我在桥口古镇看到的
对望城不太了解,微信里有个好朋友“金莲书店”,是望城人。我对“金联”的理解仅限于他收藏的他喜欢的签名书,其中似乎有我的拙劣作品。在去望城之前,我特意问候了“金莲”先生,并准备去参观他的“金莲书店”。后来偶然翻出散落的日常笔记,发现有一页记载了“金莲”君的真名——焦光。似乎时间久了,对一个人的记忆只停留在他所做的事情上,对这个人的印象可能并不深刻;面对一个城市,可以像看名片一样清晰,但也是陌生人熟悉的陌生人。
罗的《山山》
车子飞驰过湘江,四周开始出现山丘。虽然天色阴沉,一场雨正在酝酿,但它仍然掩盖不了“相土”的红色和强烈。我不禁想起了罗油画中的故乡湖南的红色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一会儿,视线从城中宽阔的大道,变成了桥驿镇白石村蜿蜒的小路。有更多的植被和房屋,可以看到在农田里耕作的老人。突然,他们转过身,从黑暗变成了光明,“金莲书店”出现在他们面前。
“金莲书店”外景
三层楼,欧式雕花柱廊,“金莲书屋”和周围的房子真的很不一样。区别在于外在和内在——在这座小楼里,有近4万本书。更有特色的是,它不仅是私人图书馆,也是向公众开放的私人公共图书馆。
收藏4万本私书不容易,考验一个人的耐力和财力。更现实的问题是需要一个相对充足的空房间来容纳这些书。几年前,焦光选择再次翻转这座小楼的时候,也在考虑讲述自己这20年来的努力。这些书就像是他的老朋友,无论是现在的样子,新的还是旧的,不完整的还是完整的,很久没有打开或者反复阅读,都是他一路走来的回忆和见证。书虽然可以丢,但回忆是抹不掉的。
既然“藏书”重在“藏”。一个“藏”字,不仅可以用来表示一本书的稀有程度,还可以用来形容很多藏书家的思想和想法——很多书要保密,千万不要外借,只想和天地灵交流。焦光正好打破了我对藏书家的固有印象。他不仅希望自己和后人能受益于书籍,还想传播一部书香。
书店的角落
开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它需要一个机会和一颗愿意分享的心。当焦光获得“全国第二书香屋”的荣誉称号时,有朋友向他建议:为什么不拿出他的一些书,让他周围的人都来看看呢?经过慎重考虑,焦光腾空了金莲书店一楼的两个房间,用来存放一般图书馆的“标准”图书,周围的乡亲可以随时来这里借阅。他还计划把他旁边的一个车库改成阅览室,在那里可以放桌子和椅子,还会有更好的阅览室空。
那就是老图书馆的味道。当我走进一楼的阅览室,一股气息扑面而来,打开了我早已遗忘的嗅觉记忆。八层铁书架一个接一个,挡住光线,让房间一片漆黑;书架上摆放着文史、农业、卫生、儿童方面的书籍,有些还带有原图书馆的标签。每到周末,附近镇上的孩子都会来到“金莲书店”,靠着书架坐在地板上,拿起一本书看很久。
“湖湘图书馆”
如果我闻到一楼老图书馆的味道,那么到了三楼,我就觉得满满的都是“湖湘味”:一整套“湖湘馆”摆满了四个书架,浓缩在纸上。湖湘文化的演变历史蔚为壮观;因为《湖湘文库》在编纂出版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版本,焦光尽可能地收集,编号,录入,存档,放置了三个以上的书架。近十年来,他深入长沙各旧书市场和书店,收集了许多清末民国时期与长沙、望城有关的史书,如清末戴··溥僧的《庭乡禅房诗集》、丁克忠的《数学丛书》等。此外,钟书和先生、朱正先生的专集,以及《书屋》杂志的专集,也可以算是当今“湘味”的著名代表。
晴天努力,雨天学习。酝酿已久的雨终于下了,浓浓的绿叶有些模糊。这场小雨给这本书增添了一丝温暖。坐在窗边,喝口绿茶,和焦光聊天。
庭乡禅房诗
焦光和很多书友一样,经历了各种波折,吃过很多亏,但不变的是他对书籍的热爱,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水土一方养一人,书满溢着自己的诗和书。受焦光爱书的影响,焦光的儿子从小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随着年龄和学识的增长,焦光本人也逐渐发现了系统整理望城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纷繁复杂的史料中有大量与望城有关的人和事,需要有志士仁人不断的收集和研究,将这些细小而分散的片段拼接在一起,进而展现更多的望城历史。虽然这个项目很艰巨,但它有无限的优点。
“一千里精金,黄河三峰九曲太华”——焦光给我讲解了“金练”的由来。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城市,其实都需要“提炼”,需要时间打磨和洗涤。在焦光和“金莲书店”的带动和影响下,现在望城有三四个私立公共图书馆,“学者望城读书俱乐部”吸纳了100多名会员,一缕书香在望城飘散。
潼关窑
文化总是在渐进的传承中前行,一座城市在匆忙中逐渐认识到历史的珍贵。“欧阳询与树塘山”、“潼关窑——中国唐代彩瓷的发祥地”、井冈山古镇、江桥书院、雷锋故里...望城历史上有很多值得注意的事情;那么更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文化景观应该会在今天的望城出现。虽然这次的城市之旅很短,但我在旅途中学到的书是我对城市的记忆。
井冈山古镇
去树塘山看到的
原文发表在2018年6月14日的《北京晚报》上
1.《张逸 知味文化丨张逸良:望城有书香》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张逸 知味文化丨张逸良:望城有书香》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385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