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楼,也叫做茶馆,是中国文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符号,亚洲各国都喜欢茶,但是有茶楼文化的只有中国,究其原因或许因为中日韩越四国文化的差异有关,例如在越南,品茶比较大众化,讲究家庭性的喝茶,加之法国文化的影响,越南的茶饮算不上茶道。而在韩国,一般人很少能喝到茶叶,普遍喝的大麦茶和玄米茶实在无法形成饮茶之风。而日本的茶道文化讲求孤寂,因此日本文化中饮茶只有小茶室,无法形成大茶楼。而在中国随着明朝中国人的饮茶从抹茶变成泡茶,茶楼文化也就诞生了。
在中国茶楼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文化的标志,中国各地都有茶楼,茶楼承载了很多独特的当地记忆,在不同的地方,茶楼的特点也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中国比较有意思的茶楼文化。
茶馆最早的雏形是茶摊,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茶摊出现于晋代,《广陵耆老传》记载:“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日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
而到了唐代《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夹,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到了标志着茶馆开始出现。
到了宋代,茶馆进一步红火,《东京华梦录》中的记载: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晚即散,谓之鬼市子……归曹门街,北山于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明代尤其是晚明,品茶之风非常盛行,明代冯可宾《茶笺·茶宜》对品茶提出了十三宜:无事、佳客、幽坐、吟咏、挥翰、徜徉、睡起、宿醒、清供、精舍、会心、赏览、文童。标志茶道文化进一步完毕。
说起茶楼,基本上分为四类:京式茶楼、苏式茶楼、广式茶楼与蜀式茶楼四种。
京式茶楼:
看过老舍《茶馆》的人,对于北京茶楼文化可谓记忆犹新,北京茶楼文化离不开清代八旗子弟喜欢泡茶馆的习惯。清代学者得硕亭《草珠一传》中记载:小帽长衫着体新,纷纷街巷步芬尘,闲来三五茶坊坐,半是曾登仕版人。其自注说:“内城旗员,于差事完后,便易便服,约朋友茶馆闲谈,此风由来久矣。八旗子弟内无寸事,优哉游哉,打发日子除了养鱼、斗蟋蟀、纵犬调鹰、追兔子逮野猫、提笼赏鸟,就是上戏院、下小馆儿、逛妓院、喝酒聚赌外加“双泡”——就是泡澡堂、泡茶馆。
一般情况下北京茶馆主要供应的是:香片、花茶、红茶和绿茶四种。茶具大多是盖碗的样式。北京的茶楼主要分为大茶馆、清茶馆、书茶馆、棋茶馆、野茶馆这五种。
大茶馆:一般是极负盛名的茶馆,过去北京八大茶楼为典型代表,为首的是地安门外的天汇轩,前门外的天全轩、同和轩、海丰轩,其次是东安门外的汇丰轩,和平门外天和轩,花市儿三友轩、德胜馆,天桥的二友轩,还有西长安街的龙海轩等。
一般情况下北京这些茶楼,不仅仅卖茶,还卖点心,小吃,提供服务,以及听书唱戏等,在这种茶楼一般比较多卖的东西除了茶,就是炸排叉、糖耳朵、蜜麻花、黄白蜂糕、盆糕、喇叭糕、焖炉烧饼等小吃,还有听戏时候必点的“烂肉面”
烂肉面在北京以前是茶馆特有的,几片炖好的肥猪肉,一勺烂蒜挂在面条上,这就是烂肉面,过去北京茶馆,这是主食。
清茶馆:就是光喝茶的地方,清茶馆一直只卖茶水不备饭食。茶馆前挂着木板招牌,上刻店里有的茶叶名称,下面系着红布条穗作为幌子,老远就能知道这是茶馆,到了夏天,一般这种茶馆还会搞集会,过去书法家、文人结社一般是去清茶馆。清茶馆这种地方还提供一种特殊的茶“满天星”,满天星这种东西最大的特点就是茶叶末,但这个东西非常杀口,多好的茶叶也比不了,这东西在既然北京也不好买到。
书茶馆:顾名思义,就是有说书的茶馆,过去北京人评书、鼓书、京剧、梆子戏大多都在茶馆里演,这些地方就是书茶馆,书茶馆有规定:每日下午三点开书,说书先生三个月为一结,说书除了票钱,茶水、点心和赏钱一般是茶馆七、先生三的分账,但是开书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钱都给先生,这是规矩。每年年初,茶馆掌柜的必须约说书先生吃饭,定下日子,这样先生好约定别的茶馆的期限,一般茶馆一年是4个先生,法定正书只说六回,以后四回一续,可以续至七八次,按照民国的规矩平均每回书收钱一小枚铜元。当然每天下午三点以前,流浪艺人和小学徒也可以说,这个就没票钱了,大多都是靠打赏赚一点零碎银子。
过去北京,地安门那边是书茶馆,而天桥是鼓茶馆,因为鼓书与评书过去是分庭抗礼的,京韵大鼓讲究字正腔圆。
棋茶馆:也就是主要下棋的茶馆,这种茶馆一般都是给爱下棋的人准备的,摆着棋盘喝着茶下棋,例如什刹海的二吉子茶馆,隆福寺的二友轩茶馆,都是棋茶馆很有名的据点。
野茶馆:主要就是小茶摊子,这种地方大多设在郊外,或在一片瓜棚豆架之间,或在鱼塘花园之中,茶客常来此处进行棋会、谜会、诗会。
除此之外,北京还有打茶围:就是去妓院喝茶,一般听妓女唱小曲,聊天,不进行情色消费就称为“打茶围”,过去打茶围最出名的就是八大胡同,伙计们端上几盘鲜货果品,为男的上烟,老妈子侍候。但是清代男妓之风盛行,到后期打茶围成为嫖男妓的代名词,清代称男妓为相公或象姑,并开设有象姑馆。还有对于男妓的选美排名的,称为菊榜。由于男妓有时亦被俗称为兔子,所以打兔子也曾为当时嫖男人的代名词。
苏式茶楼与评弹:
南方茶楼文化,比较代表的江浙姑苏一代的茶楼,也就是苏式茶楼,与北京茶楼不同,南方茶楼文化是不一样的,首先南方富庶,注重细节,所以苏式为代表的南方茶楼特点就是文化慢,讲求韵味。
苏州茶楼很注重其特征,在苏州有两种茶楼,一种是评弹的老茶馆,另一种是品茶道的茶楼。茶楼往往清茶、花茶为主,配合着很多文人气息浓厚的东西比如字画,文人诗词等,桌椅也只有一对儿,一般用高脚椅,茶馆雕梁画栋,注意细节,因为来这里是体验生活而不是为了喝茶吃饭。
过去“扬州慢”、“苏州慢”的基调在茶馆里是最常见的,苏州评弹名震天下,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采用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形式。苏式茶馆最出名的就是评弹。评话和弹词均以说唱细腻见长,吴侬软语娓娓动听,评弹始见于明嘉靖年间,金石学家叶德均在《宋元明讲唱文学》考证认为:弹词是用七言诗赞的讲唱文学源自元明时期的陶真(平话)。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弹词用吴音演唱,轻清柔缓,弦琶琮铮,抑扬顿挫,十分悦耳。
而扬州流行的是评话,以江苏省扬州方言说表古老的传统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苏中、苏北和南京、镇江、上海等地。 扬州评话始于明朝末年,发展于清朝初年,多以公案入手,有闹鬼,有包公等等,比较代表的就是《清风闸》、《飞陀传》、《皮五辣子》等。如今扬州评话已经频临失传。
广式茶楼:
到了岭南,茶楼文化又不一样,尤以广东、香港为主,广式茶楼主要以早茶闻名,广式茶楼一般都是百年老字号,里里外外皆古色古香,一般都是绿瓦顶,青砖墙,花岗石脚结构,有古代庭院风格,庭院里还有树木、花草、假山、鱼池、喷泉、游廊、石桥,大门有绿榕掩映,给人以清幽之感。而在马路边的柱上刻着典雅长联,上面镌刻着各种古钱铜钟、名人诗画。四周存设着各种酸枝云石桌椅、镂雕花卉、盆景古董和文房四宝等,还有栩栩如生的浮雕显出老字号的大家气派。
广式茶楼里还有广东曲艺茶座,一般演绎粤剧名曲,广州的茶楼烹茶都是用白云山运来九龙泉水,配合瓦鼎陶炉、文火红炭烹煮,所以广东茶颇温润。
洪门扎职
广州茶楼还与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有关,那就是洪门。洪门即天地会,是明末遗老组建的反清抵抗组织,明末尤其是广东,遭受满洲侵略者疯狂而且极其残忍的屠杀。广州、佛山、潮州、南雄、信丰、整个岭南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二,岭南抗清战死者更是不计其数,所以可以说广东人恨疯了满洲人,因此在广东天地会的组织非常巨大,茶楼就成为了他们相互联系的据点。
天地会有一套自己的入会和扎彩的仪式,在仪式上,天地会分八卦八堂,穿汉服行汉礼,舞狮子等。进行升职仪式,届时在茶楼中,天地会有诗为证明: 反斗穹原盖旧时,清人强占我京畿,复归天下尊师顺,明月中兴起义时。合起来正好是反清复明四个字,紧接着摆茶阵,这个仪式留在了今天。
蜀式茶楼:
四川的蜀式茶楼文化别具一格,天府之国由于常年的旱涝保收,吃穿不愁,素来以散漫休闲文化为主。
成都的茶馆数量高达近10000家,为全国之首,可见喝茶之风的盛行,谚语说:四川“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在四川可以说各行各业都把茶馆当做聚会地。
旧社会的蜀式茶馆也是调解和审案的地方。亲朋邻里之间若出现了纠纷,或者觉得不公断,就在茶馆审案子,由所有人共审,裁定对错。凡上茶馆调解纠纷必须由双方当事人出面请有势力的保长、乡外或袍哥大爷来“断案”,如果各有不是,则各付一半茶钱;如果一方理亏,则要包付茶钱。
蜀式茶馆讲究待客态度有的还设一排竹躺椅。客人可以坐着品,也可以躺着品。铺面格调、茶具、茶汤,操作技艺也是配套服务,紫铜茶壶、锡茶托、景瓷盖碗、圆沱茶、好么师,茶讲究用峨眉山的茶叶,可以说很具备本地特色。
说到四川茶楼,最多的两个东西一个是打麻将(成都几乎人人打麻将,蔚然成风),另一个就是袍哥文化。袍哥,即哥老会,与洪门天地会是同一分支,取《诗经·无衣》:“与子同袍”之义,也是为了反清复明而生。川茶馆的第一功能是袍哥“摆龙门阵”的码头,袍哥组织有高度的内部一致性以“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伦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为信条,一切内部行动皆有黑话行话为主,大多在茶馆里接头,办法就是摆茶阵。袍哥相遇只看摆放茶碗的式样,便知来者用意。
1.《[什么叫茶楼]南京喜马拉雅为什么叫茶楼?》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什么叫茶楼]南京喜马拉雅为什么叫茶楼?》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264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