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某单位党支部召开了民主生活会。会上,两位同志互相批评,针锋相对,“互相打鼓”。虽然言辞犀利有力,但都是诚恳诚恳的。参加会议的其他同志也纷纷发言,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症结所在。(人民网10月22日)
党员领导干部中的“面红耳赤,汗流浃背”,可以“解毒治病”,增强“免疫力”,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促进党的全面从严治党的良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要求“要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采访与信访,使‘红着脸出汗’成为常态”,切实把握使‘红着脸出汗’成为常态的现实要求,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终身任务。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监督,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有一小部分党员干部是“老好人”、“糊涂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不能进行的。有些批评很甜很无味,不知道是批评还是表扬。一些“批评”甚至让观察者感到尴尬。一些领导干部在党内生活中原则性不强,缺乏必要的思想斗争和积极的思想互助,使不正之风因缺乏抵抗力而滋长蔓延。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投入,同时完善制度保障,不断完善符合党内政治生活要求的制度和机制,使“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是净化党内生活的良药。每次开展整风活动,都伴随着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的使用,使批评意见触及内心,即“脸红”、“心红”。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以身作则,根据自己的思想动态和责任,自觉“咬耳朵”、“扯袖子”、“洗澡”,努力做“脸红出汗”的模范实践者。同时,批评是一种善意的帮助,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警告。“正宗”的批评势必会有点刺激性和辛辣,难免让人脸红、额头冒汗、坐立不安。如果批评听起来像春风,听起来很舒服,那就不可避免地会被置若罔闻,留下印象,从而达不到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真正目的。
总之,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能力水平取决于一个人的精神品格。对于作风上的弊端,一定要以“抓铁打石”的力度,把整风任务做得具体、精细、差异化,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认识不足,克服缺点,纠正错误,真正使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达到除弊、清身、养生的目的,防止“大水”
1.《当面锣对面鼓 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当面锣、对面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当面锣对面鼓 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当面锣、对面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239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