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不会改变旧浪潮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第一卷分析
张家口一中尤礼成
尤丽成:中学特级教师。现任张家口一中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青年教师研究中心主任、全国阅读与鉴赏学会理事、全国校园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北省特级教师讲师团成员。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师德模范”、“全国十大教改明星”、“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首批学科教师”、“河北省教书育人模范”、“河北省第一教育捕梦网”、“张家口市优秀教育专家”等荣誉称号;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在公开课教学中四次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在《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建设》等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中国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游礼赞讲汉语》。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第一卷试题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要求制作,体现课程标准精神,注重核心素养和传统文化的考查,考点覆盖面和试卷结构合理,能力等级比例配置得当,试卷难度控制基本合理。与2015年的试卷相比,现代汉语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语言运用、作文都有了新的变化,体现了“稳中求变”的一贯作风。
讨论文本阅读
说明文的阅读材料选自朱《殷墟甲骨百年研究》一文的第一部分,共2100字,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殷墟甲骨发现过程的概述,第二层次着重论述殷墟甲骨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满足命题的需要,命题人对原文做了一些修改。删文约1100字,保留了原文第二层的主要内容——甲骨文发现的四个方面的影响。其中,删除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删除原文中具有明显提示作用的“一”、“二”序号标记;第二,压缩原文,删除一些与命题无关的信息。修改后的命题材料由五个自然段组成:第一段介绍甲骨文是什么,起到引导全文的作用;以下四段分别从“确认商代的存在”、“增强有关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可信度”、“引发震惊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极大地加速了中国传统文献学的转型”四个不同角度阐释甲骨文发现的巨大影响。这四段的第一句都是观点句,方便考生快速掌握文章的思维结构。原文虽然涉及到考生不熟悉的一些史料,但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易于掌握,适合高中生阅读理解。
从考点覆盖来看,考试重点是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能力,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掌握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能力。三个客观选择题都是错题,和往年一样。问题一:今年还是从“一两段”过滤信息,第一段和第二段自然出现在四个选项的信息区。在问题2中,四个选项的信息区相继出现在全文的后半部分。问题的设计注重理解和分析,比问题1更全面。第三个问题,四个选项的信息区几乎覆盖了全文。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信息的转化,还包括命题人对原文的分析和评价,需要考生做出筛选判断。
与2015年相比,今年的命题强化了“整体阅读”的意识,要求考生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做出选择。比如问题1的B项“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商朝,但这些文献不是商朝形成的”,原文没有明显的回指句,所以只有准确全面地了解第二段的内容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所以按照传统的“给孩子找妈妈”的观念,会给选择带来困难。由此可以推断,考查考生的整体“阅读理解”能力,必将是未来命题的方向。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以《宋史·曾公亮传》为蓝本,体现了课程标准卷选材的一贯特点:一是来源于“正史”;第二,它宣扬主人是一个忠诚的大臣,一个好的将军,一个诚实正直的官员,但不回避主人的“小缺点”。《曾公亮传》原文约1100字,命题压缩。压缩文本为586字,与去年《松石孙福传》压缩的602字基本相同。压缩文本包括以下内容:兴修水利,会讲政治,熟悉法律法规,制止边疆事端,接待辽使不辱使命,生性吝啬,为子孙后代做规划(缺陷)等。
第四个问题,文言文断句,连续考了三年。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为“读句”,是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命题的具体方法是预设两个断句——要求考生断句的全篇错误。有两个选项可以安排每个错误,一个选项安排两个错误,另一个选项没有错误。在今年的试题中,两个设计点分别是“从他国偷东西到夜宿”和“品尝让客户死的东西、搬书、偷东西”,只要准确理解这两句话,运用排除法,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五题是2015年出现的题型,即在阅读材料中选取四个具有古代传统文化内涵的词语,讲解相关内容,体现文化意义,要求考生选择不正确的一个。审视古代文化的常识,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背景。四个选项涉及“丞相”、“建储”、“设司”、“契丹”,属于古代文化常识中的“官职”、“承位”、“爵位”、“地理”,这些方面是古代文化常识的基本内容。
第六题的命题形式没有变化。每个选项首先用一句话概括,用句号与后面的句子断开;然后,原文中的相关信息由这句话紧密陈述,体现了通用语言与相关信息的同一性,即从相关信息中提取通用语言,用相关信息解释通用语言。在历年的考试中,这个问题有很强的规律性:四个选项是按照文本的自然顺序层层设置的,选择了传递中体现的代表性事件或思想品质,错题的错误不会出现在“概括”中,而是出现在“分析”中;从全国卷命题的特点来看,个别实(虚)字的翻译、人物的事迹、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的错位、人物性格品质分析不当、无中生有的创造、因果关系的强加等都存在一定的错误。这个题目的错误在于“派使者去和雄州赵子斡旋”,这显然是对原文“雄州赵子庸足智多谋,可以任用。对“以神谕示”的误解。
第七个问题,文言文翻译。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对意思的理解取决于对文中关键词的理解。第一个问题①,“不去参加锡宴,不敬虔。人有疾病,但一定要亲自来,和平相处。还有“锡”(借虚词,“赐”,“离骚”有“夺贾名”)、“钱”(敬)和“居安思危”;第一(2)题“苏轼尝淡定归罪公,不能救权,世人讥笑其执鲁谷宠云”,集合点为“淡定”(同今意)、“救权”(纠弊病)、“执鲁谷宠”(守位、强运)。与去年的试题相比,今年难度更大。特别是第(2)个问题,原文是“苏轼从容尝责龚亮未能救郑,而龚亮说:‘商与如一人,此为天。’世人讥笑其捧鲁古宠云”,因为删掉中间那句话还是带来了一些理解上的困难。
诗歌欣赏
诗歌鉴赏以唐代诗人李白的《金陵望汉水》为蓝本。去年以唐诗作为命题材料后,选择了唐代著名的五言古体作为命题材料。一般来说,诗歌鉴赏题目的选择倾向于两个方面,一是非名家名作,二是名家非名家名作。这首诗属于第二种情况,还有杜甫的《丹青引荐曹霸将军》(节选),在《中国》第二卷中有考。
《金陵望汉水》以金陵为中心,写的是望长江的思念。全诗与场景融为一体,意在对比描写景物。诗的前四句“汉水千里回,送九龙盘。穿越中国,崔伟飞得又快又快”,写了长江下游的特点,如穿越,直下东海,水势浩大,气势磅礴,又写了遥远的长江波澜壮阔,切中要害,铺陈出壮丽的大气。然后用江河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形容近代古代国家运动的迟缓,为现在的盛世挽回声势。但诗的最后四句,“我是个混血儿,我很平静。今天,作为公子的沧浪会停钓竿”并不是对盛世的简单热烈的庆祝,更流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这首诗感情深厚,表达安全。比喻以江河雄壮的气势对应盛唐国力,贴切恰当,从而自然而丰富地表达了盛世才子的惆怅。在评论李白的诗时,王琦说:“因为群众送来的是源源不断的水,水中没有鲵鱼(此指烦恼之辈),所以当公子的鱼竿就够了。如果江汉安静,土地上没有巨匪,那么征服王者就可以被消灭。”这可能是解读诗歌主题的一个角度。
问题8考察诗歌的意象和功能,采用连续提问的形式。"这首诗的前四句描述了什么样的场景?"这样写有什么用?“这两个问题不难。结合原诗的注释,理解诗的含义,可以准确地回答“河水崩千里,水势浩大,气势恢宏”的画面,回答“为后蓄势待发,有利于突出主旋律”的作用。
问题9考查“情绪”,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命题形式。“诗中使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似简单,实则困难。难点在于感觉是否到位。总的来说,“歌颂盛世”的感觉是可以概括的,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丧失”这个关键点,只能用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来回答。从内存中写入
今年的听写还是可理解性听写,是诗词散文理解听写的巧妙结合,也暗含背诵法。从听写的内容来看,和去年的“初中两句,高中四句”一样;从考察时间来看,分别涉及先秦、三国、宋;从文体上看,文本和文字都是考察过的,“文”的比重很大。但所有内容都在考试大纲要求背诵的64篇文章范围内。与2015年相比,今年的题目不难,评分率会高。
阅读文学作品
阅读文学文本的材料是山西作家李锐的小说《锄头》。选材讲究现实生活。小说描写了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较量,传统生活方式的延续与衰落,以及人们失去土地的失落与困惑。这部小说主题鲜明,人物不复杂,通俗易懂。
命题者在设置题目时,重点关注小说文体的基本要素。第一个问题(1)“五选二”,考察小说的人物、情节、人物、主题,这些是欣赏小说的基本要素;第二个问题很难考察小说标题“锄头”的含义。问题(3)考查的是一些单词连续使用的作用,这在以往的考题中是相当少见和难的;问题(4)探讨小说主人公六安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并从“我不锄地,我自得其乐”这句话的角度来探讨小说的主题。
从这个题目的整体难度来看,比去年马兰华的课文和题目都难。另一个变化是,人物形象(人格特征)是课程标准卷考试的重点,命题形式极其稳定。从宁琼卷上来就属于必修考试内容,但一般出现在第(2)或(3)题。今年放入探究题目,能力水平也从欣赏变为探究。
实用文本阅读
实用文本阅读和文学文本阅读最初是为了反映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选择性而设计的。经过几年的考试实践,从实际效果来看,选择第四大题的考生远远超过选择第三大题的考生,选择题不对等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去年的试题降低了小说难度,增加了传记难度,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平等”的问题。不过,从今年的选题来看,这本名为《寻找你自己的句子》的传记是关于作家陈的。从所选的文章和题目来看并不难。所以今年选题不对等的问题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第一个问题(1)还是传统的“五分之二”。这种命题形式借鉴了美国PISA考试的评分方法,即根据每个选项的难易程度,分别给3分、2分、1分、0分。本课题主要考察信息筛选、分析和概括的能力。整体来说并不难。如果你仔细阅读原文,你就能正确判断。问题(2):为什么1985年是承认陈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个题目的信息点比较集中,筛选起来并不难,但如何把文中的语言“概括”成精炼的答案才是真正的难点。在问题(3)中,据说“属于陈的句子将永远留在世界上”。为什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和问题(2)一样,要点分散在全文中,需要有很强的信息过滤和整合总结能力。第(4)部分的标题是“询问”,但询问没有意义。这个题目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陈的‘剥’与‘求’有什么关系”,这个很难。首先,我们必须理解课文中这两个词的含义。第二,必须明确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剥离的结果带来了寻求的可能,寻求的冲动刺激了剥离的欲望。第二个问题,“有哪些表现”,是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但只有真正理解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才能在原文中准确筛选。
从今年的选题来看,“不平等”的问题还是解决不了,选传记的话分数会更高。
语言应用问题
语言运用题容易出现新题型,今年的试卷有很多变化。
第十三题《成语》,连续考了好几年。空,这一年,命题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题目有六句话,其中一句加了成语,要求选三个词才能正确使用。“举重若轻”、“离奇古怪”、“换个新房子”、“并行”空顾祖音、“被当作标准”等成语都考过,考过的成语数量有所增加,但难度变化不大。因为只要发现一个成语用错了,就可以排除两个。
问题14:涉及的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逻辑错误、混合结构。
问题15,问题类型有变化。虽然还是语言连贯性的测试,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要填相关的词。但是这种题目在以往的考试中都出现过,只要考生有良好的语感和理解句子之间关系的能力,就可以很容易的选择出来。
问题16属于补充写作,仍然考察语言连贯性,语料为科技说明文。第17题属于图表转换题,与去年的logo不同,采用类似于2014年考题的“概念框架”图来考察考生的逻辑分类和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
参见本刊6月9日第五版《领会画中之意,道之不尽之言》。
1.《2016年高考语文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 卷评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016年高考语文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 卷评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132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