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可能不知道,但今年标志着胸罩发明101周年。根据严格的考古发现,胸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奥地利蒂罗东部龙堡城堡出土的文物。
而现代意义上的文胸,一般都是以美国人玛丽·费尔普斯·雅各布(MaryPhelpsJacob)1914年做的改良版为基础。因为今年,她向美国政府申请专利保护。
更重要的是,她改进的文胸可以轻松搭配现代服装,修身挺胸,让女性身体的曲线和特征凸显出来。
在国际上,19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一年。在接下来的四年里,由于钢材短缺,许多女性胸罩被征用作为军用物资。同年,让我们把视野缩小到中国。民国三年,袁世凯为次年的君主立宪做准备。在那个小政府时代,民间文化的生命力是惊人的。当时中国与世界时尚潮流接轨的速度,大概让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人们惊叹不已。
胸罩发明后不久就被引入中国。很难找出第一个戴胸罩的人是谁,但有迹象表明,这个人很可能是性工作者。而且,当时就出现在上海。1918年,上海市议员蒋振声上书江苏省公署,说:“现在女性流行一种时髦的服装,真不体面。上衣的手臂露出1英尺左右,裤子挂起来1英尺多。夏天的时候,他们穿着粉色的纱背心,外罩是用纱衬衫配眼纱做成的,直到肌肉露出来。”
1920年,上海市政府发布通知,禁止“穿的衣服都是短而光膀子或模仿不同款式”,并称“炫耀市场不奇怪,时尚自吹自擂,体制是什么”。“凡是故意穿奇装异服,以致光着膀子,露着腿的,允许立即立案,按规定处罚。”根据这个公告,女性只需要穿低胸的衣服。我们可以把当时所谓“不雅”的衣服补上,其实就是胸罩。
像历史上所有新事物一样,有悲观的反对者,也有乐观的自由主义者。几乎就在蒋振声反对“猥琐妖”服装的同时,中国第一位出国留学的性学博士张竞生在他的名著《美丽的人生观》中抨击了束胸:“束胸使女性的美德性特征无法显现,胸部作为男人是平的、扁平的,这不仅使她们不美丽,也使社会失去了很多兴趣。”——广东很快成为停止束胸运动的前线。
1927年7月8日,时任广东省民政厅厅长、著名学者朱家华在《民国日报》上发表《关于禁止妇女扎胸的建议》:“主任急于想一想妇女扎胸的陋习,严令禁革。拟由省政府公布,并遵照执行。从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全省所有妇女一律禁止系胸,全省所有妇女机关、县治安官一律设法宣传,并按限禁服期。如果还是有胸衣超限,一经查,罚款50元以上……”朱家华严禁束胸带罚款。此后,一场轰轰烈烈的“天乳运动”开始了。
当然,“天乳运动”这个名称和“天足运动”是呼应的。民国初年,执政党和在野党都极力废除缠足。然而,无论是“天足”还是“天乳”,背后的逻辑都不是为了女性身体的解放,而是为了中华民族性格的巨大转变。
香港学者吴昊在他的著作《大都会》中说:“短短15年,延续了一千年的缠足习惯就能被解除,小脚革命的成功和迅速,既归功于女性的觉醒,也归功于政局。第一,晚清内忧外患,兵荒马乱。缠足的女人,什么也做不了,避灾逃生。‘万一士兵死亡或遭遇灾难,寸步难行,只有一条路可以找到死亡才是可悲的。’。其次,很多评论者认为,缠足的女人是软弱的,有病的,死的。母亲身体弱了,生下来就瘦了,生孩子就弱了,”国家如果不是人,就会怀上弱者,弱者没有时间,国家却跟着来了!正是在这一时期,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女性的身体有关,反缠足也象征着反帝国主义。"
与我们的印象不同的是,对“天足”和“天乳”的最大反对并非来自传统伦理或士大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高在她的名著《缠足:金莲崇拜的演变》中指出,真正阻碍“缠足运动”的是来自民间的保守文化力量,尤其是在一种习惯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之后,这种建构的传统是对个体解放的最大阻力。
如果看不懂,换个角度想想。满族女人不缠足。汉族妇女起初被禁止缠足,但遭到汉族妇女的激烈反抗。最后清廷选择妥协,甚至成了“男尊女卑”的美谈——因为满清强迫汉族男性剃光头。余英时曾说:“正如狄百瑞所说:‘缠足常被视为罪恶习惯的标志,显示出儒家思想的残酷、扭曲和至高无上。’但事实上,正如他明确指出的那样,这种极端形式的侵犯妇女权利与儒教和佛教无关。”(见《民主、人权与儒家文化》)
那么,20世纪20年代的人们是如何反对“天乳”的呢?以1928年7月在《申报》的一篇报道为例。当时广州大沙头一位思想进步的绅士,没穿胸衣就和老婆出去了。结果,他的妻子在路上被多次嘲讽为“村妇”。妻子很惭愧,马上买了一件小衬衫,找了个隐蔽的地方,把胸扎了起来,才愿意和丈夫继续逛街。换句话说,民国初年的女性,不把自己变成“机场”就不好意思去逛街。此外,虽然朱家华在1927年下令对束胸罚款,但次年广州的街道上仍然布满束胸风景,保持不变。
如果读者有机会看到民国初年所谓“上海十大名妓”的照片,会惊讶地发现几乎都是平胸。他们宽大的衣服下面是“小马甲”,胸部很紧。作家鲍曾在《六十年的妆与服》中写道:“小背心多以丝绸为主,小的用布,胸前有密密麻麻的钮扣,把人捆在一起。因为以前的年轻女性对自己高耸的乳房感到羞耻,所以她们尽最大努力去遮盖它们。”但几年之内,上海再次引领时代潮流。
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人们悄然流行佩戴“人造乳房”(“义”,假的,如“义肢”、“义眼”、“义兄弟”等。).但是,谁会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成了另一个大问题。如上所述,我们无法找出是谁最先尝试佩戴“母乳”,但根据公开信息,上世纪30年代非常受欢迎的电影明星阮可能是第一个实践“母乳”的公众人物。阮、以其高超的演技著称,他创立了旗袍的独特美学。传统的中式胸衣只有屏蔽的作用,而“母乳喂养”可以突出女性的高挑身材,挺胸。
阮穿着“母乳”,丰乳细腰,非常适合旗袍的裁剪风格。阮在穿“母乳”标志着中西服饰融合的开始。同时,“天之骄子”的民国“官二代”,也在追求时尚。1930年,民国内政总长朱贵新的女交际花洪俊身着西式泳衣在北戴河游泳,成为当时颇具争议的事件。
继阮、之后,上海人的服装流行变化很快,形成了以“露、透、薄”为新标准的审美。当时发行量巨大的报纸,比如《申报》和《玲珑》杂志,都有胸罩甚至丰胸的广告。据说当时的少年张爱玲喜欢穿各种时髦的衣服。
张爱玲1942年(22岁)在《换衣服》中写道:“中国女人穿紧身背心的作用真的很奇妙——衣服更紧,衣服下面的身体也不是写实风格。它看起来不像女人,而像一缕诗意的灵魂。长外套的直线延伸到膝盖,一条窄窄的裤腿从下面垂下来...上流社会的女人出去系裙子,只在家里穿。在裤子和袜子的交接处,膝盖也大胆的露了出来。居心不良的女性往往会在上衣底部悬挂撩人的又长又宽的淡丝绸腰带,腰带末端飘着耳朵。”时代之车已经顺利起步,“天乳”的潮流势不可挡,这也是民国走上世界舞台的一刻。几十年后,中国再次遭遇逆潮,这是后话。
综上所述,民国初年“天庭运动”的初衷其实是为了改造国人的体质。这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曲解为“进化论”并进一步发展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人们把女性当作制造更好种族的工具之后的悲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女性的身体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否认被解放了。也许在历史面前,我们不必太在意最初的目的,更不必拘泥于谁用谁之类的阴谋论,而应该看到整个事情的结果是有益的——换句话说,在整个过程中,谁说女人没有用男人来对付她们的幼稚的“工具主义”心态呢?
身体的解放以完美告终。
1.《民国初年 民国初年的中国人为什么要解放乳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民国初年 民国初年的中国人为什么要解放乳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422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