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文化专区 > 茶烟酒

怎么看蒙顶茶叶好坏、铁观音茶叶怎么看质量好坏

文:点点历史

引言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茶仙卢仝所著的《七碗茶歌》曾是茶人传唱的经典。今天,茶是很普通的饮品,而在中唐时期,毫不夸张地说,茶成了风靡一时的事物,百姓以饮茶为新潮,茶文化达到空前的繁荣,形成了“举国之饮”、“比屋之饮”的盛行局面。

茶文化的兴起

中国是茶的故乡,相传在神农氏时代,就出现了野茶叶,然而,要说茶文化正式兴起的时间,唐朝一定当仁不让。我国自古以来,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湿润温和,有着极佳的产茶条件,各地名茶辈出,四川的蒙顶茶、湖州的紫笋茶、福建的武夷岩茶都备受茶人喜爱、推崇。

“茶圣”陆羽就生于这样一个繁荣的朝代,他一生致力于茶文化的研究,遍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各地,考察搜集大量资料,凭借着丰富的品茶经验,最终撰成享誉中外的《茶经》,成为茶叶发展历史上一座具有纪念性的里程碑。唐朝重要的商道——茶马古道也与茶有着不小的渊源。公元641年,唐蕃结为姻亲之好,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把茶叶作为嫁妆的一部分。

藏民常年生活中寒冷的高原之上,以食用牛肉、羊肉为主,不易消化,他们发现饮茶不仅可以保暖御寒,还能够帮助消化,便大力推崇,茶叶由此在西藏传播开来。从那以后,中国西部边境地区就兴起了茶叶贸易,但是由于高原酷寒,难以产出茶叶,藏民就将马匹送到平原地区,以此换回茶叶。

茶马古道上,茶马互市愈加兴盛,这条商道历经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经年不衰,维系着西藏与内地的友好关系,也促进了唐朝经济的良好发展。

唐人的饮茶方式

我国古代的饮茶方式始于汉朝,到唐朝时,已经向高雅化、细致化方向发展,也为我国茶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唐代,饮茶一般分为煮茶和酌茶两步。古代最基本的制茶方式就是“先水后茶”。茶有煎、烹、泡三种制法。三国时期的《广雅》已有详细记载:

“欲煮茗饮,先灸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

意思是,煮茶品茗之前,先将茶饼烤到发红,再把水煮开,茶叶捣成末状后倒入瓷器内。

唐人一般选用“煮茶”或“煎茶”,根据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的记载,煮水有“三沸”:第一沸是指当水煮到冒出小水泡并且会产生微弱的沸水生时,这时人们一般会根据水量来加入合适的盐 起到一个调味的作用。

在第二沸时“以竹夹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也就是,吴觉农在其《茶经评述》中的说法:“用竹夹在沸水中搅动,再将适量的茶末在水的漩涡中心倒入”。此时锅的边缘会出现较多的水珠,一般操作时舀出一瓢开水并用竹夹搅动使其形成一个漩涡,使水的沸度较为均匀之后再将少量茶末倒入漩涡之中,并伴随搅动。

等到水面翻腾时,这时就已经迎来了第三沸。此时需要将先前舀出来的水再倒回锅中,这样使得锅中的水停止沸腾,并生成茶末。茶末上的水膜因味道不正所以要将其去除。三沸之后茶便煮好了,这时水已经煮老了,所以不宜再接着煮。也不能因为水老了再次加水,加水会导致茶味变淡,所以说,其实煮茶之道里暗含的学问也不少。

酌茶,顾名思义,即用瓢舀汤向各个茶盏分茶,其最基本的要求是使每个碗沫饽基本均匀。舀出的第一碗汤称为隽永,有“最好的东西”之意,一升水能够分成五碗,且一锅水煮出的前三碗茶味道最好。

此外,民间也形成了另一种泡茶方法——壶泡法。其中紫砂壶泡茶最为盛行。紫砂壶壶茶共分为八个步骤,第一个步骤为洗茶,即将煮开的水倒入壶中,随后迅速将水倒出;第二步为冲泡,再次将沸水倒入茶壶之中,但是在倒水的这个过程中,壶嘴要点三次头,这也被称为“凤凰三点头”,这也表示了对客人的尊敬。倒水的时候要使水高于茶壶口,再借助茶壶盖将茶末拂去。

第三个步骤称为封壶,这个步骤较为简单,即将茶壶盖上盖子,并用烧开的水浇遍全壶身。第四个步骤我们称之为分杯,分杯之前,我们需要用到茶夹,借助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好组放到茶托上之后,再将茶壶中的茶汤倒入公道杯之中,使得在场的人都能喝到色香味一样的茶。

第五步即为分壶,将茶汤倒进闻香杯之内,并茶只需斟到七分满即可。第六步就是将茶端给客人,即为奉茶。第七步为闻香,闻香是指客人将茶倒入品茶杯之中,再回味闻香杯中的余味。最后一步即品茗,客人应用三指取品茗杯并且分三口慢慢品尝。

茶具的发展

中国古代历史上套装的茶具在唐代得到较快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唐朝时期,茶具更是有着“南青北白”的盛名。顾名思义,南方地区主要流行的是产于越窑的青瓷茶具,人们对青瓷茶具评价极高,赞不绝口,将它比作“类冰”“类玉”,甚至认为它还有“益茶”的功效。

实际上这是因为唐朝时期主要使用的是茶饼,所以煮过后的茶呈现出介于红白之间的颜色,而越窑青瓷的茶具恰好能够使茶的颜色显现为绿色;在北方较为流行的是邢窑白瓷制成的茶具,也具有极高的美誉,被人们称之为:“类银”“类雪”“薄如纸、色如玉、声如磬”。

这两大窑厂有名的茶具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陶瓷业迎来了一个分水岭,打破了之前青瓷茶具一览天下的局面。

茶具发展到宋代,在数量及种类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在宋代,斗茶流行起来,因为当时名为黑釉建盏的茶具能够与当时宋代所追求的“雪白汤花”相呼应,最能够体现出黑白分明的界限,便于人们看清茶汤的颜色,所以在当时非常流行。但是宋代宫廷中使用的茶具还是以青瓷茶具为主。

元代时期,茶饼已经逐渐退出市场,兴起了条形散茶,并且元代泡茶已经没有很多繁琐的步骤,条形散茶能够直接用烧开的水泡,所以说,宋代饮茶和有关茶的加工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元代时期出现的青花瓷到现如今还是享有盛名,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元代是茶具的一个过渡时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明代时期,对于唐代和宋代来说,茶具有了一次全新的改变。出现了很多新的茶具,如专门用来存放茶叶的瓷器锡瓶,专门用来洗茶和烧水的陶瓷茶具。

此时,江西景德镇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很大的名声。无论是瓷器的色泽还是瓷器的造型和品种,在明代都是一个飞跃式的发展,此时的瓷器已经进入了一个极为精美的时期。

我国的六大类茶具在清代已经基本形成,相较于明代来说,茶具的制作技术又再次取得了进步,这从清代的茶壶和茶盏上就能够明显体现出来。其中康熙五彩竹花壶、青花松竹梅壶最受大众的欢迎。此外,清朝时期还流行在茶壶上作诗刻字等,促进了清代文学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具一步步发展到现在,现当代的茶具品种较多,好坏之分较为明显,按照使用功能来分则可以分为:沏茶、烧水、储存等茶具:按照不同的质地来分,则又可以分为:玻璃、金属、竹木等多种茶具。

结语

综上来看,唐朝人们对喝茶比较讲究,泡茶的过程步骤也较多;茶具在每个朝代都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元明清三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即使是茶这一平常事物,其中包含的文化知识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茶文化也不仅仅局限于上文所提及的内容,泡茶、品茶及茶具的发展还需进一步深入探究,发掘其中的奥秘。

参考文献:《七碗茶歌》

《广雅》

《茶经·五之煮》

《茶经评述》

1.《怎么看蒙顶茶叶好坏、铁观音茶叶怎么看质量好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怎么看蒙顶茶叶好坏、铁观音茶叶怎么看质量好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228636.html

上一篇

【自酿白酒的利润多少钱】乡镇做酒三个月拿了一百万,怎么操作?

下一篇

【减肥期间可以喝红酒吗】听说,喝红酒能减肥?

[怎么看龙井茶叶的品质图片]怎么看龙井茶叶的好坏

怎么看龙井茶叶的品质图片,怎么看龙井茶叶的好坏,别人送的怎么看茶叶的品质相关介绍,龙井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因为龙井的受欢迎程度非常高,所以市场上,龙井茶的品质也是参差不齐的。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