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原河北省经济信息中心主任刘婉玲,河北省电子政务学会名誉顾问,河北智慧智库首批仓储专家。同时,她也是省政府参事办公室特约研究员、省改革战略研究所所长、中国经济改革学会副会长。刘婉玲,本期微信官方账号编发:回顾与展望经济体制改革40年,请广大会员单位和沙龙朋友关注。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和成效
课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92年,是改革目标的不懈探索阶段。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明确了中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此后,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改革理论的不断创新,我们党在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上不断完善和突破,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以市场经济、计划商品经济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计划经济,直到党的十四大最终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2012年,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蓝图,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了制度创新建设。经过2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和能力进一步加强,市场微观活动主体日益成熟,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国民经济运行机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第三阶段,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到现在,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现阶段,要着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服务放开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新型开放型经济体系,为现代经济体系建设提供切实的制度保障。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改革率先突破农村,农村经济体制由人民公社体制下的统一管理、集中劳动、平等分配的体制,转变为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管理体制,并不断完善。同时取消种植计划,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近年来,农村开始实行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立”的方式,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制度保障。国有企业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机制入手,不断探索国有企业改革。一是小企业和部分亏损中型企业实行租赁制,大中型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然后,在大中型企业中试点现代企业制度,在小型国有企业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近年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得到推进。基本经济制度从最初的单一公有制(国有和集体)发展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党和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重大理论政策,从“许可”到“必要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现代市场体系中,国家对商品统一定价,实行“双轨制”,价格基本放开,都是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到2017年,商品市场已经定价在98%以上。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等因素,得到进一步体现,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财税制度,从统一的收支制度到中央和地方“分灶吃饭”的财税制度,财政承包制、分税制、公共财政制度和现代财政制度。金融体系从传统的计划金融模式到“统存统贷”的管理方式,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主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投融资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单一国家投资主体和中央财政资金来源,到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多渠道的投资方式和市场化的投融资建设。外贸经济体制是由国家统一管理、统一盈亏的高度垄断的外贸体制,从分权、逐利、分权到实行外贸承包制、放开经营,外贸经营主体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经济运行格局。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无到有。分配制度,从单一按劳分配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再到建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对外开放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地区、沿江沿边开放地区、地级开放城市、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各种市场主体的活力,为经济的加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1978年至2017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5%,人均GDP从385元增长到59660元。中国GDP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12.238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8%到15.17%,从世界第十上升到第二。人均国民收入从200美元达到8826.99美元,成功地从低收入国家向中上收入国家转移。按照世界银行2016年对高收入国家的最低门槛,已经是72.2%,基本实现了最初的致富目标。
二、改革顺利进行的经验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深化改革提供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党对改革的领导。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革开放就不可能顺利启动和进行,党的领导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根本保证。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创新理论。改革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争论和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促进了当时思想的大解放。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再次掀起思想解放高潮,为改革创新提供了不竭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科学理论是改革顺利进行的思想保证。改革开放40年来,党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其中改革开放理论已成为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十八大以来,党对改革开放做出了一系列决策,把改革理论推向了新的广度和深度。
第三,坚持我们的基本国情。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历届党代会都强调要认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围绕这一初级阶段制定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第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化改革取向被视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其他领域的改革也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的新要求。
第五,要尊重人民群众和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改革开放的许多突破和探索来自基层和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和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改革开放事业有坚实的基础和力量源泉。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良性互动。习近平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充分体现了尊重人民群众和基层群众首创精神的要求。
第六,坚持渐进式改革的基本路径。改革的实施遵循一个由易到难、由点到面、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根据我国国情和现实,在基本不触及既得利益的前提下,通过渐进式改革实现量变到质变。
第七,坚持“三个有利于”改革测试标准。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被视为检验改革成败的最高标准。
第八,坚持改革开放的同时。改革开放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的统一,开放带动改革,改革促进开放,改革开放相互促进。
第九,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能力的统一,以稳定促改革、以稳定促发展,以改革促发展促社会稳定。
第十,坚持创造良好的外部和国际环境。坚持先搞好内政,根据国情自主决定改革开放的步骤。指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重新阐述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景
回顾改革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改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呼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动态的微观主体和适度的宏观调控的经济体制。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总结和借鉴现有改革经验,在保持经济社会总体稳定的前提下,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围绕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推进改革。第一,建立和完善产权制度。建立健全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各类产权的司法保护,依法有效保护企业家产权和创新收益,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推进一批涉及产权的不公正、虚假、错误案件的排查和纠正,加快审理和纠正一些有影响的产权纠纷错案,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进一步提升社会预期。二是建立市场准入名单制度。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打破市场壁垒,建立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深化市场准入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和废除阻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法规和做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和推进劳动力人才社会流动的激励和保护措施。第三,实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为了在市场经济中保持公平竞争,对影响公平竞争的政策进行了审查。今后,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必须经过审查后才能实施。一些已经出台的政策应该用这个系统重新审查。通过加快产权制度的完善和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可以实现产权的有效激励和要素的自由流动。
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进一步推进相关重大改革。第一,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资本授权管理制度。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有效制衡、灵活高效的市场化运行机制。第二,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改革开放,抓好具体政策措施落实。加快资本市场发展,增强资本市场功能,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理顺金融服务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推进股票和债券市场改革的法制化。第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财政体制,推进财政分权和支出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深化税制改革,推进政府采购服务改革。第四,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实行承包土地“三权分立”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不变。深化农村土地征收改革,将集体建设用地纳入市场和宅基地制度。第五,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围绕加强自下而上保障、扩大有效供给、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提高有效公共服务供给的水平和质量。
1.《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重要观点】刘万玲:经济体制改革40年回顾与展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重要观点】刘万玲:经济体制改革40年回顾与展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545038.html