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来临,在迷人的月光下,在朦胧的灯光下品尝一杯葡萄酒,是什么样的梦一样醉生梦死?

这种场景似乎经常出现在电影电视剧中,代表了城市白领的小资情绪和生活方式。

其实,葡萄酒不仅是一种人生选择,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近日,中国国家葡萄酒一级品鉴师、资深葡萄酒专栏作家百尝先生来蓉分享他的新书《闻香识——葡萄酒笔记丛书》,与记者一同聊起了他与葡萄酒结缘的诗酒人生。

机缘巧合的人生转折

百尝至今仍记得自己第一次接触葡萄酒时的情景。

故事始于高中二年级的暑假,他和另外两个要好的同学外出办事,错过了饭点,只得在校外找了一家餐馆解决。三个男孩忽然生出喝点酒的念头,但碍于高中生的身份,喝白酒或啤酒终怕醉酒误事,便大胆尝试了此前从未接触过的葡萄酒。

按照套路,应该是大家品尝过后深深地被葡萄酒的醇美风情所吸引,从此爱得难以自拔。但事实偏偏要说不。或许因是山东人的缘故,从小喝着白酒长大,百尝骨子里更偏爱这种中国传统美酒,尝鲜之后,反而对葡萄酒并未留下什么深刻印象。

1988年,百尝来到香港。为了融入当地社会和文化,他开始在餐厅打工,努力学习粤语。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是香港经济蓬勃发展的时候,葡萄酒已经成为当地餐宴中一味重要元素。因为工作的原因,百尝逐渐了解到一些关于葡萄酒的基本常识。

一天深夜,12点已过,餐厅里的客人基本都散去,只剩老板和高层陪着一桌客人仍在用餐。负责招待他们的人,正是百尝。见到这位勤勉的员工,老板亲切地招呼他一起吃点东西。落座后,百尝端起面前的一杯酒,轻轻一闻,随口说道“这是拉菲”,便放下夹菜。不成想,正是这随口一句,引起了老板和各位经理的注意。老板惊叹于年轻人在葡萄酒方面的天赋,立刻将他调入公司的调酒部门。人生的命运,便在这一晚彻底发生改变。

但关于天赋一说,百尝却谦虚地向记者表示,那只能算一次巧合。因为当时那桌客人每周都会来,每次都点那款酒,客人敬酒的时候,百尝便默默记住了这个味道。

不过,能够成为国家一级品鉴师,终归还是需要天赋的吧。

白酒浓烈,红酒悠远

百尝说,在成为专业品酒师以前,他也喝过不少酒,但从未体会过酒中真谛。往往两杯下肚,只管喝得爽不爽,味道好不好,却难以言说个中滋味。走上这条道路之后,不仅大量汲取了关于葡萄酒的文化知识,对白酒、啤酒,甚至茶、咖啡等饮品也有了广泛涉猎。如今,酒文化已经深深融入百尝的生命之中。

据百尝介绍,中国传统的白酒属于蒸馏酒,因此度数较高,口感也较为单一,以辣为主。白酒在中原大地的流行,或许与国人自古以来追求高浓度的酒精与感官刺激有关。

而中国的黄酒和西方传入的葡萄酒则属酿造酒,不同之处在于一个用粮食,一个用葡萄。相较蒸馏酒,酿造酒的度数较低,但其酸度、甜度和酒精度能够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因而葡萄酒的口感也更为丰富,一杯品下,有些回味无穷。至于流行于中国江浙一带的黄酒,口感与葡萄酒较为相似,甚至喝起来更有滋味。

当然,不同酒中蕴含的甜酸苦辣、人生百态,也只有自己品过,才知其味了。

葡萄酒折射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早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人们已经通过葡萄发酵的特点,学会了葡萄酒的酿造。我们今天常见的葡萄酒发源于欧洲的高加索地区,经里海、黑海至中东,在中东发扬光大后,又经地中海传入意大利、法国等地。随着基督教的兴起,葡萄酒在欧洲各国受到广泛欢迎。

葡萄酒主题的梅多克马拉松,沿途经过波尔多50多家酒庄

大航海时代来临后,传教士和医生成为第一批新大陆移民,由于酒精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葡萄酒便成为他们行李中的必备品。加之葡萄的种植对于土地要求不高,葡萄酒的制作也相对容易。葡萄酒便成为各地发展经济的主要方式,从而推进了葡萄酒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

知名红酒产区美国加州纳帕谷景象

相比于在西方的迅速推进,葡萄酒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则要曲折得多。

据中国河南、山东一些考古遗迹,早在五千多年前,中国就曾出现过一种类似葡萄酒的饮品。现代意义上的葡萄酒,应该是汉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

唐朝诗人王翰有首《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中的“葡萄美酒”有两种解释,一说指代“葡萄”和“美酒”两种事物,但学界普遍倾向于第二种解释,“葡萄美酒”就是自西域传来的葡萄酒。

由此可见,葡萄酒在中国也有相当长的历史了,但始终未能跻身酒界主流。据百尝分析,中华文明发祥地黄河流域附近土地肥沃,物产丰足,因此有足够的的粮食来制作我们传统的白酒和黄酒,而不像西方国家大多只能依靠葡萄酒来发展经济。此外,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食物和美酒相对较独立,虽然酒宴上有菜有酒,但只吃菜或只喝酒似乎都影响不大。但西方的葡萄酒含有一定酸度,人们有时将其当做醋来配菜,或帮助消化。

正因如此,被西方人奉为明珠的葡萄酒,在中国却一直不太受待见。直到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葡萄酒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

葡萄酒知识小问答

Q:葡萄酒分为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两者有些什么区别呢?

A:红葡萄酒由红色系的葡萄酿造,榨汁以后带皮一起酿造,其实我们看到酒中的红色基本都来自葡萄皮。白葡萄酒则由白色系的葡萄酿造,工艺更加简单,剥皮以后直接榨汁酿造。

白葡萄酒更适合配海鲜,因此在厦门、青岛等沿海地区较为流行。此外,白葡萄酒对温度的要求较高,喝之前冰冻才能获得更好的口感。因此,目前中国市场上红葡萄酒更流行,很多人也直接将葡萄酒称为“红酒”。

Q:我们常在影视剧中看到“土豪们”要求餐厅开一瓶82年的拉菲,为什么82年的拉菲这么受欢迎呢?

A:美国有一位著名品酒家帕克,每年都会到欧洲的葡萄酒产地,为各类新酒打分。刚好1982年葡萄收成时,法国波尔多阳光灿烂,几乎没有雨水,这样的葡萄酿出的酒自然也是好酒。于是在1983年,帕克为1982年的拉菲打出了100分这样的完美分数。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港台葡萄酒市场的黄金时期,正值1982年拉菲风味的巅峰期,人们趋势若骛。经过一系列品牌效应和市场经济的推动,1982年的拉菲价格直线上涨。在影视剧中,喝得起1982年的拉菲也成为有钱人身份的象征,这个桥段便一直沿用至今。

Q:葡萄酒和白酒一样,放的时间越久,越珍贵吗?

A:其实并不是。一般来说,超过90%的葡萄酒都应该在三五年之内喝掉,越放越好的只有一小部分,比如1982年的拉菲。波尔多地区的酒寿命会长一点,50年以内没有问题,但放得太久,口感也会受到影响。

关于百尝老师和葡萄酒的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闻香识——葡萄酒笔记丛书》(套装)

作者:百尝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内容简介

葡萄酒重在品。品酒需要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听觉、视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它为人类打开了享乐主义的大门。

本套丛书中,百尝精选了200多款葡萄酒,从葡萄种植的历史背景、品种、产区、味道、个性,以及酿造过程、酿成酒后的风味特色,带你探索香醇甜美的葡萄酒世界。同时,作为一级品酒师,百尝在书中讲述了品酒的准备、香气的辨识、入口前后的感受以及如何佐餐等等,手把手教你如何去品一款酒,帮你轻松成为品酒达人。作为中国传统文人,酒文化已经完全渗入百尝的生命之中,百尝用优美的文字谱写了如梦如醉的诗意生活。(读者报记者 董小玥摄影|黄格诚 剪辑|赵若辰)

1.《【红酒鉴品师】原创|闻香识酒,品酒识人——专访国家一级葡萄酒品鉴师百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红酒鉴品师】原创|闻香识酒,品酒识人——专访国家一级葡萄酒品鉴师百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200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